小学数学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4438224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说课教案:混合运算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对的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过程与措施】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对的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对的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爱好,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对的地进行脱式计算。【难点】能对的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

2、,每个小动物身上尚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9= 32-0-6= 5+2-=48-8+=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观测画面,收集信息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如何列算式)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也许会浮现如下几种状况:措施一:分步算式,524=2(人),+8=7(人);措施二:综合算式,-4+38=7(人)。.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报告交流:每种措施每步分别求的是什

3、么?教师板书)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1)解说脱式计算5324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解说边阐明计算措施,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当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目前我们懂得“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如何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规定学生独立计算,再报告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互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毕,然后

4、指定学生阐明错误的理由。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小学数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设计教学目的:知识技能: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结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对的的表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培养学生观测、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

5、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过程:(一)游戏新课,感知面积。1、黑板出示:面积有关面积你懂得了些什么?游戏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游戏2:好,接下来,请一种同窗,到讲台上来,闭紧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教师的手是哪个面,对了,你是看到还是摸到的?(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

6、的意义出示:目前,请人们看这个盒子,有面吗?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生:看到的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尚有想说的吗?生:面是光滑的生:我摸的两个面是同样大的生:上面大,右面小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师;好,人们一起拿出数学书,和教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引导: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师,这些物体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在数学里,有无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生;个说(三)、结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一张纸有4个格子,另一张纸有8个格子,你觉得也许同样大吗?理由。有无也许8

7、个格的纸面积大呢?理由师:如果一种格子是一种面积单位,那么这张纸有几种。在数学上,有专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师:有了面积单位,就可以量物体的表面的面积。请人们量一量书面的面积师:生报告,你量了.3、思考,目前就用它6个小正方形去量黑板,好吗?不够,(生指)全班都接给你,你还想摆吗?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验证:请一种学生上台板演?怎么办?引导,用大的面积出示:平方米师: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师:请人们想像如下一平方米多大?请你用手比划比划师:究竟如何的正方形呢?生:边长是米师:她讲得对吗?谁会说出究竟多大的图形?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估一估,这样大的面

8、积单位里面可以站多少人?请学生上台站一站师:出示小卡片,这张卡片,用面积单位来量这个卡片面积多大呢?思考:量这张小卡片,能用刚刚的面积单位吗?生:不能,理由放手问:从中你想到什么?尚有更小的面积单位?引导生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复说)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缩放)师:找找生活中的面积单位。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平方米。.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的大小是面积边长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2、小学数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设计教学目的:知识技能:1.通过指一指、摸

9、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结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对的的表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培养学生观测、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1平方厘米、

10、1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过程:(一)游戏新课,感知面积。1、黑板出示:面积有关面积你懂得了些什么?游戏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游戏2:好,接下来,请一种同窗,到讲台上来,闭紧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教师的手是哪个面,对了,你是看到还是摸到的?(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出示:目前,请人们看这个盒子,有面吗?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生:看到的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尚有想说的吗?生:面是光滑的生:我摸的两个面是同样大的生:上面大,右面小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师;好,人们一起

11、拿出数学书,和教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引导: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面的大小就是国旗的面积师,这些物体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在数学里,有无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生;个说(三)、结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一张纸有4个格子,另一张纸有个格子,你觉得也许同样大吗?理由。有无也许8个格的纸面积大呢?理由师:如果一种格子是一种面积单位,那么这张纸有几种。在数学上,有专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师:有了面积单位,就可以量物体的表面的面积。请人们量一量书面的面积师:生报告,你量了.3、思考,目前就用它个小正方形去量黑板,好吗?不够,(生指)全班都接给你,你还想摆吗?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验证:

12、请一种学生上台板演?怎么办?引导,用大的面积出示:平方米师: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师:请人们想像如下一平方米多大?请你用手比划比划师:究竟如何的正方形呢?生:边长是1米师:她讲得对吗?谁会说出究竟多大的图形?师:那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估一估,这样大的面积单位里面可以站多少人?请学生上台站一站师:出示小卡片,这张卡片,用面积单位来量这个卡片面积多大呢?思考:量这张小卡片,能用刚刚的面积单位吗?生:不能,理由放手问:从中你想到什么?尚有更小的面积单位?引导生说: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复说)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缩放)师:找找生活

13、中的面积单位。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的大小是面积边长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边长分米的正方形平方分米边长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3、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分桃子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措施,并能进行对的计算。、过程与措施目的通过生活实例摸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培养学生合伙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伙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美感。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14、措施。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创设西游记中孙悟空给猴子们分桃子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多少个桃子?引入课题-分桃子二、合伙摸索,学习新知(一)探究最高位无余数的除法。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导入中的问题。教师巡视,参与讨论,理解状况。给学生一定期间空间进行讨论,之后不同组报告成果,重要也许有如下几种解法:第一种:用圆替代桃子画一画,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两篮,再分外面的8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这样每个猴子分到24个桃子。第二种:用小棒替代桃子摆一摆,每捆十根,先分整捆的,每只猴子分到2捆,再分外面的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合起来每只猴子分到2个。第三种:用口算的措施,42=20,8=4,204=。第四种:竖式计算。结合学生回答过程中浮现的解题措施,随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把控,无论学生先浮现哪种回答,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理解其算理;特别要重点解决用竖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