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43688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理学复习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派别,反对研究意识,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行为主义将人比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方法学上强调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材料(可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注重实验研究。认为个体行为非与生俱来,而是学习的结果。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S. Freud,其主要目标是解释意义,其中很多是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冰山结构体现了人格构成,将心理比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战斗。Freud认为

2、性和攻击是人行为的根本动力。范式:是科学界用来了解经验领域的一种宽泛系统的理论假设,它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1、 什么是心理学?答:心理学是系统科学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2、 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有什么根本区别?答:科学心理学主要因其方法的系统、科学性而区别于民俗心理学。*历史角度学科继承性(科学心理学继承哲学和生理学观点)科学哲学角度科学心理学是前范式学科方法学角度科学心理学讲究科学方法:系统性及科学性 量化数据通过实验研究或得数据3、心理学有什么作用?答:心理学能够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改善行为。如心理学研

3、究人记忆的模式,将记忆描述为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可以综合分析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三个阶段主要受哪部分控制,三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回忆和遗忘的机理分别是什么;当人们了解到自己记忆的具体过程以后,便可以根据记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自己的记忆,在短的时间风更有效地记忆,避免遗忘。4、 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哪些学科的影响?答:首先是哲学的影响,其次是生物学根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再次是德国生理学研究。最后是医学研究的影响,关于大脑受到损伤后的心理活动变化的研究也影响到心理学的诞生。1.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心理学并非是一门统一严谨的科学。(对.心理学是前范式科学.)

4、2.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本世纪初的美国. 错.1879德国冯特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3.心理学能描述人的行为,但不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错.心理学的作用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和改善行为.4.心理学不同流派之间在研究方法上是统一的. 错.各个学派内研究范式是大致统一的.5.心理学具有统一的理论体系.(错)6.弗洛伊德创立了心理动力学.(对)7.早期心理学理论当中,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要研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 错.是简单的社会心理现象.8.詹姆斯是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错.詹姆斯反对结构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9.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关注人民的行为,并不关注人们

5、所处的环境. 错.行为主义关注环境事件(刺激) 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10.心理动力学通过实验室研究,提出人格的冰山结构. 错.心理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式是案例研究.11.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都主要以实验研究为研究方法.(对)12.心理动力学关注生病了的个体,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以正常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对)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试: 指导实验操作的人,他可能参与实验设计也可能不参与。被试:参与实验操作的人,一般是招募而来并经过遴选。信度:表征测量能否产生一致结果的客观测量指标,它包括三方面: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类似问题答复一致性);评定者之间的信度.效度:表征测量能否获得想要的结

6、果,包括经验效度和参照效度。自变量:主试选择和操作的变量。因变量:被试的反应变量。混淆变量:能够产生效应、并且其效应和自变量的效应相混淆的变量.单盲研究:指被试对研究的某些安排、目的等茫然无知双盲研究:被试和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安排、目的。1、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答:分为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实验研究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优点是明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缺点是无法研究复杂现象,难以确定外部效果,只看见现象未见本质,无视现象对个人的意义。描述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业已存在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缺点是不能清晰地揭示因果关系。2、 实验研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答:

7、形成理论假设、使变量操作化、使程序标准化、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统计检验结果、得出结论。3、 什么是单盲或双盲实验设计?为什么要这么做?答:单盲研究是指被试对象对研究的某些安排、目的等茫然无知;双盲研究是指被试对象和主持研究的人(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安排、目的。单盲和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听、看自己所期望的东西)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1.研究实验者一样都不知道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这被称为单盲研究.(错,是双盲研究).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错.实验研究试图探讨因果关系.描述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3.测量行为

8、时,如果前后两次测量非常一致,我们说测量效度高。(错,应该是信度高.)4.效度指的是测量能否得到要测得东西.(对)5.心理学家试图研究男女之间在不同饮酒程度下驾驶的安全性差已,在此,驾驶安全性是 自变量.(错,是因变量.)6.心理学一般把应招募而参与实验操作的人成为主试.(错,是被试).7.操作化指将抽象的概念变成由某种行动或操作所界定的具体变量.(对.)8.实验研究中,如果混淆变量不能完全排除,则应将它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对)9.心理学实验中,控制组与实验组所经历的所有实验条件都不能相同. 错.应该是除了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感觉:感觉器官收集有关环境的信息的过

9、程。知觉: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绝对阈限:要使观察者知觉到一个刺激,刺激必须具备必要的物理能量,这种最小物理能量称为绝对阈限。相对阈限:刚刚(50)能觉察到刺激变化时的刺激强度变化最小量。绝对阈限是差别阈限的一个特例。暗适应:视觉系统在黑暗中对连续无变化的光刺激感受性提高的倾向.错觉:知觉经验与引起知觉的刺激特征之间不一致的现象。有些错觉好像是天生的,有些错觉则依赖于文化和经验。1、 感觉有什么特点?答:感觉指感觉器官收集有关环境信息的过程。2、 知觉有什么特点?答:知觉指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的过程。最大特点是组织和解释知觉组织,涉及形状、深度知觉,知觉常性。形状知觉指将感觉

10、组织成有意义的型或模式。深度知觉是按三维组织知觉。知觉常性指将不断变化的感觉组织为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相对稳定的知觉。知觉组织的基本规律包括相似性、接近律、良好连续性、简洁律、封闭型。 知觉解释,是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知觉解释依赖于感觉和记忆的结合,因为大脑以过去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的感觉。知觉不是完全天生的,也不是完全后天习得。3、心理学通常研究哪些感觉?答:心理学中通常研究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机体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常研究的。1.疼痛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信念、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对)2.物理刺激的强度低于绝对阙限是,绝对不可能引起个体有意识的感知.(错)3.一般的感觉适应现

11、象中,个体的感知能力总体上是提高的.(错.是降低)4.研究显示,男性的色盲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对)5.知觉常性反映了人先天具备的一些能力,它无须借助后天经验.(错.)6.光线的波长同颜色感想对应.(对)第四章 学习条件反应:指外在的环境刺激导致有机体反应的产生。条件反应是习得反应,通过条件刺激产生作用,条件刺激(CS)是有机体学会与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的刺激。强化: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的事物或过程。强化分两类,正强化(提供奖赏)和负强化(终止一个负面刺激)。强化物,就是有机体反应之后出现的环境后果。负强化:是终止一个反面刺激(负强化物)以使行为更加可能出现的过程。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

12、而进行学习。习得性无助:指预期自己不能逃避不利的事情,以及由此引起的学习和动机上的不足。1、 奖惩为什么不总是有效?请举例加以说明答:惩罚效果的差的原因可能有:惩罚与操作难以对号;对惩罚人而非受罚行为害怕;存在其他奖励;惩罚(领导、长辈之间)一致性差:攻击性惩罚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此外,学习效果不是单纯依赖于外部情境,认知-社会理论指出,认知在环境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很多学习是社会性的,对行为结果的期望或期待对行为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忽视学习者的内心体验,单一的奖惩措施就很可能失效。2、 从社会学习理论解释为什么要控制电影、电视的播放内容?答: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可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

13、。观察学习中人们重复榜样的行为称为榜样的示范作用,人们通过观察在其他人身上的反应来了解一种行为的后果称为替代性条件作用。由于观察学习的作用,电影、电视具有强大的舆论效果,因此我们对于电影、电视的播放内容要始终加强控制。3、从学习理论角度解释中学生怎样学会吸烟的?答:中学生首先会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已吸烟人群的吸烟的方式,发现他们在吸烟时很享受这一过程,这是替代性条件作用,进而中学生经过示范作用来模仿其行为,若也尝到了吸烟的快感,则该行为受到强化,吸烟行为的出现频率增高,又接受强化,学会此行为。1.正强化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错.正负强化都会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减少行

14、为出现的概率.)2.负强化在本质上等同于惩罚. 错.负强化是因为这个行为的后果是终止了反面刺激(也就是一些令你痛苦的事情,比如 生病),因而令行为更可能出现的过程(典型的负强化例子是看医生,因为看医生能终止生 病,所以人们会增加看医生的频率).惩罚是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第五章 记忆维持性复述:通过简单复述(一遍一遍地重复信息,并不理解信息的意义),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保留更长的时间。组块:短时记忆中一种控制信息的方式,即将片段的信息组成大的单位或块。通过这个策略可以扩大信息存储量。内隐记忆 :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内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

15、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种内隐记忆出现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倒摄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息提取的现象。1、心理学家如何解释遗忘现象?答:遗忘是指不能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或记忆提取暂不成功,原因包括记忆衰退,干扰与动机性遗忘。其中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已存在的旧信息影响到新信息的提取)与倒摄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息的提取)。2、举例说明如何改善记忆?请说明所依据的概念或理论答:在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各阶段,都可以应用很多改善和促进记忆的方法。例如加强注意、多做精细复述等,有助于让信息从感觉登记、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识记内容在最初几小时、最初几天忘得最多、最快,因此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改善记忆。改进认知记忆策略有助于改善记忆。例如,采用多渠道记忆法;地点标定法,借助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将要识记的对象与这些线索一一建立联系;关键词法及SQ3R法,能控制信息加工深度(意义加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类似的方法还有划线、做摘要、列提纲、网络框图等,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