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358088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06月14日 来源: 点击量:111 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大托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为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天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大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与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条件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五年,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大托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鼎立全市十强,打造三湘名镇

2、”的发展定位,坚持“东提西拓、北通南进”战略布局,实施“产业强镇、和谐兴镇、拆安稳镇、环境美镇”的战略举措,扎实有序地推进了小康大托的建设和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全面实现。1、综合实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5亿元,较2005年年均增长2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39亿元,年均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亿元,年均增长20.1%。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硕果累累。五年累计利用内外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6555.5万美元,建成或在建亿元项目个。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540元,年均增长17.8%。

3、在“长沙市经济、社会十强街镇”评比中,我镇连续六年进入全市十强街镇行列,取得了“六连进、五榜首”的好成绩,成功打造了“三湘名镇”这一品牌。2、产业快速发展。一是三次产业竞相发展。农业生产成功转型,发展产业化基地7000亩,建立了以“生生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打造了“添新”、南泥湾“采鲜园”等享誉长沙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以“新港湾”为代表的休闲农业深受游客喜爱。工业经济强势扩张,环保工业园迅速崛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八研究所光伏产业、长沙电机厂、天鹅工业泵等一大批规模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2010年全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74.8亿元,年均增长39.4%;高新技术产值实现5

4、0亿元,年均增长76.6%。三产经济集聚发展,一力物流园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力鼎、运城、宝满等物流企业竞相入驻,钢材销售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钢材吞吐量突破390万吨,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奥特莱斯购物公园、中信城市广场建成在即,高端商圈正在形成。二是五大产业板块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以一力物流园为龙头的物流产业板块,以天心环保工业园为代表的都市工业板块,以奥特莱斯购物公园为核心的商贸业板块,以中信新城、中建芙蓉和苑为代表的房地产板块,以世界文化环保博览园为代表的创业板块等五大产业板块。3、城乡建设卓有成效。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力推进电力扩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对镇

5、域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升级,5个村实现自来水铺设到户;大力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实现韶山南路延长线、黑梨路、环保大道、新电东路、披塘路、三环线大托互通顺利通车,在镇域形成了湘江大道、芙蓉南路、书院路、韶山路纵贯南北,湘府西路、黑梨路、南三环、环保大道连接东西的四纵四横路网格局;加快了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硬化村组公路78.4公里。城镇建设驶入大开发、大建设的快车道。镇域面貌不断变化。五年引进并建成或在建项目40多个,完成拆迁腾地7600多亩,拆迁房屋1200多栋,动迁人口5800余人;启动生产安置地开发1000多亩,完成安置房建设面积46.2万平米,5000多人喜迁新居,先锋村小高层安置模式成为长沙市

6、农村城市化示范村建设的典范,京广线以东五个村逐步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城乡管理实现提质。组建了大托城管执法中队,与专业的清扫公司签订镇域内背街小巷垃圾清运协议和清扫保洁合同,逐步实行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农村改厕5000余座,开展了乡村环境整治行动,修建道路沿线垃圾池170多座,设置分类垃圾桶400多个,拆除违法建设20余万平米,新建了黑石铺、披塘、一力三个农贸市场。4、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民生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积极落实教育强镇建设战略。逐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对全镇10多所中小学进行设施改造、环境优化,建设了大托镇中心幼儿园,

7、全镇中小学入学、毕业率均为100%,初中到高中升学率90%。全面加强了农民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二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大托镇中心文化站,经常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村、社区都设立了图书室,上万册书籍供广大村(居)民免费借阅。三是建立完善城乡保障体系。形成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基础,以教育、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框架,五年累计发放城市保障金8,069,526元;有效保障低保对象5823人次;累计发放农村保障金2,879,840元,保障低保对象3251人次。城乡慈善助学五年累计救助273人,救助金额447,900元;新型农村

8、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29个。四是全面推进城镇社区建设。五年内成立了5个社区,新建、拓建社区办公面积4000平米,一力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湖南省最充分就业社区、湖南省军转干部自主择业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工商系统社区商会示范单位,黑石铺社区荣获省企业退管示范先进社区。五是全面加强计生工作。通过加强优质服务,落实独生子女优惠政策,加大对违法生育的惩处力度,全力加强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稳定了人口低生育水平;通过扩大由省检测覆盖面,加大对缺陷儿出生的干预,提高了人口素质。六是强化安全生产和法制管理,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不断完善司法普法功能;成立社会矛盾

9、调解中心,组建巡防综合服务队,及时应对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五年来,全镇坚持在科学发展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坚持在规划建设中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坚持在统筹协调中推动城乡互动发展,坚持在和谐发展中促进社会安定有序,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基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助推大托更快更好发展。1、有利条件。一是宏观环境总体有利。我国、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长株潭一体化快速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纵深推进,

10、长沙城市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为我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大托地处长株潭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区、三市绿心外围建设区、长沙主城区南部沿江扩展区、天心生态新城建设的主阵地。镇域内四纵四横城市主干道联网贯通,京广铁路穿镇而过且铺设铁路专用线到物流园,城际轨道、城市地铁在镇内设站,京珠高速临镇而建并设有出入口,战略地位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三是发展潜力巨大、平台广阔。解放垸调规,大托机场搬迁准备工作稳步推进,为我镇发展释放新的用地空间、带来新的机遇;建成区有8000多亩已拆迁存量熟地、1000多亩生产安置用地、1万多亩商业用地,可供电子信息、建材、金

11、融证券、环保创意、高档商务等生态型、高端化业态舒展扩张。四是发展势头良好。“十一五”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各类发展要素加速聚集、各类生产企业竞相入驻、各类社会资本就地扩张,各类经济指标连年攀升,各项社会事业争先创优。2、现实挑战。一是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城市化进程中支柱产业的支撑范围偏小;就业压力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较多。二是面临从城市近郊区向主城建成区转变过程中的新挑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更高、力度更大;农村土地的利用方式从农业式、农村式向非农式、城镇式的转型;产业布局与城市

12、化、城市整体功能相适应;农民变市民、农业变工业和服务业带来居住区域形态及共同体、社区、生产组织、行政系统等方面的巨大转变。三是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方式转变尤为迫切,产业和项目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必须兼顾原有植被、湿地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四是面临社会结构转型的新考验。农村居民身份、职业、居住环境的变化对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新要求,在转变过程中面临新的社会矛盾、利益冲突需妥善解决。五是大托机场搬迁时间不确定、解放垸规划调整过程较长等制约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第二章思路目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

13、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四化两型”的发展要求,紧扣全市“五化一率先”的战略部署和全区“连通对接、扩容提质”发展战略,以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城市品质,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两化两型”战略,努力把大托打造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样板和示范,领跑城市群。一、战略定位把握长株潭一体化加快推进,解放垸调规,大托机场搬迁准备工作稳步推进的机遇,大力推进“两化两型”,实现“领跑城市群”目标。两化:指农村城市化和城区都市化。农村城市化是指充分利

14、用解放垸调规的机遇,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和建设镇域农村地区,通过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的城市文明转化等,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城区都市化则是针对京广线以东区域,以经济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镇域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居民民生福利保障和素质提升为重点,通过“规划带动”工程、环境整治工程、产业整合工程、社会保障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素质教育工程,着力推进经济形态、建设形态、组织形态以及人的都市化,把已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城市区域改造提升为宜业、宜居、和谐、繁荣的现代化都市区。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作为两型社会建

15、设核心区,大托镇一方面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在生产、建设、消费各领域大力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形成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要坚持走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制定实施环保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努力将全镇建设成为体现生态特色和景观艺术的城市建设精品区。二、具体目标立足“两化两型、领跑城市群”战略定位,努力将大托镇打造成产业重镇、商贸大镇、环境美镇、宜居名镇、和谐新镇。产业重镇。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按照“四化两型”要求,充分依托已成型的产业板块,不断挖掘潜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转

16、型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集群、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装备制造等都市工业;扩展、提质发展以钢材物流为主导的综合性现代物流业;高效、健全发展以奥特莱斯购物公园为核心的商贸流通业;加速、高质发展精品房地产业;引进、创新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项生产生活性现代服务业,将大托镇建设成为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工业强劲、现代物流发达、商贸流通繁荣、建安地产旺盛、文化创意活跃和生产生活服务业全面发展的都市型产业重镇。商贸大镇。充分发挥大托镇三市融城核心区位优势,针对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集向大托的特点,着力发展购物公园和城市综合商业体,以奥特莱斯购物公园和中信购物广场为核心,拓展商贸业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努力推动商贸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经营方向发展,形成立足长沙市、辐射长株潭、服务全省各市州的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型商贸业发展格局,将大托镇打造成省府南大门商贸大镇。环境美镇。坚持“两型”引领,加强对现有生态植被、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