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431050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中的生活实验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在各位学者研究心理学过程中,大部分 采用了跟自然学科相近的研究手段实验法。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开 始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到实验的知识点,而同学们对于实验又 比较陌生,在此给同学们总结一下心理学常见的一些实验,一是为同 学们提供一些学习材料,二是让同学们对心理学产生亲近感,其实它 就在我们身边。一、视崖实验视崖是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 式装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 常用的工具。该实验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儿童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 着厚玻璃。平台两边厚玻璃上铺着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布料与 玻

2、璃贴紧,形成“浅滩”,而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 成深度,形成“悬崖”。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深”、“浅” 两侧招呼孩子,诱导其爬向母亲身边。吉布森和沃克对36名6.514个月会爬的婴儿进行了视崖测试, 结果表明: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 (大约 90cm 或更多),只有不到 10%(3 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27 名婴儿从中间爬向浅 滩。当深侧的方格图案距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婴儿 爬过深滩;当视崖深度是26cm时,有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m时只 有8%(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婴儿)。沃克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26cm时,68%的79个月的婴儿 爬过深滩,而

3、1013个月的婴儿只有23%。其结论是:1.婴儿很早 就有了深度知觉;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 展;3.9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对婴儿视崖研究还 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知识链接:深度知觉二、班杜拉的经典实验:波波玩偶实验把66名男女各半的幼儿随机分成三组,观察一个成年人攻击玩 偶娃娃表现的录像。三组录像结尾对攻击性行为的处理各不相同:(1) 奖赏:录像中另一位成人对攻击者成人给予口头赞赏和糖果奖励;(2) 惩罚:第二位成人怒气冲冲地指责攻击者的行为;(3)无强化:成人攻 击玩偶后放映便结束。然后,将三组儿童放在与录像中情境相同的实 验情境中,让他们自由

4、活动十分钟,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知识链接:社会学习理论“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从众说B.认知失调论程C.经典条件反射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答案】D。三、桑代克的“形状知觉实验”是相同要素说的经典实验。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各种形状、大小图形的面积。 首先,对象接受预测,要求估计127 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 图形的面积,了解他们判断各种图形面积的能力。然后用90 个平行 四边形训练对象。最后,对对象进行两种测验,一是判断13 个与训 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二是判断 27 个曾在初测中使用过的三 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结果表明,这

5、样的训练只是提高了 被试对长方形面积的判断成绩,他们对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图形面 积的判断成绩却没有提高。四、贾德在 1908 年所做“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说理论的经 典实验。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 A,B 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者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 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 中目标的深度,结果继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 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 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 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五、苛勒用“小鸡啄米

6、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其实验如下:先让小鸡学会辨别一种浅灰色纸和一种深灰色纸, 小鸡在浅灰色纸上能啄到谷粒,在深灰色纸上不能啄到谷粒,两种纸 常常交换位置,经过40-60 次训练,小鸡学会了拣浅灰色纸啄米,以 后变换条件,把深灰色纸换成更浅灰色纸,以观察小鸡对浅灰色和更 浅灰色纸的反应,结果有 70010 的小鸡啄新的更浅的灰色纸,只有30010的小鸡仍啄原来的浅灰色纸。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 的概括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贝尔D.贾德【答案】D。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的实验者是( )。A.贾德B.奥苏贝尔C.布鲁纳D.皮亚杰【答案】A。【多选题】相同要素说是由( )共同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A.桑代克B.贾德C.伍德沃斯D.奥苏贝尔【答案】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