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30699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中期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总分人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关于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区域都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限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所产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AB C D.3关于遥感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感器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仪器B遥感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提供条件C一幅陆地卫星图片可以把整个地球拍下来D物体的性质

2、、环境条件不同,但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相同4.遥感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有 ( )人口普查森林普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交通导航ABCD5.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6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 ( )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植被破坏土层疏松、直立性强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地表水缺乏A B C D7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D植被以

3、草原、荒漠为主8.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必须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河流域 亚马孙雨林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A. B. C. D. 9.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繁衍物种 维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 B. C. D. 读下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

4、国的西南部B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因而是二级支流C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北坡D在肯塔基市流入密西西比河11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C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D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12.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 ( )河流含沙量小地形平坦水能丰富降水丰沛A B C D13.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产煤量占全国的1/4以上,得益于 ( )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开采条

5、件好,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A B C D14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 (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517题。15该流域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16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地面沉降C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17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C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D流速减

6、慢,利于内河航运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1820题。18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 )旱灾频发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耕地面积不断减小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ABC D19B、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 ( )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足A BC D20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B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C继续围垦,扩大耕地面积D推进产业化

7、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2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工业是 (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料工业和装备制

8、造业D电子、食品、高档服装业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完成2425题。24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B中线前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D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25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有 ( )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因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主要是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因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A B C D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5 6-10

9、11-15 16-20 21-25二、填空题(10分)26.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 和 等。27.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 和 。28.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 , ,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9. 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该省区是_ 。(2)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向_递减,我们根据_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3)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_、_。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_的分异规律。(4)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_。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30. 读下列图文

10、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我国甘肃省的降水分布及生态治理模式图。材料二兰州东南部定西人民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1)读上图判断甘肃省自然景观由东南向西北的变化是 ()A荒漠草原森林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D森林荒漠草原(2) 分析A地区的治理开发模式带来的生态效益。(3)B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为遏制荒漠化的趋势,结合图中所给信息,你认为当地应种草还是植树?并说明理由。31.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11、是_。(2)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为_。(3)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_,其原因是_。(4)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为什么?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32.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1)从材料和图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两个方面。(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两个方面。(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