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30444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4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思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财经大学大大学生千村社社会调查报告告:关于龙大村农民民收入的调查查与思考调研地点:福建建省永安市贡贡川镇龙大村村 x毕嘉宜宜所在学院:金融融学院班级:06级本本科银行与国国际金融一班 指导教师:李书书华 齐宁 二八年七月月下旬-八八月永安市龙大村农农民收入的调调查与思考毕嘉宜 毕嘉宜,女,(1988-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与国际金融专业2006级本科生。摘要:建设社会会主义新农村村是我国现代代化进程的重重大历史任务务,它是新的的时代背景下下提出的新目目标,凸显着着全面解决“三农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问题的新条条件和新机遇遇。近年来,党党和政府连续续通

2、过三个“中央一号文文件”关注农业,促促进农民增收收。本人通过过关于龙大村农农民收入的社社会调查,了了解了龙大村村农民收入的的基本情况、主主要来源和制制约因素,并并围绕如何提提高龙大村农农民收入提出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农民收收入;收入增长;制约因素;调查与思考考农民收入问题一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心,近年来党党中央为了解解决提高农民民收入问题做做出了许多努努力。福建作作为经济较发发达的沿海省省份,农民人人均收入高于于全国平均水水平 2007年福建省农民人年均纯收入5467元,全国农民人年均纯收入4140元。,然而,福建建的沿海地区区与山区地区区经济发展差差异大,农民民收入也存在在明显差异 20

3、07年福建沿海地区农民人年均纯收入6859元,山区地区 5095元。福建山山区地区的农农民收入状况况如何,如何何提高山区地地区农民收入入水平,帮助助山区农民富富起来,进而而进一步提高高全省农民收收入水平,是本文研究究的重点。之之所以选择龙龙大村作为研研究对象,就就是因为它具具有一定的代代表性:一、龙龙大村位于福福建省的闽西北山区;二、龙大村村具有福建山山区农村的典典型结构,农农民既有从事事农业,又有有外出打工,主主要地形为山山地,山林作作物等自然资资源丰富;三三、龙大村的的经济状况在在闽西北山区区地区处于领领头位置,被被列为三明、永永安市级建设设社会主义新新农村示范村村和农业部联联系村,研究究

4、龙大村的发发展,可以对对福建山区地地区其他农村村的发展起到到引导的作用用,有借鉴价价值。于是,七月下下旬,本人前往福建建省永安市贡贡川镇龙大村村进行农村社会调查查,先后到乡乡镇农信社拜拜访了农信社社负责人,到到村部拜访了了村干部、到村民家中中与村民进行了访访谈,在对该该村基本情况况进行了解的的同时,完成成了对十个农户的调查问卷和和对村支书的的访谈。一、 龙大村基本情况况图一 龙大村区区位图(图中中红色圆点标标明处为龙大大村)龙大村位于福建建省永安市贡贡川镇东南方方,地处2005国道边,是贡川镇最大大的行政村。全全村现有农户户335户,共共1一五1人人分布在8个个自然村,10个村民民小组里,共共

5、有31名党党员。这里地地处福建省中中部山区,属属于亚热带南南缘季风气候候,雨量充沛沛,气候温和和,风光秀美美,森林茂盛盛,空气清新新,有着丰富富的山林和土土地资源,山山林面积288000多亩亩、其中毛竹竹林面积100412亩、生生态公益林面面积39000亩、桃源洞洞风景林面积积7300多多亩、果树林林面积8000多亩。人均均毛竹林面积积约9.044亩。全村拥有有耕地面积22323.55亩,人均耕耕地面积2.02亩。毗毗邻国家4AA级风景名胜胜区桃源洞,自自然资源可谓谓得天独厚。村经济由农工商构成多元经济结构。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一五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率12.31%,小学文化水平占53.0

6、8%,初中文化水平占30.71%,高中文化水平占3.90%。近年来,龙大村村虽地处欠发发达地区,但但在村干部和和村民的努力力下,推行了了集体林权制制度改革、农农业综合开发发、转移剩余余劳动力等措措施,村经济济情况有所改改善,农民收收入也有所提提高。该村近三年总体体发展情况如如下:表一 龙大村22005-22007年总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况表年份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等的产值。(百百万元)企业总产值 企业总产值是按属地原则计算的,包括外地人在龙大村办的企业。(百百万元)村财收入 村财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林地使用管理收入、小水电站、烟草返税。村办集体企业缺乏,村财比较薄弱,经济结构单一,

7、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该村的一些私营小企业、加工工厂等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只上缴国家应缴的税收,对村财贡献极小。(万元元)200512562350一五2006一三4352937一八.3200714375360125数据来源:贡川川镇统计站图二 龙大村22005-22007年总总体经济发展展状况柱形图图从表一和图二可可以看出,龙龙大村从20005年到22007年,在在农业总产值值、企业总产产值和村财收收入上都保持了连连年持续上升升的趋势。 表二 龙大村近近十年农民人人年均纯收入入统计表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十年平均人年均纯收入(元元)39

8、114174435944864645482250585279565863784877 数据据来源:贡川镇镇经管站。 图三 龙大村村1998-2007年年农民人年均均纯收入折线图 从表二二和图三中可可以看出,龙龙大村人年均均纯收入十年年内持续增长长,20077年已达到较较高的水平,不不仅高于永安安市平均水平平(55288元),而且且同时高于福福建省平均水水平(5467元)和和全国平均水水平(41440元)。二、龙大村农民民收入主要来来源从调查的情况看看,龙大村农农民收入的主主要来源是: 数据来来源:村干部部及村民访谈谈资料1、种植业。主主要是毛竹、蔬蔬菜瓜果类和和茶叶的种植,这这些作物经济济价值

9、相对较较高,村民通过村村里的工厂对对这些农产品品进行初级加工,相对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加值,而且产品销路路较好,给村村民们带来了了可观的收入入。此外,该村村山林面积大大,毛竹规模模种植的发展展潜力很大。龙龙大村还根据据该村气候、水水土非常适合合种植茶树的的特点,在能能人带动下组组建栟榈茶叶叶经济合作社,组组织村民入股股,茶叶产业业初步形成,给给村民带来了了一定的副业收入和和分红收入。水水稻等粮食的的种植是农村村生产生活不不可或缺的基基础,主要是是为了解决农农民的口粮问问题,但是成本大,收收入不高,还还容易受到天天气和自然灾灾害的影响,而而且由于龙大大村地处山区区,没有成片大面积积的可耕种地地,很难

10、发展展农业机械化化;同时因为毗毗邻国家级风风景名胜区,近近年来旅游开发带来的土地征用使村村民的耕地减减少。 2、养养殖业。龙大大村主要实行行家庭养殖业业,最出名的的是生态绿色色贡鸡的养殖殖。贡鸡采取取自然放养的的绿色养殖模模式,无污染染。村民还利利用邻近的沙沙溪河和村里里的水潭、邻邻近的水库养养殖经济鱼类类,主要销往往附近的永安安和三明市区区。3、外出打工。包包括村里富余余劳动力外出出打工和劳动动力农闲时外外出打工两种种类型,是目目前村民最重重要的现金收收入来源。龙龙大村约有440%的人口常年在在外打工,在在接受调查的的十户农户中,有有七户农户反映映,虽然农业劳动为为家里带来了了一定收入,但但

11、从收入比重上上看,外出打工工的收入才是是目前家里最最主要的收入入来源。4、第三产业收收入。由于临临近国家级旅旅游区桃源洞洞,龙大村村村民也有一定定的第三产业业收入,如经经营农家乐、生生态游等,但但这只是在村村干部的引导导下,农民自自发进行的,还未未形成一定的的组织和规模模,收入水平平有限。5、一些私营小小型企业如:鑫龙食品、绿宝毛竹加工、巴丘和黄角垅养殖场等。也为为从业村民带带来了一定收收入。三、制约农民民收入提高的的主要因素分分析1、资源利用低低效率,产品品附加值低。该村虽有丰富的林地和土地资源,林木、毛竹资源丰富,但村民创新能力不足,对生产模式、技术、管理和营销没有创新,使得企业的产品主要

12、是以原木、原竹或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绿色优良产品“贡鸡”生态环保,但也主要是以卖活鸡等初级产品方式经营,经济效益不高,产品收入低。2、农村传统思思想观念对经经济发展约束束力强。村干和村民民思想比较保保守,龙大村村对外开放不不足,招商引引资少,存在在地方保护主主义,使得村村里的企业不不能得到更好好的发展,村村民就业渠道道也受到限制制。3、第三产业无无法发展为支支柱产业,经经济效益较差差。虽然毗邻邻国家级风景景名胜区桃源源洞,发展第第三产业旅游游业的区位优优势突出,但但是村里未能能充分利用好好其地缘优势势。而且村里里没有良好的的组织与管理理,主要靠村村民自发的单单打独斗,服服

13、务质量没有有保障,从业业人员相对较较少,旅游餐餐饮、接待等等成不了气候候,服务水平平低,收入也也偏低,未能能全面发展和和惠及全体村村民。4、村里民办企企业盈利水平平低。村里虽虽已有多家民民办企业,但但经营状况不不是很好,多多为粗放型经经营管理,缺缺乏专业人才才,缺乏产品品创新,产品品销售不佳。5、农民投资渠渠道不畅,金金融资产收益益低下。龙大大村村民普遍遍很少向农信信社等金融机机构申请贷款款,贷款意识识不强,传统统意识根深蒂蒂固,不愿意意欠钱,怕付付利息,而且且贷款不方便便,手续也比比较麻烦。归归根到底,是是因为他们找找不到良好的的投资渠道,不不知如何利用金融融机构的资金金增加金融收收入。另外

14、,农农民对于如何何利用自己手手中的钱来增增加收入也没没有明确的概概念。 6、教育落后,文文化程度普遍遍偏低,人才才缺乏。根据据调查发现,村村里大部分成成年村民的学学历在初中及及初中以下,受受教育的不足足限制了他们们的发展和收收入的提高。即即使出外打工工,也很难找找到满意的工工作。虽然在调查查中他们都表表示认为读书书很重要,但但落实到行动动上却很难。造造成这种现象象,一是由于于眼前利益大大于长远利益益,不愿意支支付高中及高高中以上教育育的学费;二二是由于高等等教育的学费费对于村民来来说还是一个个巨大的负担担,使他们无无法让子女接接受长远教育育。7、农资产品价价格高涨,农农民生产成本本大幅提高。村

15、民普遍反映现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购买都非常方便,但价格高、生产成本太高,虽然取消了农业税等,但随着通货膨胀和农药、化肥等价格的大幅上涨,总的农业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农民的支出负担不断加重。同时,农产品没有鲜明特色,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竞争力不强,农产品价格不高。生产和生活成本的增加限制了村民的可支配收入,受收入水平的制约,龙大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全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偏高,2007年为44.1%同期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1%。 8、农村基层层政府发展当当地经济的领领导作用有限限。部分村干部制定经济济发展措施时时比较局限,不不够有力,没有有将村民们增增收创收、共同富裕的的积极性完全全带动起来。农村基层组织带动村民集体致富的思想未完全形成,很多村民还处在单干的状态,农民经济状况存在两级分化。四、因地制宜突突出特色促进进农村经济全全面发展的措措施和建议(一)统筹优势势科学规划要突破现有的制制约因素,实实现所制定的的规划,就必必须大力发展展集体经济,抓住该村作为三明、永安市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农业部联系村的机会,做好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