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430443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课文内容梳理(全六册)(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课文梳理高一第一学期第课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毛泽东,代表诗词作品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沁园春,词牌名。描绘长沙秋景,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生活,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选用意境宏大的意象;多角度写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用词生动传神,富有体现力。 第2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梁衡(946-),新华社高档记者,现代散文家。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赞美居里夫人,以“美丽”为主线,表白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第4课边城(节选)沈从文沈从文(10-88),现代作家。著有中篇故事边城,散

2、文集湘行散记等。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父和孙女两人。翠翠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爱上了船总的二儿子傩送。船总的大儿子天保也喜欢翠翠。天保和傩送相约以唱歌来进行爱情的“决斗”。后来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心怀内疚,也离开家乡。祖父忧心去世,只剩余翠翠苦等傩送回来。边城描绘出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歌咏情感、爱情和友谊,展示了湘西醇厚的民俗和人物善良的心地,是一曲布满爱和美的田园牧歌。第5课合欢树史铁生史铁生(15-),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合欢树是作者命运的写照,它是妈妈种的,妈妈死后没人照顾,然而目前还活着,就像她的爱子没有妈妈的照顾仍然顽强的活着;合欢

3、树是触动作者怀念妈妈的实物,也是母爱的具体体现,它象征了妈妈的芳泽和恩德;合欢树也寄托着作者对妈妈的绵绵情思。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象征手法。第课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欧亨利(1862190),美国故事家,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故事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青年画家琼珊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体现友谊的贵重,人性的美,信念的价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欧亨利式的结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语言风趣。第8课邂逅霍金葛剑雄葛剑雄(15-),专家,历史学家。霍金(19-),英国理论物理

4、学家,重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引力学研究。著有时间简史等。作者写在剑桥邂逅霍金的一次经历,着重体现霍金生活的剑桥的人文环境,揭示充足尊重人的价值、充足体现人文关怀的环境,是杰出人才成长的核心因素,但愿世界各国都能给人才以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让人才幸运地成长。选材角度新颖;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人物描写多角度、多层次。第10课再别康桥徐志摩徐志摩(196-1931),现代诗人。重要诗集有翡冷翠的一夜等。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使人通过对康桥旖旎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故地刻骨铭心的深情和对美好岁月难以言说的追怀。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5、。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合;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第11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艾青(191099),现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等。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飞下的农夫、少妇、妈妈、垦者等形象,体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劫难,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回环递升的体现手法;缘情造境、以境显情的创作手法。第12课双桅船舒婷舒婷(152),现代诗人。有诗集双桅船等。体现双重心态与复杂情感:一方面是抱负追求的“灯”,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朦胧诗,用象征来体现诗人的主观情绪;语言平实细腻,感情诚挚。第15课蒹葭诗经是国内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305篇,分

6、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体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她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蒹葭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起,渲染了全诗的氛围,发明了一种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著真切。第16课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柳宗元(73-8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有柳河东集。通过对橐驼种树状况的记述,映照当时弊政,体现了作者有关“养民”的思想,政令的实行必须适合人民需要。以“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讽喻当时的统治

7、者令烦扰民的弊政。对比、类比手法(对比:郭橐驼种树的成功与“她植者”种树的失败;类比:种树治国;她植者长人者);简洁而生动,婉约而多讽。第17课病梅馆记龚自珍龚自珍(179-41),字璱人,号定庵。近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借梅喻人,托物言志。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病态的梅花,以至于用矫揉造作的措施摧残梅花,形象地揭发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们思想、扼杀摧残人才的罪行,体现了作者规定个性自由解放,改革社会,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第18课诗二首左思咏史:左思,西晋诗人。用历史影射现实,用比方和对比,抨击封建门阀制度。陶渊明饮酒: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东晋诗

8、人。自叙弃官归田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融叙事、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第课促织蒲松龄蒲松龄(1640-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故事集。“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即“记”,“志异”即记叙奇闻轶事。描写成名因无法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家破人亡,而又因捕到、进贡优质促织而获得富贵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官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借古讽今,借明朝喻清朝,挖苦揭发贪官虐吏;细腻的心理描写;跌宕起伏、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征促织、捉促织、获促织、毙促织、献促织、议促织)。第2课香菱学诗曹雪芹选自红楼梦。曹雪芹,

9、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写香菱在黛玉指引下学写诗,环绕“苦”字,写香菱苦听作诗的措施、苦读诗、苦心作诗。写香菱学诗,不仅仅是体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见解;更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价,增长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悲剧色彩便更为强烈。人物描写细腻、鲜明;用侧面描写来烘托。高一第二学期第1课老王杨绛杨绛,翻译家、散文家。作品有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故事洗澡等。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叙写了老王(一位处在社会底层的车夫)与“我”一家在患难中互相协助建立的真情,体现出她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敬重,文末的自我反思流露出作者的平民情怀。文章选用平常生活小事,用语

10、平淡,但字里行间到处渗入着感情。第2课项链莫泊桑莫泊桑,法国作家,世界短篇故事巨匠。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项链通过一种小公务员家庭的变故,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体现了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深切同情。故事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贪慕虚荣,她为了在社会上出风头,借了好朋友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弄丢了。为了归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十年光阴,由一种年轻貌美的太太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人,导致悲剧。然而她又勇敢地面对厄运,体现出不屈服命运的坚韧性格,这又是值得肯定的。精致的艺术构思: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尾,结尾的留白艺术。第4课回忆鲁迅先生萧红萧红,现

11、代故事家,著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本文通过撷取鲁迅平常生活的片断,勾画出一种布满智慧、风趣、爽朗、平易,同步又无比关爱她人的鲁迅形象。这篇怀人散文以真实人物为记叙对象,将自己与其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提炼成文,于细微处还原鲁迅的本真,使得鲁迅先生走下圣坛,变得平易近人,真实可亲。第5课小溪巴赫肖复兴选自音乐笔记。肖复兴,北京人,现代作家。巴赫,德国作曲家。借助小溪这个意象来塑造巴赫及其音乐是这篇散文的匠心所在。小溪的意义是“涓涓细流”却“永不断止”。在这里,作者化虚为实,将真正有价值的音乐比作潺潺流淌的小溪,同步也用小溪来象征巴赫沉静而坚韧的个性。作者充足挖掘“小溪”这个意象的特性,将小溪、

12、巴赫、巴赫的音乐三者相融于一体,“小溪”便是巴赫和她的音乐的完美写照。第7课在马克思墓前的发言恩格斯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密切战友。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演说辞,又是一篇充足体现痛悼之情的悼词。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简要论述了马克思去世的情景,总结了马克思毕生的伟大奉献,指出马克思的去世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导致的巨大损失,体现了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拜和哀悼之情。逻辑严密的构造特点,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第8课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选自南腔北调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故事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本文是一篇怀人叙事的散文。鲁迅在左

13、联五烈士遇难两周年祭日,将心中久蓄的悲愤抒发出来,以悲愤感情的流动为线索,串联点滴人事,充足体现“忘却”的主旨:化悲愤为力量,继续与敌人斗争。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委婉曲折地表情达意,含蓄而不晦涩,委婉而富有情致。第10课哦,香雪铁凝铁凝,现代故事家,中国作协主席,著有长篇故事玫瑰门,中篇故事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这是一篇散文化、抒情味浓厚的短篇故事。故事以北方一种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生动描摹了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历来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描写了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上用一篮鸡蛋向一种女大学生换来一种渴望已久的铅笔盒,体现了农村少女的淳朴可亲以及对现

14、代文明的向往。主人公香雪具有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角度刻画人物形象,语言清新淡雅。第课变形记(节选)卡夫卡卡夫卡,奥地利故事家,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作品有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故事主人公格利高尔,一天上午从恶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忽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从此她成了家庭的一种沉重包袱,甚至被觉得是一家人“一切不幸的本源”,终于受尽亲人的冷遇和折磨而死。故事表面看来荒诞不经,实则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格里高尔由人变虫,但还保持人的正常心理,可以说是“虫形人心”;她身边的人,特别是家人,心理变形,丧失亲情,可谓“人形虫心”。作品呈现了荒诞的世界和人的“异化”命运。现实与虚幻相结合

15、,把荒诞放在平常生活中,放在最平庸的环境里,在“故作平淡无奇的平常形式中体现出反常的内容”,成果使不受制于现实的事件,显得“比真正的生活真实还要现实”。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第14课阿房宫赋杜牧选自樊川文集。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出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文章论述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阿房宫里的美女珍宝的众多,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骄奢淫逸政权必亡,穷奢极欲国家必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写作特点:想象、比方和夸张的娴熟运用;描写、铺排和议论的综合运用;骈散结合,长短错落的语言艺术。第1课黄州快哉亭记苏辙选自栾城集。苏辙,字子由,北宋出名散文家,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在“快哉亭”,近观远眺自然风景,能使人称快;瞻仰古迹缅怀历史,亦能使人称快,故以“快哉”命名。然而,使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本文体现了作者自放于山水之间,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