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429197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J项目咅E2011年11月28日目录-、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主要技术指标: 2四、土石方整体初平及景观硬景小品土石方开挖 3五、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法 3六、景观挡墙工程检验批划分 9七、混凝土冬期施工 9八、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0份份份附:景观挡墙平面布置图 挡墙选用表及开挖形式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案工程概况:工程各分区个地块本工程景观挡土墙位于*内,挡墙形式按设计挡墙选用表选型,挡墙按每段长度10m分段施工,并留设沉降缝2030,采用C20商品混凝土浇筑,各区挡墙长度及断面尺寸根据现场开 挖后测量确定。二、编制依据:1、相

2、关招投标及合同文件;2、 设计单位于 提供的*景观施工图 设计编号GS-22;3、2010年11月25日“图纸及现场施工问题”的会议纪要;4、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5、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其它适用于本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三、主要技术指标:(1) 挡墙选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4J008中挡土墙中挡土墙。(2) 挡土墙总长度及沉降缝设置:总长按各区挡墙实际测量确定,每隔10m设 沉降缝。(4) 挡墙断面:根据挡墙基槽开挖验收合格后的高差选型确定各段断面尺寸(5) 混凝土: C20商品混凝土。

3、(6) 地震设防标准:根据中国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A1及中国地震反应 谱特征周期区划图B1划分,场区地震设防烈度为 6度,故本工程按7度构造 设防。四、土石方整体初平及景观硬景小品土石方开挖1、本工程景观内容多范围广,景观设计各地块标高控制需要在原地貌初测 后进行整体初步平基工作。整体初平工作按设计图中各地块标高和地块分界线进 行。2、初步平基的石方开挖采用炮机打凿。土石方开挖后进行场内调配,多余土 石方转运至建设方指定渣场(另详景观土石方调配方案)。3、在整体初平基后,景观部分的挡土墙、景观墙、水体池壁墙及其他相关小品硬景施工所涉及的土石方根据图设尺寸和现场实际分别进行放线开挖。开挖放坡:

4、土方部分留设边坡放坡1: 1.5,石方部分边坡放坡1: 0. 30.7。基槽标高 及土石方分类根据现场实际确认。五、景观挡土墙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工作(1) 劳务队伍准备:景观挡墙范围分布于各施工区域,挡墙数量多。我们组织4个施工队伍同时施工。每个施工队伍组织 23各小班组,每个小班组分别 承担一条挡墙施工。(2) 技术准备:施工技术人员详细阅读施工图;与建设方及监理方协商挡墙 选型。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3) 材料准备1) 模板、架料及相关辅材:模板采用 18mn厚九夹板,50mM 100mn木方,架料采用48mm钢管及配套扣件,14对拉螺杆、套管,及泡沫板等;由各施工队伍进行材料准备,

5、项目分管施工员督促落实2)泄水管:dn 100的PVC管3)C20商品混凝土。(4)施工机具准备1)机械和工具准备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挖掘机卡特320B每区1台2炮机卡特320B每区1台3空压机W.2/7- n每区1台4打夯机WJ101-680型2台5电焊机ZX7400型每区1台6打眼电钻每区1台7圆盘锯每区1台8柴油发电机12千瓦每区1台9碘钨灯10盏2、测量放线(1)测量准备工作:采用全站仪定出挡土墙两端控制点,将高程控制点引 至挡墙附近,施工过程中随时校核挡墙轴线及标高。 用白灰撒出开挖轴线和挡墙 基槽放坡边线。(2)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控制挡墙基槽深度,基槽开挖深度

6、根据挡墙选型尺寸及基槽地质情况确定,土方地质必须达到满足承载力300KPa要求。基槽开挖完成后及时恢复挡墙轴线,用白灰撒线,然后关基槽模板对基槽进行封底。 挡 土墙沉降缝的位置尽量设在变阶处。(3)基础脚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次恢复挡墙轴线,这次可用墨斗在混凝 土上弹出挡墙轴线和沉降缝分隔线(4)用坡度尺检查模板坡度是否为设计要求的高宽比1:0.05(5)模板封顶后,可用全站仪检查挡墙顶标高,钢尺量距。3、挡墙土石方开挖(1) 挡墙土石方开挖在场地整体初平后进行。采用卡特320B大型挖掘机, 由坡顶至坡脚沿纵向进行开挖。(2) 开挖线根据地质情况测量放线。土方部分挖方放坡控制在1:1.51.75

7、,以保证开挖后的边坡稳定,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石方部分按1:0.30.7放坡。岩层地质用炮机凿打施工。(3)基槽宽度根据挡墙选型横断面尺寸加作业面宽度确定,挡墙断面附 图选型。详附图。(4)雨期施工时,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冬期施工时,要防止地基受冻。(5)土方运输:挡土墙开挖土石方开挖后,将用于回填的土石方堆放于挡墙旁边510米处。多余土石方运至指定弃土堆场土方运距1KM3KM详平面布置图。4、挡墙基槽整平,处理倒坡基槽土石方大型开挖完成后,余下没有开挖到位的地方采用人工开挖,修整成型。基槽清理由人工清理。较硬岩石基槽嵌入

8、深度不小于 500mm可不放倒坡。5、基槽验收基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承载力试验,试验合格组织进行基槽验收,并根据测 量数据确认槽底标高及土石方开挖放坡等收方数据。6模板安装(1)确定模板安装流程:定出轴线及沉降缝分隔线并进行复核一搭设墙面模板 双排脚手架f安装挡墙底部底楞f安装挡墙正、背面模板f安装挡墙侧模板f安装另一侧模板一安装上下锁品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f复核挡墙模板尺寸、 位置f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f检查模板加固f办预检(2) 在基础混凝土上弹出挡墙的轴线及沉降缝分隔线,并复核。(3) 安装挡墙模板双排脚手架前,应在土壤地面进行整平夯实,并加垫木方, 垂直立杆放置在木方上。(4) 模

9、板组片完毕后,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5) 挡墙立模过程中,校正模板的轴线位移、倾斜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 支撑。(6) 采用人工持电钻在模板上打眼,穿墙螺杆一次性加固模板浇筑混凝土内, 不采用套管,以免挡墙到处渗水。螺杆间距按 600X 600梅花状布置。对拉螺杆 每端留置长度不小于300mm(7) 立模完成后,全面检查模板加固和架体稳定性。 在长度放线拉线检查平直 度。(8) 将挡墙模板内垃圾木屑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完,检查验收合格后浇筑砼。7、双排脚手架搭设与拆除(1) 材料:采用钢管,扣件要完整无损,符合规格,螺丝无滑牙; 脚手板选厚度5cm宽度20cm- 2

10、5cm的质量较好的竹跳板,双排脚手架搭设宽 度不小于1.2米,宽度度方向铺4块竹跳板。(2) 立杆间隔1.5米,立杆下垫木方。大横杆间隔1.8米(外围面在大横杆 中间加设一个横杆),小横杆间隔1.5米,大横杆在小横杆上。(3) 双排脚手架的外排立杆设剪刀撑,交叉点应绑扎在立杆上。(4) 在脚手架外排及转角处每隔6根立杆,加绑支杆(抛撑),角度以 60 为宜。(5) 支承脚手架的地面夯实平整,立杆和撑杆下垫木板。(6) 拆除时周围设围栏或警戒标志,禁止闲人进出,并应安排专人看管。(7) 扣件装拆时,使用活络扳手,注意防止打滑发生事故,以及禁止用扳手敲击螺栓,以防损环。(8) 架体拆除从上向下拆除

11、,管件不能随意抛甩。周围需派人警示。8、预埋(1) 在墙身适当高度设置直径100mmPVC水孔,坡度5%孔眼间距2-3m, 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 30cm,挡土墙最低一排泄水孔应 设置隔水层,以防水渗入地基。(2) 沉降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临时采用塑料泡沫板隔断,设置伸缩缝与 沉降缝待混凝土成型后再统一安排,缝宽 2-3cm,缝内填塞沥麻筋。(3) 由于挡墙基础周围是开挖后形成的松软土, 上部结构支模加固无支撑点,需要在基础混凝土脚板上预埋铁件, 采用直径14mm勺螺纹钢筋切成每段长80cm 弯制,间距1m沿混凝土脚板边预埋。9、C20混凝土浇筑(1) 由于挡土墙混凝土

12、工程量较大,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考虑混凝土 散热的问题,防止出现温度裂缝,必要时在中部埋设测温管和热循环管, 使内外 温差保持在规定范围内。(2) 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一般不得留置施工缝,所以商品混凝土必须提取 备料,保证供应。(3) 挡墙商品混凝土浇筑采用大型混凝土输送泵车(汽车泵)浇筑,并根据 现场情况利用搭设溜槽措施配合浇筑,以延伸浇筑距离。汽车泵不能到位的,需 临时修筑道路。距离太远,临时道路又不能承载车辆重量时, 需采用加长输送管 措施,浇筑费用相应增加。(4)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搓处先均匀浇筑 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 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控制在 40

13、cm左右;分层浇筑、振捣。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时间间隔不得 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 2h。(5) 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一般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不冒气泡,不再沉 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模板发现有变形、移位,护 模工及时进行加固处理。(6) 挡墙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整平。(7) 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常温时 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冬期时掺防冻剂,使混凝土强度达

14、到 4MP0时拆模。保 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及时修整墙面、边角。常温时及时喷 水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8)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对已经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对浇筑上层混凝土时 流下的水泥浆要专人及时地清理干净,洒落的混凝土也要随时清理干净。10、墙后回填土及沉降缝处理(1) 挡墙背后达到拆模要求后拆除模板。(2) 安排专人负责沿挡土墙背后沉降缝位置嵌填沥青麻筋。(3) 挡墙背后采用人工原土回填,按规范分层夯实。(4) 边回填边处理泄水孔反滤层,采用35mm卒石按每泄水孔后imx 1mX 0.5m 范围封堵泄水孔,达到过滤渗水的要求。11、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 模板就位调整不认真,穿墙螺栓没有全部穿齐、拧紧。(2) 墙体上口过大:支模时上口卡具没有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3) 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 所造成。(4) 角模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 靠,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5) 角模入墙过深:支模时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凹入过多或不牢固。应改进角 模支模方法。(6) 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 泥浆流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