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27965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它需要市场、企业以及人的支持。这些市场、企业和 人联系在一起,上下环节之间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供应链。事 实上,供应链是早已客观存在的的事物。一、供应链的概念(一) 供应链概念认识的发展过程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 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 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 利益目标。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扩

2、大到供 应链的外部环境,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 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史迪 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 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这种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 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 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的供应链的概 念形成为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和麦当劳等公司

3、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网链的 角度来实施的。(二) 供应链的含义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 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比如,衬衣制造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的上游 是化纤厂和织布厂,下游是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最终消费者。按此定义,这条供应链上 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协作。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 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市场组织 化程度高、规模化经

4、营的优势,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供应链是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所组成的网链结构,每个企业就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与节 点企业之间是一种供需关系,其总目的是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 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原材料获取、物料加工和制造直至将成品送到 用户手中,这一完整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网络。这个概念强调了供应链的战 略伙伴关系,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 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新技术投入劳动,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

5、价值的 过程,因此,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价 值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关系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 益。例如,一件产品,其原材料由供应商提供,运输到生产部门,在产品制成后,又被运送到 配送中心,最终被卖给消费者。实际生活中的供应链往往涉及多种产品、多级生产和配送, 并且不断处于变化中。(三)供应链的特征1. 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二、供应链结构模型根据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的结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如图1 -1所示:原材料的供应时生产制造g 分销零售商 用户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的用户( I供应商核心

6、企业用户产品流息流金流;二二二f图-1iF应链的网链结构模汝二二二从图匕1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玉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 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 动下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 流、物流或/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三、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两类。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 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而外部供 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

7、供应商、生产厂 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共同组成了 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 如对于制造厂商,其采购部门就可看作外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外部供应 链范围大,涉及企业众多,企业间的协调更困难。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虽然短暂,但由于它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 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明显优势,其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形成了具有明显特点的供应链模式 和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供应链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按照供应链管理对象划分这里所说的供应链管理对象是指供应链所

8、涉及的企业及其产品、企业的活动、参与的 人员和部门。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供应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企业供应链.它以某个企业为核心,以该企业的产品为主导,形成包括该企业的供 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一切向前的关系,和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向后的关系。这个 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对整个供应链的建立和组织起关键作 用。2。产品供应链。它以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为中心、由特定产品或项目需求所拉动的、 包括与此相关的所有经济活动的供应链。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管理紧密,它们相互依存。供 应链的效率取决于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化管理是提高供应链运 作

9、效率的关键。3。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针对这些职能成员 间的合作进行管理。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一般通过契约协调双方或多方间的利 益,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与交换。上述三种供应链管理对象的区分意义是彼此相关的,在一些方面是相互重叠的,这对 于考察供应链和研究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是有帮助的。(二)按照供应链网络结构划分1. V型供应链。V型供应链是供应链网状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这种供应链以大批量物 料存在方式为基础,经过企业加工转换为中间产品,提供给其他企业作为它们的原材料。生 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往往客户要多于供应商,呈发散状。例如,原料经过中间产

10、品的生产和转 换,成为工业原材料,如石油、化工、造纸和纺织等企业,这些企业产生种类繁多的产品, 满足众多下游客户的需求,从而形成7V型供应链。2. A型供应链。当核心企业为供应网络上的最终用户服务时,它的业务本质上是由订单 和客户驱动的。在制造、组装和总装时,会遇到一个与V型供应链相反的问题,即为了满足 相对少数的客户需求和客户订单,需要从大量的供应商手中采购大量的物料.这是一种典型 的会聚性的供应链网,即A型供应链。这种供应链译本要加强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密切合 作,共同控制库存量.3. T型供应链。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许多企业通常结成的是T型供应链.他们通常 根据定单确定通用件,从与自己

11、相似的供应商公司采购大量的物料,通过制造标准化来降低 订单的复杂程度,为大量终端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构件和套件。如医药保健品、电子产品和 食品、饮料等行业,以及为总装配提供零部件的公司也同样存在,如为汽车、电子器械和飞 机主机厂商提供零配件的企业等。(三)按照供应链驱动力的来源划分按照供应链驱动力的来源,供应链可以分为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1. 推动式供应链推动式供应链的运作是以产品为中心,以生产制造商为驱动原点,这种传统的推动式供 应链管理是以生产为中心,力图尽量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件产品成本来获得利润.通常,生产 企业根据自己的MRP-II/ERP计划来安排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生产出产品

12、,并将产品经 过各种渠道,如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一直推至客户端。在这种供应链上生产商对整个供 应链起主导作用。是供应链上的核心或关键成员,而其他环节如流通领域的企业则处于被动 的地位,这种供应链方式的运作和实施相对较为容易.然而,由于生产商在供应链上远离客 户,对客户的需求远不如流通领域的零售商和分销商了解得清楚,这种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 集成度较低,反应速度慢,在缺乏对客户需求了解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产品和驱动供应链运作 的方向往往是无法匹配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由于无法掌握供应链下游,特别是最末端的客户需求一旦下游有微小的需求变 化,反应到上游时这种变化将被逐级放大,这种效应被称为牛鞭效应。

13、为了对付这种牛鞭效 应,相应下游,特别是最终段客户的变化,在供应链的每个节点上,都必须采取提高安全库存 量的办法,需要储备较多的库存来应付需求变动,因此,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较高,响应客户 需求变化较慢。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几乎都属于推动式的供应链管理。如图1 -2所示.推动图12推动式供应链2. 拉动式供应链:拉动式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对市场和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对其需求 的预测来拉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因此,这种供应链的运作方式和管理被称为拉动式的供应 链管理。这种运作和管理需要整个供应链能够更快地跟踪、甚至超前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来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产品和资金流通的效率,减少流通

14、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的适应力,特别是对下游的流通和零售行业,更是要求供应链上的成员间有更强的 信息共享、协同、响应和适应能力。例如,目前发达国家采用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 策略和系统,来实现对供应链下游成员需求拉动的快速响应,使信息获取更及时,信息集成和 共享度更高,数据交换更迅速,缓冲库存量及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总量更低,获利能力更强 等等。拉动式供应链虽然整体绩效表现出色,但对供应链上企业的管理和信息化程度要求较 高,对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和协同运作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要求也较高。以计算机公司为例,其对计算机市场的预测和计算机的订单是企业一切业务活动的拉 动点,生产装配

15、、采购等的计划安排和运作都是以他们为依据和基础进行的,这种典型的面 向订单的生产运作可以明显地减少库存积压和个性化和特殊配置需求并加快资金周转.然 而,这种供应链的运作和实施相对较难.其结构原理如图13所示.图13拉动式供应链但在一个企业内部,对于有些业务流程来说,有时推动式和拉动式方式共存。如戴尔 计算机公司的PC生产线,既有推动式运作又有拉动式运作,其PC装配的起点就是推和拉的 分界线,在装配之前的所有流程都是推动式流程,而装配和其后的所有流程是拉动式流程, 完全取决于客户订单。这种推拉共存的运作对制定有关供应链设计的战略决策非常有用。例 如,供应链管理中的延迟生产策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6、,通过对产品设计流程的改进,使 推和拉的边界尽可能后延,便可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个性定制之间的矛盾在充 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同时实现大批量客户化生产。(四)其他划分供应链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基于相对稳 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而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 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在实际管理运作中,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相应地改变供应链的组 成。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一个供应 链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设备容量和生产能力(所有节点企业能力的综合,包括供应商、 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但用户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