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426521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冲棒打洪教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冲棒打洪教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冲棒打洪教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能有声有色地讲好故事。2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基本考点1.本课的重点字词;2.鲜明的人物形象。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2、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法讲读法学法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教具学具准备搜集水浒传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学情反馈一、 播放好汉歌,先声夺人造气氛。1.你最喜欢水浒传里哪位好汉?2.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较早出场的好汉林冲的故事。二、揭题审题,未成曲调先有情。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三、自读课文,书声琅琅初感知。1. 自己独立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2.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教学生字新词。(1)拨草寻蛇:可让

3、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2)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3)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四、 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学白话。1.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过改编选入教材的,仍有一些文白相杂的语言,请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2. 同桌交流。如果同桌的问题你能解答就解答,如果两人都不会,那就待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3.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五、 听写词语。依草附木拨草寻蛇满面羞惭杀鸡宰羊劈头打来流配恼恨踉跄厅堂理睬学生交流。齐读课题并质疑自由读文指名读、正音动作

4、表演补充词语动作演示默读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听写、更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教法讲读法学法自学和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学情反馈一、聚焦重点,七嘴八舌话人物。1.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的林冲。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学生可能填:谦虚、礼让、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含而不露、刚正不阿、镇定自若。学生每填一个词后,即让

5、学生讲出填这个词的原因,然后通过感情朗读相关的句子来强化印象。)2.我们研究了林冲,自然要研究另一位人物-洪教头。你认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呢?板书:()的洪教头(学生可能填:目中无人、心胸狭窄、傲慢、自不量力、自以为是、小鸡肚肠、见钱眼开、有眼不识泰山)教学“洪教头”一处,可相对略一些,以便集中时间研究林冲,一详一略,一正一反,形成鲜明的对照。二、 练习朗读,有滋有味品文章。1.全文写得最精彩的是第七自然段,这一段集中表现了林冲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好汉形象,我们一起来朗读欣赏。方法:(1)学生练读;(2)指名朗读;(3)师生评点;(4)教师示范;(5)全体朗读。2. 指名学生上台演一演这场戏。方法:一生旁白,一生演林冲,一生演洪教头,众人演观众。 三、练习复述四、延伸拓展,激发兴趣读水浒传。课文是从水浒传里节选出来的,水浒传里像这样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如“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武松醉打蒋门神”等。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水浒传,一个月后,班级举行水浒传故事演讲会,评出班上的故事大王,好不好?指名填讲原因感情朗读先填再说原因感情朗读人物对照指名朗读全体朗读情景表演分组复述板书设计: 22 林冲棒打洪教头好 汉(义) 忍 狂(艺) 精 躁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