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4263172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栽培技术一、塑料大棚覆盖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一)塑料棚的种类1塑料棚按棚的高矮分为塑料小棚、中棚、大棚(1)塑料小棚:塑料小棚按80-100厘米的间距插一拱架,棚高 50-80厘米,棚宽130 厘米左右,用竹竿纵向连接形成拱棚,在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园拱形小棚。小棚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建造容易,但因棚矮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棚内的温度,湿度不易调节, 主要适用于春季育苗和瓜、茄、豆蔬菜及早春速生叶类菜的提早栽培。(2) 塑料中棚:与小棚相似,棚高约 1.5米左右,棚宽4米左右,人能在棚内操作,分 圆拱形和半圆拱形棚。适宜于育苗及栽培,其性能优于小棚。(3) 塑料大棚:塑料大棚长

2、度随场地及使用面积而定,一般长 20-30米,棚宽6-8米, 棚架高2.2-2.8米,拱间距0.6-0.8米,拱肩高1.4-1.7米(含插入土 40厘米)。塑料大棚棚体 大,保温性能好,冬季可以在棚内增加保温或加温设施,人可以在棚内较方便的操作,温度、湿度的管理也比较方便,适用于蔬菜育苗、提早和延迟栽培。(4) 连栋大棚:连栋大棚长度随使用面积而定,一般长20-30米。每栋大棚棚宽6-8 米(视不同建造材料和地形而定),棚肩高1.5-3米,3-10栋大棚连成一个整体。每栋棚的建 造规格与塑料大棚相似,两栋棚间的拱肩相通,构成连栋的大棚。连栋大棚面积更大,在棚内生产操作更方便,温度、湿度更稳定。

3、2、塑料棚按建造材料不同分竹木结构棚,镀锌薄壁钢架棚,水泥架棚。(1)竹木结构棚:以硬头黄,兰竹等竹子木杆作为原材料搭建的大棚。这种棚造价低, 取材方便,适合于建造小棚、中棚,但是这种棚立柱多,采光受到影响,造成遮阴,影响作 物生长,拱杆易变形造成顶膜积水等,一般竹木结构棚使用期为 2-3年。(2)镀锌薄壁钢架大棚:这种大棚是工厂生产的成套产品,以镀锌薄壁钢管为原材料,拱架多由单管对接而成半圆形,拱架之间有拉杆作纵向稳定作用,使用专制的压膜槽,压膜 卡来固定薄膜,这种大棚结构合理,抗风力强,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然而第一次资金投入较高。(3)水泥架棚:这种大棚采用浇铸弯曲的水泥拱架构成,每

4、一个拱架有两块水泥预制件 在棚中间对接而成。水泥架棚造价比钢架大棚低,使用寿命长,但一般周年固定在菜地,水 泥大棚遮光比钢架大棚多,对蔬菜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在生产中还有一种用水泥架做成棚肩,用竹子架成圆拱的混合型大棚,在实际生产中比 较实用。(二)大棚的建造1、大棚建造的场地及方位(1)场地:大棚的投资较高,使用寿命长,建成后一般不进行搬迁。因此,要选好大棚 的建设地址。 地形选择:光照是塑料大棚获取热能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背风向阳、东西、南三 方没有建筑物或树林、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避免风口,防止春季大风吹垮 大棚。 土壤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

5、保水,保肥力强的 地块。 水源的选择:大棚内水份供应完成依靠人工补充,因此,选择水源方便,距水源近的 地方。 建棚朝向的选择:大棚建设的朝向应该是东西向、南北延长为好。 位置的选择:为了避免粉尘,汽车驶过的含铝废气的污染,选择远离公路 200米的位 置建大棚。(2)大棚的建造 整地:在选定的土块上平整土地,画线,按拱间距定出棚杆位置,夯实棚杆位置周围 的土壤,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棚四周夯实后修建砖或混凝土基础。理好棚周围的排水沟。 棚的跨度,高度和拱间距:大棚棚宽一般 6-8米,棚高2.2-2.4米,棚肩高1-1.2 米, 棚杆间的距离0.8-1米。 搭架 用钢管等材料制作的棚架生产厂家在制作

6、时已经进行了防护处理,购买后可直 接按要求建造。以竹材建造大、中棚,重庆地区采用硬头黄竹作材料较多,以直径 5厘米左 右、长度5米、3龄以上竹子较好。建造1公顷大棚约需18000-22500公斤竹竿。 制作时将 黄竹头端留边柱1.4米(含插人地下的30-40厘米),在1.4米和1.5米处用锯在竹的内侧锯两个小口,然后在旺火上烤,待竹表发烫呈褐色时弯折成横架拱杆。将弯折的棚杆入土深度必 须一致,并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棚杆对应交接处用铁丝固定捆紧,使棚高距地面2.3-2.5米。棚的顶部和腰部设3排纵向拉杆,纵向拉杆捆在横向棚杆的下面。棚的中部和两侧设立 支柱(如跨度不大,拱间距稍密一点,也可只设中

7、部支柱或只设两侧支柱),与每排骨架捆紧, 支撑棚架不下塌,使棚架坚固、扎实、不漏水,增强抗风能力。棚的两端各设一个棚门。竹 结构大棚竹竿的接头处、铁丝捆扎处和转弯处必须用旧薄膜或旧布条包扎紧实,以防划破棚 膜。 棚膜的制作 塑料大棚采用透光率高、膜厚度为0.08-0.12毫米的无色聚乙烯薄膜,一般每公顷用膜1800-2250公斤。也可采用无滴透明膜和 PE防老化膜、转光膜覆盖。大棚塑料薄膜的长度和宽度视建造的大棚长度和跨度而定。下料时薄膜长度为棚长+2 X(棚高+埋入土的部分约0.5米)之和,如果棚长30米、棚高2.3米、两端入土各0.5米,那 么薄膜长应为30+2 X( 2.3+0.5) =

8、35.6(米)。大棚塑料薄膜宽度应为从棚顶至大棚两端的土面 加埋入土部分(两端共约1米)之和,如果是跨度6米、高2.3米、距度(宽)6米,薄膜下 料5幅,每幅长36米,再将5幅粘接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了建造的该塑料大棚的覆盖薄膜。 然后将粘接好的塑料薄膜在大棚架上,四周盖严,拱间距之间用尼龙绳和压薄膜,防止风吹 移动。钢架大棚采用卡子固定棚膜。(三)大棚生产的管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环境与外界明显不同,但其变化又随外界的变化而改 变,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与日变化差异,大棚内的环境即有利于作物 的生长,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必须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

9、理、 灵活的调节和控制,即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病害的发生。1、大棚内温度的管理: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一般的规律是:棚外气温愈高,棚内增温值愈大;棚外气温低,棚内增值小;棚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 露地晚2小时左右。晴天日温差较大,阴雨天日温差小;气温愈高,日温差愈大;气温愈低, 日温差愈小。据测定,重庆市郊菜区塑料大棚内气温:3月份平均气温,白天为 20-28 C,夜间11-15C,日温差为9-13 C; 4月份平均气温,白天为 24-35 C,夜间13-18C,日温差 为11-17C; 5月份棚内最高气温可达40-50 C。塑料大棚早熟栽培的黄瓜、番茄、菜豆和速

10、 生叶菜等生长适温,以白天18-26 C,夜间13-18C为宜;辣椒、茄子等以白天24-30 C,夜间18-20 C为宜根据大棚温度变化规律和早熟栽培蔬菜品种适宜生长温度要求,加强棚内温度调节管理 工作。秧苗定植后缓苗之前一般不通风,以提高棚内地温和气温。早春因光照弱,棚内增温 效果较差,可采用大棚内再覆盖地膜加小拱棚措施,来提高增温保温效果,促进秧苗迅速返 青成活和生长。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棚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白天上午或中午 气温达32C以上时,敞开棚门或四周通风,棚内温度降到 26C左右时间闭通风口。 4-5月 更应注意温度管理,当气温达 35 E以上时,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

11、间,或结合施肥浇水降 低棚内温度,防止徒长和灼伤秧苗。6-8月气温高,持续时间长,一般应揭去大棚膜,或覆 盖遮阳网膜遮阴降温,以利于果菜继续开花结果,增加产量。2、大棚内湿度的管理 塑料薄膜不透气,棚内栽培由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长,若不通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甚至达100%。其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晴天、有风天相对湿度低,阴天、雨(雾)天相对湿度增高。棚内的绝对湿度(水汽量)随棚温升高而迅速上升, 甚至成倍增加。一般春季8-9点钟之后,由于土壤水分大量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增大,棚内水汽量迅速增加,至中午时水汽量为

12、早晨的 2-3倍;下午5-6点钟时,由于通风和气温 下降,棚内水汽量减少;夜间随着温度下降,棚内水汽量减少,但棚膜上凝结大量水珠(水 滴)。一般大棚早熟栽培蔬菜,适宜的相对湿度白天为50%-60%,夜间80%-90%。如果棚内相对湿度过高,植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会受到抑制,土壤湿度和棚内的空气湿度增高,棚 膜上凝结大量水珠,既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又使病菌繁殖,病害 流行,危害严重。因此,调节棚内温、湿度,特别是夜间温、湿度,是防治病害、促进作物 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应给予重视和加强。大棚蔬菜秧苗定植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施肥水,进行蹲苗。棚内管理要提高温度,降低 湿度,促进根系

13、生长;阴天、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排湿,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坚持经常刮去棚 膜内侧的水珠或在棚内放置一些生石灰等吸潮物质,这样,既减少病害,又有利于果菜生长 发育、开花结果。速生叶菜棚内湿度可稍高一些。3、 大棚内光照的管理 塑料薄膜透光性良好,一般透光率达 70%-80%,紫外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高于玻璃。但棚内的光照强度比棚外弱,据测定,春季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露地 的50%-80%,冬季最弱,棚内约为2000勒。冬季中午短时间可达 3万勒,阴雨天仅1000 勒。因此,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上,如何争取更多的光照尤为重要,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 基础条件,光照充足,早熟丰产就有保证。大棚内栽培应作畦,东西向

14、栽培。春季随气温回升,植株开展度逐渐增大,应适当稀植,叶片尽量减少重叠,扩大受光面积。早春光照不足,要提高棚温增强光合作用。在不影响作 物生长发育温度的条件下,适当早揭膜,迟盖膜,充分利用中午前后多接受光照,延长受光 时间,增加光照强度;注意保持棚膜清洁,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度。若光照严重不足, 也可采用人工补光等措施,争取早春及春季增大受光面积,延长受光时间,增加光合强度, 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早开花,早结果,早上市。6-8月光照逐渐增强,对果菜类应揭膜、遮光,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提高单产。4、 大棚内栽培的肥水管理:塑料棚早熟栽培,因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对营养物 质的需要量、需施用的肥

15、料种类和浓度也不相同。果菜类定植后要控制肥水施用,蹲苗,促 进迅速返青成活;开花前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徒长,勤施清淡人畜粪水;坐果后重施追肥, 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和果实迅速膨大成熟,早上市,防止早衰,提高单产。速生叶菜,返青 成活后,应勤施肥水,促进叶菜生长发育,早上市。肥水施用时,与保温、通风和排湿相结 合,视棚内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灵活掌握施用。5、 大棚内栽培的病虫害管理:塑料大棚栽培,因棚内的温度较高,湿度大;很容易导 致病害的发生,常见的有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等等,在生产管理上必须要进行苗 床土的消毒,调节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低温高湿的条件出现,防止播

16、种过密,幼苗徒 长。出现病害,尽快药剂防治。三、几种蔬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一)黄瓜1 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 C (度),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 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E-30 C,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OC -30 C。气温低于12C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C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 8C做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气温高于 35C,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 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约为 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 高、夜间低、白天高。黄瓜根系的适温范围基本上与地上部分植株相同,但最适宜的温度为20C-25 C,比地上部分的最适温度低,地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