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425734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棠湖中学高高二下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阐明:试卷分,卷,共100分,考试时间0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0题,每题分,共0分)、梭伦改革后A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B.平民比贵族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C.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权利减小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从主线上得以解决2、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为民主制打下坚实的阶级基本的是A.颁布“解负令” B.废除债务奴隶制C.鼓励发展工商业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级别3、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四百人会议 .首席执政官 C.公民大会.陪审法庭4、财产级别制度之因此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核心是A.使工

2、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B.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C.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血缘资格拟定公民权利 D.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严禁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重要因素是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规定、商鞅变法的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连坐法的履行 轻罪重罚 户

3、赋、劳役沉重 重农抑商A、 B、 C、 D、9.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均田制的性质是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0.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重要表目前A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 D.饮食穿着.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其最重要的体现是 变化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增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12.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本源是 A.辽夏常常攻宋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 D.财政入不敷出13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本设施建设的是 A.

4、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1、庆历新政的核心措施是 增强财政收入 减轻民众承当,缓和阶级矛盾 C整顿吏治 D注重农业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重要因素是 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B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C保守派上台执政,坚决反对新法 D政令不畅,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16.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似点是从因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 都主张圣经是信奉的根据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 B C D.17.“无论什么人,不管她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均有权来管她。”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

5、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18.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表述错误的是A.人民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B.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她们运用多种手段聚敛财富.4、15世纪的天主教会得到西欧各国王权的积极拥护.封建王权服从于教权奥斯曼帝国在埃及履行的包税制A有力地增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 B 极大地减轻了埃及农民的承当C.给埃及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劫难 D. 使埃及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0阿里改革的性质是 . 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改革B一次成功的富国强兵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一次统治阶

6、级内部的争权斗争D一次失败的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1.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设立了高档国务会议和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白 A.阿里真正结识到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优越性 B.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的结识是肤浅的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其目的在于履行民主制度2.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重要进步作用是 导致了资本的集中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强化了中央集权 D.扩大了国际市场2.亚历山大二世说:“继续迟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导致有害的、劫难性的后果。”这表白亚历山大二世要A强化俄国的农奴制 发动殖民扩张战争改革农奴制D.弹压革命行

7、动2列宁说俄国81年农奴制的改革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的掠夺”这重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农民成为商品25 日本的福津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引下,日本明治政府履行了A“殖产兴业”政策.废除了旧体制.“文明开化”政策D进行军事改革26.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重规定的是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D.履行“文明开化”政策27.“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与否鼓励人民之工

8、业。”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履行“文明开化”政策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28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两者行斯强也.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主线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2.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C.取消重叠机构,裁汰冗员D裁撤绿营,编练新式陆军30.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挽救民族危亡 B.推

9、动政治改革.发展社会经济D.增进思想启蒙第卷 材料解析题(小题,共4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31、(2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她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有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年后,她的年收入达到了2麦斗,跻身于第三级别。 材料二 有关商鞅变法的两幅图片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四 “自古趋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咏商鞅诗(1)梭伦立法后,跻身于第三级别的克里埃尼图斯享有何政治权利?(2分)

10、如果生活在秦国,根据商鞅变法,她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限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用的方略各有何特点?(2分)(2)商鞅为什么要“城门立木”?为什么要“舌战群雄”?舌战会争论什么?(6分)(3)为什么会浮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局面?这对后来的变法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4分)(4)根据材料四回答,王安石自己也是改革家,她从商鞅变法中得到了如何的启发?王安石的诗重要体现如何的思想感情?(2分)3、(20分)(原创题)(温馨提示:此题为分层题目,请根据考前规定问作答)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

11、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三 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下诏(命)二品以上大臣,咸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四 1868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了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老旧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

12、世界,大力振兴皇基。(1)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倡导者,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 【C】:除康有为外,维新变法尚有那些重要人物?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康有为为推动变法采用了那些措施?变法思想的特点?【A】:分析阐明康有为为什么要“托古改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C】:材料一中康有为提出了那些政治主张?【B】:材料二的观点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变化?【A】: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变化?变法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分)【】:根据材料三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因素?【B】:材料三中慈禧太后命“二品以上大臣,咸具折诣后前谢恩”的目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棠湖中学高高二下半期考试(历史)试卷答题卡/、 班级: 姓名: 考号: / 第卷答题卡12345689011123115161712021222324256228230第卷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4分) 3题:(1) _(2)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