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4239598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实验题带答案绝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全部是CO; 猜想: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猜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A B C D 图1 图2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

2、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

3、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3、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应用研究】(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

4、【制备研究】(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3N2O = 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3)装置A的作用是_。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弹簧夹,_;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

5、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_。(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_。(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1.25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填字母序号)。A. 100 mL B. 1 L C. 2 L(8)计算NaN

6、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4、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_。【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实验与结论】(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小强的实验

7、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_。(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填序号)。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钾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

8、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结论: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4)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因此,如

9、果 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6、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右图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了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需另一满足的条件是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

10、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2)摊贩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风;(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2)“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7

11、、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如下实验:.制取氧化铜称取2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不规则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传问变为黑色;将步骤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填实验步骤序号)。(2)步骤、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 。.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3)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4)为探究CuO在实验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以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a. ;b检验CuO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Abc查阅资料后了解,MnO2对KclO3的催化过程由以下三个反应组成,请将第二个反应补充完整。8、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