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23518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7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 xx县xx乡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1.2项目执行单位:xx县扶贫开发办公室1.3项目法人:李旦正1.4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项目在xx县xx乡xx村贫困村实施,涉及43户220人。1.5项目效益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户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780元提高到1349元,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对周边贫困村的养殖业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1.6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扶持奶牛养殖贫困户43户,购进中国荷斯坦牛43头;户均种植饲料4.96亩;修建保温牛舍43座,购置移动式挤奶机2台;科技培训农户43人(次)。1.7项目实施期限

2、:建设期1年,2003年9月2004年9月。1.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购买中国荷斯坦牛投资44.34万元(含运杂费),占88.68%;牛舍补助投资2.15万元,占4.3%;设备投资0.79万元,占1.58%;科技培训投资0.22万元,占0.44%;项目前期费及管理费2.5万元,占5%。项目投资全部申请国家财政科技扶贫专项资金解决。1.9综合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牛奶20.72万公斤,牛犊34头(其中母牛犊17头),生产有机肥86万公斤。年总收入32.36万元,纯收入13.58万元。项目户年人均增收569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49元。财务评价:内部收益率368%,财务净现值

3、154.020,投资利润率27.2%,投资回收年限3.255年,效益费用比1.89:11,投资利税率28.6%。通过项目的实施,对全省贫困山区的农民稳定解决温饱具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1.10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项目建设期间实行法人负责制,由xx县扶贫办实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采取“协会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发展,达到整村推进滚动发展的扶贫目的。县扶贫办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并完成好项目的建设任务,负责项目管理和项目检查,保证项目正常运作。协会是由养牛户自愿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作用,其主要职责

4、是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做好养殖户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技术服务工作,负责产品销售。养殖农户负责奶牛的饲养管理,完成上缴母犊牛任务。通过滚动发展运作,将协会、农户二者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机制。第二章 项目背景2.1国家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规划2.1.1国家产业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饲料安全体系建设,把畜牧水产业发展成为大产业,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要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调整结

5、构。当前着重抓好的一个环节就是发展畜牧业,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开发优质饲料,采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养殖业比重。青海省xx县“十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都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保护环境的原则,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1.2行业发展规划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今后十年,将是我国居民食物结构迅速变化和营养水平不

6、断提高的重要时期。改善食物结构,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主要是要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其中要求城市居民奶类摄入量达到32公斤,农村居民奶类摄入量达到7公斤,2010年全国主要食物生产总量的安全保障目标奶类应达到2600万吨。青海省奶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乳牛良种繁育体系;突出抓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扶持饲草饲料加工业;扶持和发展公司加农户的乳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乳业产业化的进程,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道路,带动全省乳品产业快速发展。青海省扶贫开发

7、规划(2003-2010年)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全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开发式的扶贫方针,紧紧围绕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攻对象,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青海省“菜篮子”工程规划(2003-2010年)中提出,要充分利用青海资源优势和环境污染程度低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高原无公害肉、奶、食用菌等绿色食品,努力实现由注重数量、保证供给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食品的需求。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省、县有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8、2.2项目由来及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由来xx县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县之一,全县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种植业结构单一,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种植效益低,贫困面大、程度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有关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及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 2003年初,省扶贫办经过调研和实地考察,同意xx县申报的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立项。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

9、这一伟大任务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青海省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而xx县是青海省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目前,由于全国粮油市场价格低迷,使农业增产不增收。而牛奶等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该地区实施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发展农区畜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贫困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同时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对加快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对青海省农牧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2001年,在全省

10、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青海省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并把乳品产业确定为“十五”期间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产业。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xx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3、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要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同时纲要也提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要根据每个村、每一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该项目

11、对贫困村的贫困户分期分批进行扶持,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实现整村稳定脱贫的目标。因此,通过项目建设探索新的开发扶贫模式,也是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2.3项目编制依据1、青海省扶贫开发办公室xx县xx村奶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青贫办200327号;2、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年);3、青海省“菜篮子”工程规划(20032010年);4、青海省奶业“十五”发展规划;5、xx县扶贫开发规划(20032010年);6、xx县xx村扶贫开发规划;7、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管理与生产标准(实施手册)。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

12、置xx村位于xx县西部,隶属xx县xx乡,北距乡政府7公里,西接湟中县丹麻乡沙尔湾村。3.1.2自然条件xx村地处xx乡南部,平均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1,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日照时数2460小时,无霜期180200天,作物生长天数160天,作物生长期积温1700,霜冻、低温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3.1.3社会经济条件项目村现有农户56户286人,其中女性135人,劳动力183人,居住着汉、藏两种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56%。xx村属于低收入贫困村,全村有贫困人口54户279人,其中绝对贫困户13户56人,低收入贫困户41户223人。全村耕地面积1089亩,人均耕地面积3.8亩

13、,草场面积2500亩。牲畜头数321头(只),其中大牲畜88头,小牲畜233头。2002年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1087亩,其中粮食作物544亩,经济作物500亩,其它作物43亩,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50%、46%和4%。农民人均纯收入780元。3.1.4区位及基础设施现状项目村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西邻湟中县,交通条件便利。项目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2.1农业结构的调整,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机遇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很不平衡,肉、蛋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人均牛奶消费量仅为8公斤,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奶业行动计划

14、的实施,奶业前景良好,同时,xx县农业 “十五”发展计划中已确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支持和发展奶牛养殖,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2.2项目村有养殖奶牛的基础项目村地处浅山,有一定的草地资源;同时人均耕地3.8亩,种植业结构调整余地大,加之部分农户有一定的奶牛养殖经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3.3项目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3.3.1资金短缺。项目村农业生产长期靠天吃饭,近年来又以生态建设为主要任务,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少,积累少,生活相对困难,需要资金支持。项目通过申请国家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贫困户购买奶牛、建设牛舍,发展奶牛

15、规模养殖。3.3.2缺乏无公害奶牛养殖技术。项目区以种植业生产为主,饲养奶牛的技术和经验不足,尤其对无公害奶牛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治了解甚少。项目应加强科技培训,协会与当地畜牧兽医机构签订协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畜种、饲草种植与加工、疫病防治、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为每户养殖户培养一名养牛明白人。按农业部无公害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和饲养管理准则,饲养好无公害奶牛。3.3.3生产方式落后。项目区现有农户奶牛养殖生产主要传统方式为主,如挤奶主要是采用手工挤奶,效率低,卫生条件差,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因此,通过购置移动式挤奶机,集中挤奶和标准牛舍的建立以及科学的的喂养方式,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鲜牛乳的产量和质量。第四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4.1产品市场预测牛奶素有人类保姆之美称,在欧美国家,牛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日本在战后积极推广学生营养餐,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响亮口号;印度在1971年就发起名为白色革命的奶类发展运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2年亚洲国家人均消费牛奶43公斤,而印度由倡导白色革命前的38公斤提高到70公斤,欧州国家人均消费牛奶已高达230公斤,而我国人均年消费牛奶仅8公斤。近年来,我国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牛奶消费已俏然兴起。国家奶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已经确定,到“十五”计划末,全国奶类人均占有量将达到10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