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标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423095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课评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听课评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听课评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听课评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听课评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课评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课评课标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这些要素在需要观察我们的教师时,都可以从中选其中一个活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学生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又包括哪些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这些要素在我们观察学生时,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 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评课 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开展为本。根

2、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必须转变学生完全承受式的学习。所以,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在全面评价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抓住其中主要的问题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听评课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状态。(一)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

3、厚,学生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则,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哿的气氛,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到达教学共振。 (二)看学生的活动广度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开展,不仅仅是他们的渎、写、算能力,还有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开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如学生举手答题率到达80以上;学生围绕问题举手答题率占总共答题60以上;学生小组活动率达90以上等。 (三)看学生的活动时问学生的活动时问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终究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

4、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承受学习容,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以主体开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的实施。(四)看学生的参与方式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开展。 (五)看学生的参与品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价值观的显现。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重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

5、;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六)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一项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传统的课堂是承受式、再现式的认知活动,是低水平的认知活动;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发现式、探索式的。(七)看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到达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开展趋向,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开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新课程评课是依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状态和价值所进展的判断。理念是判断标准

6、的核,标准则是理念的外显,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因此,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者首先要有对评价理念的体悟和认同,否则,即使是同样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理念也会产生迥异的评价结果。怎样去听课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展。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容,把这局部知识熟悉一下,并设想自己教,该会怎样做,以便听课时有个比照。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做到“三准一活:对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容认识准,对教材重点、难点把握准,对课后训练目的要求掌握准;一活是灵活地看

7、教师组织和选择教法。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根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等,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听什么听课听课,关键在听上,听什么?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

8、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答题。看什么听课要看,看什么?一看教师的精神十分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是静坐呆听,还是情绪饱满,积极参与;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泼;看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学生活动的时间;看学生的练习情况;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想什么听课者在课堂上不仅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

9、外表现象的观察上,更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例如怎样才算启发思维,不能简单地看课堂上是否问问答答,也不能简单地看举手的人数多少,主要看学生动脑筋的程度。这里不妨分析一下:如果问题刚提出,全班都举手,这能算启发思维很成功吗?这很可能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了。相反,一个问题提出,开场无人举手,但看得出来,学生在思考,及秒钟以后,有的孩子脸上露出了有所领悟的表情,举起手来,渐渐地举的手多了起来,这才是一种最正确的教学效果。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拟熟练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来

10、学习。教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看实际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教学生学的。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应进展反复的琢磨。听课的教师要善于进展比拟、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历,改良自己的教学。二、评课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还是专家引领的重要阵地。评课既要反对只讲好话,相互奉承,也要反对只说缺点,相互诋毁。评课要实事,客观公正,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指出缺乏,更重要的要提出建立性的建议,与授课人共同进步。评课前

11、要充分准备,理清思路,抓住要点。切忌面面俱到、轻重不分、条理不清。重点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良意见。一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设定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还应在感情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设计明确的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表达学科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表达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2、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表达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严密地围

12、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效劳。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评价这节课效果的重要指标。二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即我们通常说的教材处理。但教学资源整合较之教材处理具有更丰富的容。对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评课时要从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取舍、整合等方面进展分析,特别是教学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教学资源的合理取舍、学生现有经历的有效利用、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评价一节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三教学程序展开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点,既要看教学过程的预设,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应变、生成与开展。1、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

13、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二看是否符合教学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五看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有效地进展调整和发挥。2、教学构造课堂构造主要指教学环节或步骤。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是评价教学构造的主要容。教学指导思想,是否表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

14、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问题为核心。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以讲授新课为例,通常应有复习稳固、新课导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教学小节、课堂训练练习等环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应十分注重给学生的参与、思考、讨论、练习安排较多的时间。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整节课教师的讲授控制在1015分钟,学生的自学、自悟、讨论时间安排15-20分钟,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安排5-10分钟。也有学校规定,课堂练习必须完成课本上的所有习题,并完成配套教辅上的局部练习。同时,还要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难点,是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是否有效的前后转换与连接,是否根据课堂突发情况合理调整

15、教学时间与环节等。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条件和手段校际差异大。因此,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优选活用。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即使同一节课,也要根结不同的教学环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阶段总会有许多瑕疵和缺乏,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评课人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而不要囿于惯性思维横加指责。4、教学手段与工具的运用。既要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同时也要肯定不具备条件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要客服片面强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倾向,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为装潢门面而滥用。教学条件和工具的运用,关键要看是否适时、适当、有效。五教师根本功“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课堂教学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根本功。教师评课,要透过教学过程,看到授课人在的教学根本功。1、板书:一是看板书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画龙点睛;二是看板书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