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同盟该不该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22234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格同盟该不该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价格同盟该不该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价格同盟该不该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价格同盟该不该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价格同盟该不该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格同盟该不该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价格同盟该不该管我认为价格同盟该管。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形成价格同盟。首先是汽车,后来是民航、彩电,此时此刻旅游业也起先,因此我们对价格同盟并不生疏。所谓的价格同盟是指某一行业的多数或主要产品制作商或效劳商,为了限制或影响某种商品或效劳价格,通过协议或口头方式达成的联盟。建立价格同盟的根本目的是为谋求企业更大的利益。然而价格同盟有许多弊端,所以我认为价格同盟是应当管的。第一,价格同盟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价格法、反不公允竞争法要求市场竞争需公允竞争,而价格同盟那么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行为,与我国法律相悖。其次,价格同盟损害了消费者的

2、剩余,和社会的福利。价格同盟使价格居于同一水平,而这一水平均是满足生产商的比拟高的利益,相对于消费者来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这种价格不是市场竞争所达成的,不利于增加社会整体经济福利。如,民航的价格联盟要求消费者高价购置航空效劳,从而导致飞机票剩余,使消费者剩余转移,这无疑是一种剥夺消费者剩余的行为。第三,价格同盟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不利于产业的整体开展。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进展公允竞争,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利润,就会不断地进展改革创新,提高自身的实力,以及产品的质量,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规那么中生存。为企业提高生产率及带动整个行业供应动力。但是价格同盟是以垄断的方式来迫使消费者用高

3、价去购置低质量的产品,去供应低效率的企业。因而参加价格同盟的厂商不须要技术创新,也可获得垄断利润,从而失去了创新改革进步的动力。这些也会同样影响到产业的整体开展。或许在价格同盟成立最初的一段时间,该产业可以通过提高并统一价格的获得较大的利润。但是,这无疑是鼠目寸光的人的做法。从长期来看,价格相同会爱惜低质量产品而打击先进企业。在同样的定价下,低质量的产品本钱势必低于高质量的产品,使先进企业处于不利地位。最终将损害该行业的整体利益。第四,价格同盟损害了非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价格同盟制定了固定的价格对联盟成员可能有利,但是其他非联盟成员很难通过公允竞争、自主定位产品价格来获得自身的权益和利益。上文

4、提到,价格同盟会损害消费者剩余,这同样会使非同盟成员的客源削减。如:民航联营高价导致全国旅行社丢掉许多客源,因此每年而削减10亿元的收入。第五,价格同盟破坏了价格机制,危害了竞争机制,进而制约市场的开展。市场经济具有三大规律,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格信号借助三大规律调整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价格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能是资源自动流向社会经济须要的地方,对社会经济资源具有高效率的支配功能。价格同盟阻挡了竞争,割断了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制约,使资源无法有效的流淌,从而降低了资源支配的效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正常的竞争可以增加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还可使本钱降低、提高生产效率。假如没有

5、竞争,每种行业都出现价格同盟,市场经济将会变为一潭死水,缺乏活力,以致制约市场的开展,甚至导致市场的退步。总而言之,价格同盟是以认为的方式确定商品或效劳的价格,从产业角度看,不能起到鼓舞公允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开展的作用;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价格同盟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使消费者不能在同等商品或效劳面前选择更实惠的价格,也无法在同等条件下享受更好的商品和效劳,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反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根底性作用,促进市场主体公正、公开、公允竞争。而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机制核心。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活力,竞争就是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劣者落伍。直至淘汰。这是市场经济区分于准备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价格垄断那么阻碍竞争,并凭借其垄断地位、优势,谋取高额利润,侵害消费者利益。这是一种不正值竞争行为。国家应爱惜公允竞争,制止垄断,为企业开展公允竞争缔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这是国家的职能所在。我们成认,由于我国正处于由准备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不充分,法制不健全,市场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表现出诸如暴利、欺诈、假冒伪劣、垄断等一些非正常竞争现象。对此,我们都应反对之。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价格体制的客观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