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1总 论 11.1概述 11.2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 31.3研究结论 72市场预测 112.1产品用途 112.2国内外复合肥生产、供求和消费情况 112.3 复合肥市场前景分析 182.4 产品价格分析 193项目技术基础 233.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233.2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 233.3技术特点及优势 233.4该技术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54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274.1产品方案的选择 274.2生产规模和产品产量 274.3产品质量指标 285工艺技术方案 295.1 工艺技术方案确定的原则 295.2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 295.3工艺技术方案的确定 315.4工艺流程简述 325.5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326原料、辅助材料的供应 346.1原料、辅助材料的供应 346.2 原辅材料价格 346.3燃料的供应 357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367.1建厂条件 367.2 厂址方案 378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388.1总图运输 388.2给排水 408.3供电及电讯 428.4供热与采暖通风 448.5脱盐水 458.6采暖通风及空调 458.7化验室 468.8维修 468.9生活福利设施 478.10土建 479节 能 529.1设计依据 529.2设计原则 529.3项目的能耗指标 539.4节能措施 5310环境保护 5410.1依据及标准 5410.2工程概述 5410.3建设项目概况 5610.4污染源及污染物 561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5710.6三废治理方案 5810.7治理效果 5910.8环保投资 5911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6011.1编制依据、规范及标准 6011.2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6011.3对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6211.4安全机构的设置及定员 6311.5劳动安全与卫生投资估算 6312消 防 6412.1编制依据、规范及标准 6412.2工程概述 6412.3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6412.4装置的火灾危险性和建筑物耐火等级 6412.5消防设施和措施 6512.6消防投资 6513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6613.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6613.2全厂车间的设计 6613.3劳动定员 6613.4人员来源及培训 6714项目实施规划 6814.1 建设周期规划 6814.2实施进度规划 681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915.1总投资估算 6916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价 7316.1产品成本和费用计算 7316.2财务评价 7516.3社会效益的评价 77附表1.财务评价表2.主要设备一览表附件附图厂址区域位置图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1总 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建设地址项目名称: XXXXXXXXX50万吨/年盐碱地专用肥扩建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企业性质:股份制法人代表:XXXXXX建设地址:XXXXXXXX1.1.2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3.1 编制依据(1) XXXXXXXXX关于“年产50万吨盐碱地专用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 XXXXXXXXX提供的基础资料3) 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4) 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5) 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文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6) 原化学工业部规划院项目工程处编制的《化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程序》1.1.3.2 编制原则(1)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为指导,结合当地及企业发展规划确定项目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2)贯彻“五化“(一体化、露天化、轻型化、社会化、国产化)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3)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消防、节能等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4)以先进技术为先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采用国内同行业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节能降耗措施,减少产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5)根据工厂现有可利用的条件,进行合理的总平面布置和各项装置配置6)实事求是地论述项目在技术和设备上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
1.1.3.3工作范围本报告围绕XXXXXXXXX年产50万吨盐碱地专用肥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为:(1)市场需求及分析2)项目的规模和产品方案3)厂址条件和工程设计内容4)项目所需的材料供应,公用工程配套条件的落实,以及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等方面的内容5)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评价1.2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1.2.1 企业概况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有固定资产3800万元,公司各建筑面积5千多平方米,占地面积123395平方米,现有职工156人,其中管理人员16人,技术人员8人目前公司产品有改造盐碱地专用肥、通用型复合肥、土壤改良剂、高效微肥、添加剂等品种,公司还承担商务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万村千乡网络工程”任务,在XXXXXXXXX市朔城区建立了“万村千乡网络工程配货中心”,由日用消费和农资产品二部分组成1.2.2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1)地少人多的国情,决定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在递增,而耕地面积平均每年正以1000万亩左右的速度在减少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1949年的3.92亩减少到2004年的1.41亩。
以我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30039.2千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2%,与美国的19.5%与印度的55.6%相比明显偏低并且,约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0.8亩的警戒线,有4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0.5亩的危险线人口的递增和耕地面积的递减,使人均耕地面积更加捉襟见肘,使我国的粮食与农产品生产安全受到威胁我国人多地少,加之城市化与工业化,耕地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因此,要保证我国粮食的稳产与增产,就不能寄希望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而应着重于推动单产的稳定和增长,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对于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的贡献率中国能以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浓度、高质量的化肥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复合肥以其氮、磷、钾多种元素搭配合理,具有平衡农作物养分、提高肥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加农作物产量、省时省力等诸多优点而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据统计,世界化肥产量中复混肥料的产量约占35%,氮肥中的15%,磷、钾肥中的50%~60%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而一些发达国家其50%的氮肥、80%-90%的磷、钾肥均被加工成复混肥料后使用,复混肥料的比例高达70%-80%。
化肥生产从单一肥料过渡到以复合肥料为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化肥工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2004年, 我国化肥产量达到4519.79万吨(折纯),占世界总产量的25%;化肥总消费量接近5000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一,均居世界第一位虽然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化肥产品结构和合理使用技术上也处于领先的位置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却只有25%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70%相差甚远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国内农民对复混肥料认识程度的加深,今后10年,我国将把调整化肥结构、加快复混肥料的发展,提高其在化肥中的比例,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先争取达到30%,到2010年左右,争取达到50%以上2002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国家统计局数据)为4339.5万吨(折纯),2010年预计为5000万吨以上如果复混肥料按占化肥总量的30-50%计,则应为1500~2500万吨(折纯);这一数据与目前全国复混肥525-700万吨的折纯量为产量(以平均有效养分35%计)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因此,从长远看,提高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仍是我国肥料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2)是加快我省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本工程对加快山西产业结构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是改变我省盐碱地的需要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度追求高产效益,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用作耕种的牲畜大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大,相当一部分外出打工,农田只能大量使用无机肥以求的高产,产量虽然增加,但品质下降,土质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导致土壤向盐、碱、酸、瘦方向发展,病、虫害增多,产品质量开始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每年快速递增,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党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退耕还林,雁门关外大面积退耕还林是国家政策实施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8-10年对农民补贴,达到以牧草养畜,以畜富民随着林木的后续发展,使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民真正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据调查,好几年过去了,目前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大部分退耕还林的土地,不是沙漠化就是盐碱化,草稀数不长,不投入,管理差,是该区域的共性治理风沙源、改造盐碱地,改变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民不能一直靠政府补贴过日子,改造盐碱地专用肥会起到相当的作用生产改造盐碱地专用肥潜力大,是复合肥行业的一大主流,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4)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本项目以尿素(硝铵)、磷铵、钾盐为原料生产盐碱地专用肥(NPK复合肥)产品,项目的实施符合“推进化肥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浓度基础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支持化肥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国家化肥产业政策,能够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有利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2.3研究范围本报告将论述如下问题:(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2) 产品复合肥的国内外市场情况及价格分析3) 评述高浓度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推荐本装置采用的方法4) 提供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及所需的主要工艺设备;提供原材料、动力消耗及供应要求5) 确定装置总平面布置6) 规划项目建设进度,确定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7) 提出本项目的环保治理措施及劳动安全防护措施8) 进行投资估算及生产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评价9) 对建设项目作总体评价,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1.3研究结论1.3.1 研究的简要结论(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化肥产业政策及新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规划2)本项目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竞争力强由于产品是改造盐碱地专用肥,销售目的地明确,市场需求量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 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成熟本项目采用电脑自动配料技术生产盐碱地专用肥,工艺技术先进、成熟4)环保、安全卫生及消防措施落实本项目产品生产为清洁生产工艺,无三废排放,装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银小,符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