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 第一到三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21369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医 第一到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藏医 第一到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藏医 第一到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藏医 第一到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藏医 第一到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医 第一到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医 第一到三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言:1:藏药方剂学:研究藏药方剂配伍规律、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体现药物的性、味、效等来源和功效、特点分为几个种类以及单味或多味药相互配伍形成不同种类配方的一门学科。:金城公主 月王药珍(索玛拉扎);玉妥云登贡布四部医典 北派:强巴南杰扎桑 常见病如风湿证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应用温热药物、艾灸及放血 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南方草药;其后的医家洛追给布著祖先口述第一章:藏药组方1:药物配伍:藏药的功效、药味、药性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组方原则将药物组合、配伍的方法。2:药物功效分类医热性病药物:冰片、白檀香、牛黄、藏红花、红花、天竺黄、毛瓣绿绒蒿等属于治疗热症疾病的首先药.医赤巴病的

2、药物:花猫(蒂达)、榜嘎、波棱瓜子、止泻木子、锡金报春花、金腰子、秦艽、小糪等医血病药物:锦鸡儿、兔耳草、紫檀香、西藏猫乳、余甘子、矮紫堇、翼首草、茜草、紫草茸医瘟疫的药:波棱瓜子、牛黄、榜嘎、岩白菜、苍耳子、獐牙菜、角茴香解毒药:陆商(白、黄)、麝香、榜嘎、红乌头、黄乌头、钩藤(白、褐)、藏川芎、翼首草、乌奴龙胆、龙胆花、小糪皮医治肺病的药:沙棘果、红景天、天竺黄、甘草、葡萄、广木香医治热性龙病的药物:宽筋藤、沉香、紫色悬钩子、茴香、广木香、安息香、大蒜等医治热性培根病的药:木瓜、藏木香、芫荽、沙棘果、绿绒蒿、石榴、干姜、余甘子医治培根和龙合症的药物:山柰、干姜、阿魏、紫磠砂、葱、蒜医治寒性

3、培根病的药:石榴、黑胡椒、荜茇、干姜、小米辣、草果、小豆蔻、肉桂、大托叶云实、酸果藤、烈香杜鹃、茴香、铁线莲、银莲花、毛茛、紫磠砂、光明盐医治龙病的药:肉豆蔻、红糖、骨头汤医治黄水病的药:乳香、决明子、黄葵子、麝香、西藏猫乳(膏)、小糪医治虫病的药:麝香、阿魏、大蒜、紫珋、天仙子、酸果藤、天南星、花椒医治腹泻的药:葫芦、五味子、郁李仁、小车前、大车前、紫草茸、茜草、医治泌尿道的药:磠砂、光明盐、螃蟹、小豆蔻催吐药:没食子、刺参、藏菖蒲、丝瓜子、草莓苗、金腰子、白芥子下泻药:诃子(干瘦)、巴豆、腊肠果、芦荟、泽泻、大黄、白芷、佛手、亚大黄3、药物的配伍组合:将各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根据藏医要学理论

4、的六味、三化味进行科学的配伍组合,藏医学可以将六味相互组合成五十七味,加上六个单味,把药味组合成六十三味进行配伍和治疗疾病。单味6 双味1 三味四味5 五味6 六味1、三因增损病74种 单病增损1 二合增损18 三综合增损26 三综合即增即损25、龙增病:咸味由火、水生成,具腻、重、热性质,所以说能治疗“龙”增的疾病 龙甚增病:酸味由土、火生成,具腻、重、热、稳性质 龙特增病:甘味由土、水生成,具腻、重、柔、稳、性质 赤巴增病:涩味由土、风生成,具寒、钝、干性质 赤巴甚增病:甘味由土、水生成,具稀、凉、钝的性质 赤巴特增病:苦味由水、风生成,具稀、凉、钝、软性质 培根增病:咸味由火、水生成,具

5、锐、温、粗糙性质 培根甚增病:酸味由土、火生成,具热、锐、粗糙、干性质 培根特增病:辛味由火、风生成,具轻、粗糙、热、锐、燥、飘动性质 龙耗损病:咸味具轻、粗糙、燥、飘动性质 龙甚损病:涩味具寒、钝、粗糙性质,所以能扶正“龙”甚损的疾病 龙特损病:苦味具轻、粗糙、凉、飘动性质 赤巴损病:辛味具热、锐、轻、粗糙性质 赤巴甚损病:咸味具锐、温、腻、粗糙性质赤巴特损病:酸味具热、锐、腻、粗糙性质 培根损病:苦味具凉、钝性质 培根甚损病:涩味具寒、钝、稳性质 培根特损病:甘味具腻、重、柔、稳、凉、钝性质:药性组方:根据药物的八性进行组方,分为调理和峻泻两种配方第二章:汤剂1:汤剂:用水把药物的有效成分

6、煎出的水剂。具有性温和而药效快的特点。汤剂按制治分:(1)凉汤:将配伍好的药物,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所得药水 (2)煎汤:将配伍好的药物,参水加热煎煮,剩下的1/3水进行服用的药水。2:清热汤剂(1) 五味铁屑汤:铁屑、小檗、诃子、毛诃子、余甘子 几种药合研成粗粉,煮沸,待凉后再喝,能治眼疾。(2) 三味小檗汤:小檗、青蒿、熊胆 合研成粗粉,煮沸服用,可防止鼻鈕和止鼻血。(3) 三味檀香汤:白檀香、小豆蔻、广酸枣 合研成粗粉,煮沸,可治疗心脏热。(4) 四味蒂达汤:蒂达、兔耳茸、余甘子、鸭嘴花 共研成细粉末,煮沸,治血压异常净化血液.、驱寒汤剂(1)五味石榴汤:石榴、筚茇、高良姜、桂皮、豆蔻 煮

7、沸,沸后加蜂蜜,治寒性下泻、上吐、腹胀、消化不良等寒性等疾病.(2)三味小豆蔻汤:小豆蔻、茴香、筚茇共研成细粉末,煮沸,治失眠和寒性疾病。(3)三味姜黄汤:姜黄、小檗皮、余甘子 共研成细粉末,煮沸,治疗寒性引起的尿频、尿急。第三章:散剂1:散剂:一种或多种药物磨碎成粉末杨的剂型.散剂具药材功效不变,易消化和吸收的特点,分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1) 按应用方法分:内服散剂;外服散剂:外敷、鼻吸、烟熏、煮洗散(2) 按药方作用分:清热、驱寒、零散散剂.2:清热散剂冰片为君药(1)三冰君相散:冰片、白檀香、榜嘎 共研成末,让病人用加糖的凉水溶散,可用来治疗发热症并可预防传染病。(2)五味君相散:冰片

8、、白檀香、榜嘎、红花、牛黄 所有药都共研成粉末,可传染病()七味冰片散:对龙、培根病人应用黄酒送服 冰片、白檀香、牛黄、天竺黄、藏红花、兔耳茸、蒂达、糖所有药共研成粉末,可治热证引起的上身痛和所有热证疾病.以藏红花、天竺黄、牛黄为君药的七味红花散的配方。3、驱寒散剂(1)三味石榴散:石榴、肉桂、胡椒 三种药等量混合制成散剂,可治声音沙哑、培根龙引起的肝病、呼吸困难、消化不良。(2)四味石榴散:紫磠砂+三味石榴散 可用来治胃肠及不适、寒性肿瘤、消化不良、呕吐。()五味石榴散:腊肠果+四味石榴散 可治培根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肿瘤、反胃、风心病、寒性引起的腰疼。()六味烈香杜鹃散:烈香杜鹃、胡椒、肉桂

9、、小豆蔻、干姜、筚茇 治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痔疮、肿瘤、身体肿胀、肺疾病。(5)六味大托叶云实散:大托叶云实、干姜、小米辣、酸藤果、诃子、筚茇、糖混合制成散剂。 可治由于消化不良所致的腹部肿胀,加强消化之火。第四章 丸剂丸剂指药物细粉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和或辅料制成的球形丸剂。(一)制法:一、细磨 (1)将每味药物按照一定剂量分别研磨成药物细粉。(2)药方中无药膏和蜂蜜等药引子时,均加开水调和成奶酪状药糊,调和直至药糊颜色不发生变化。二、 泛丸 根据药方性质决定药丸大小,无毒药物配成的药方泛丸大小一般为泡涨的豌豆粒大小(大于0.5克) 其过程有:1、定做母丸.、泛丸,过筛,大小分档做均等大

10、小的丸剂.、晒干药丸。4、上衣。(上衣原因:、保护精华类药物的药味和药效容易散发挥发的药物的药效。、调和或改善药味。、美观)(二)特点: 1、能保持药物原有的功效期长。2、计量准确,易于控制。3、药物作用释放缓慢,维持时间长。、携带方便。(三)分类蜜丸、水丸、浓缩丸、酥油丸(四)清热的丸剂:、十八味欧曲丸:已炮制的欧曲藏红花+丁香+肉豆蔻+草果+乳香+决明子黄葵子+安息香+诃子+硫磺+藏菖蒲+西藏猫乳+铁棒锤麝香+白豆蔻+镰形棘豆功效:清热,杀疠,开窍,治疗关节红肿、麻风、湿疹、皮肤病、黄水病2、 十一味金色丸:诃子(去核)+冰片+石榴子+渣驯膏波棱瓜子+榜嘎+角茴香+酸藤果+蔷薇花铁棒锤+麝

11、香功效:清热解毒化瘀,用于胆热证、胆汁反流、胆囊痞瘤(结石)、黄疸、亚麻虫病引起的头痛、发烧,黄疸型肝炎3、 大月晶丸功效:清热解毒,消食化痞,用于中毒症,“木布”引起的胃肠溃疡吐血或便血,清除隐热、陈旧热,波动热4、 二十五味绿绒蒿丸功效:治疗木布将在于肝胆,胆热病,肝硬化,肝肿大,肝胃淤血同等新旧肝病,具有清热消炎、保肝退黄的作用.5、 七味红花殊胜丸:红花+天竺黄+獐牙菜诃子+麻黄+木香马兜铃五脉绿绒蒿功效:用于新旧肝病、胆血增盛、肝肿大,巩膜黄染,食欲不振,具有清肺热、化脓血作用。6、 八味檀香丸:檀香+天竺黄红花丁香葡萄甘草+岩白菜+丛菔功效:具有解毒、清肝热的作用.7、 十八味降香

12、丸:降香+木香+石灰华+甘青青兰红花+紫草茸丁香+藏茜草+肉豆蔻+藏紫草+小豆蔻兔耳草+草果矮紫堇+诃子巴夏嘎+莲坐虎耳草+牛黄功效:具有清血热、干坏血、降血压、理气的作用(五) 驱寒的丸剂1、 五鹏丸(五味麝香丸):诃子+广木香+藏菖蒲+铁棒锤+麝香功效:具有消炎,杀毒作用,治疗胃炎,寄生虫,水肿,风湿等多种疾病2、 以五鹏丸作为君药的六鹏散配方:(1) 治疗龙引起的心脏病:+肉豆蔻(2) 治疗胃火下降引起的胃病和消化不良:+紫磠砂(3) 化肿瘤:+贝壳灰(煅烧)(4) 利尿消肿:烈香杜鹃花(5) 驱邪,治疗突然疼痛引起的疾病:+安息香(6) 驱寒:+肉桂(7) 杀虫,治疗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3、酸藤果3、 十味小豆蔻丸:小豆蔻+山柰+光明盐荜苃+螃蟹+冬葵果+芒果核+蒲桃+麝香+大托叶云实 功效:补肾,排石,用于肾寒症,膀胱结石,腰部疼痛,尿频、尿闭.4、 石榴日轮丸:石榴子+冬葵果+肉桂天门冬+黄精西藏棱子芹+荜苃+红花+蒺藜豆蔻+喜马拉雅紫茉莉 功效:温补胃肾5、 十味乳香丸:乳香+诃子+决明子+毛诃子+黄葵子+余甘子+木香+宽筋藤+巴夏嘎渣驯膏功效:祛风,除湿,干黄水第五章 膏剂(一)膏剂是指药物研成细粉,然后根据病情加入相应的粘合剂制成的糊状或糖浆的制剂。(二)特点:服用方便,味佳,开胃。 适用证:筋脉、关节、皮肤等处的陈旧性疾病和七精华衰弱的疾病。(三) 制法分类:1、蜂糖

14、膏剂:将蜂糖置于火上不停的搅动,把配方细粉加入搅匀即得2、 红糖膏剂:将红糖融化于水中,蒸干2/3的水,加入配制好的细粉搅拌均匀即得3、 酥油膏剂:将酥油置于火上,融化,加入配制好的细粉搅拌均匀即得(山羊酥油治热证、牦牛酥油治寒症)4、 蔗糖膏剂:同红糖(四) 清热的膏剂:1、 八味铁屑膏:黄葵子(果实)+诃子+天竺黄+藏红花+丁子香+海韭菜+甘草(根)+铁屑糖+新鲜酥油功效:治疗肺脏疾病、浊热及慢性疾病,用温水送服。2、 熊胆膏:藏红花+朱砂+熊胆或别的野生动物胆+使君子+酥油功效:治疗肺热,肝热疾病,月经过多,鼻3、 三红膏:诃子+紫草茸+茜草+紫草(根)+天竺黄+藏红花+丁香海韭菜+甘草

15、+岩白菜功效:治疗肺热疾病,肺部坏血及脓等病症。(六) 驱寒的膏剂3、 铁屑膏:干姜+荜苃+胡椒+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小米辣+岩白菜+酸藤果蜂糖功效:利胆,增胃火,愈痔疮,治疗黄疸,肝腹水等疾病。4、 十味石榴膏:石榴+肉桂+小豆蔻姜荜苃+胡椒紫磠砂+广木香+小米辣+蒺藜(果实)糖蜜或新鲜酥油功效:治疗培根的不平衡引起的肿胀疾病、由于月经不规则引起的心悸怔忡,肾脏、胃及肠寒性疾病第六章 药油剂8、 概念:药油剂是指将药物洗净,研碎,用水熬煮浓缩至糊状,然后在药里加入牛奶、酥油等制成的膏剂。9、 特点:增强体质,敏捷感官,促进记忆 适用证:龙病,消耗性疾病(治疗热症:+四倍的黄牛或山羊的奶,治疗寒症:+四倍的牦牛或绵羊的奶)注:水分蒸干的标志:酥油汤滴到火上能够无声的燃烧10、 蜂蜜的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