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的发布与交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420328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息的发布与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息的发布与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息的发布与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息的发布与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息的发布与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息的发布与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息的发布与交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一、教材分析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讲述的是通过有关方式发布个人信息的章节。从内容上看,本节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常见的发布方式,让学生掌握有关信息发布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发布效果的评价,能合理使用有关方法发布健康信息。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掌握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方式。能评价各种信息发布、交流的效果。了解信息发布与交流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方式和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使学生掌握信息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以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将信息在

2、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发布。让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进行有效交流。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五、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网络教室。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思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P87页图4-20,结合生活中所见所闻,谈谈有哪些发布信息的方式。其次,教师讲授信息发布的方法,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发布信息的过程中要遵守的道德规范。最后,针对以前自己动手做过的我最崇拜的人幻灯片文稿,在校园网或因特网上发布。八、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信息发布方式有哪些?试举几例。如果让你发布某些信息,你会选择哪些切实可行的发布方式?教师通过幻灯

3、片展示几幅图片,内容是课本P87图4-20。初步认识。设计意图信息发布是目前经常见到、听到的事物。生活当中经常遇到,如国家大事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进行发布,引导学生进入讲授课题,为新课的讲解作好铺垫。使所授知识由陌生变熟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杜绝答非所问,不懂装懂;同时也杜绝学生所学知识为零的现象在课堂中发生,使教与学终成有效劳动。2.新课探究教师:我们知道了信息发布的方式,那么该怎样去发布自己的信息呢?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学生:局域网共享、QQ、E-mail、博客、网站、手机、论坛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进行正题,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浓厚的学习愿望。特别是博客、论坛等,学生有所闻,大多数

4、同学未有亲身经历,由此契机引入。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的这些发布方式中,择重讲起,有的放矢。所学生产生乐学情绪。此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切实可行的发布信息的方式,从学生角度,分别讲解局域网、因特网发布信息的方法与步骤,学生对知识会识记得更深。3.发现问题,探讨研究教师:细致归纳起来,在因特网上信息发布的常见方式有哪些?你使用了哪一种方式发布过个人信息?学生:E-mail、QQ、论坛、个人主页学生在实践中,能通过局域网共享或获取他人信息,也能建立个人的FTP发布,也使用过E-mail进行过交流,但是,对博客等新兴技术发布个人信息就感到陌生,没有这些手段发布信息。就势引导,体现使用博客、QQ、论

5、坛等发布、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博客现场发布日志,调动一种学习、发布信息的欲望,并由此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生活所出现的网络新事物,为以后高考打下一定基础。设计意图对于网络新事物,由陌生到熟悉,由了解到拥有,这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进步,杜绝了一定定势思想在学习中的困扰。通过老师引导,也会让学习接受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体现学习中的效率,让学生受益。4.巩固、实践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建立个人FTP,然后借助于此发布信息。课后作业:课本P93,访问有关论坛、聊天室、收发E-mail、申请博客并发布日志等。设计意图重在应用,掌握一种交流方式,学生通过有关方式获取与发布信息。九、课后反思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信息

6、技术教育要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总体的信息素养。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方法,这对以后学生获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迎合了新课改,也顺应时代发展,对学生终身学习是有益的。本堂课还通过提问的形式摸清学生是不是存在一些假问题、陌生问题,在对学生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进行讲解,就会在有的环节上深入浅出,杜绝了空洞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的知识更容易掌握与巩固。综观本节课,课堂学生学习气氛浓厚,跟得上老师的进度,讲练结合,学生学习活跃,个别不明白环节能相互交流或合作完成,总体感觉相当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