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2 (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420130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往事依依2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往事依依2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往事依依2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往事依依2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往事依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并能具体点评。 2.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教学过程】一、赏一赏请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35段。思考:1. 课文第3段中“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一句与第五段中的哪一句遥相呼应?明确:与“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更加贴近了”相呼应。强调读书能启迪心智,指点做人。2.写人通常要注重描写,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风貌,请大家认真品读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找出它们描写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说说这

2、样描写的作用。学生讨论。明确:相同: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不 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同 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表情凝注在眼睛里。“我”读了辛词每“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而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则“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作用: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二、品一品

3、:本文的语言优美,文采斐然。阅读本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园地,处处名言佳句。如描绘评注图象所展现的梁山景象(第一自然段),祖国家乡美好的风光气象(第四自然段),描摹国文老师讲课入神的情态(第五自然段)等等都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例如:1、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分析:将思绪一下拉进过去的几十年,用鲜明的对比(“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对几件事情的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

4、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分析:“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和“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显示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请你也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思考练习二)(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分工协作,力求完整。()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本组意见。三、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品味、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阅读课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天地,处处是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从小酷爱读书,

5、几十年如一日。青少年时代的所受的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一谈文学和你的成长有什么样的联系?哪些文学作品将你的精神摆渡到了更高的境界?(提示:可以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部电影。)总结:书有不同的档次,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我们要尽可能选择一些高雅的作品欣赏。阅读面不能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还可以欣赏一些优美的音乐、美术、摄影等,把感受写下来,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反复读第六语段中“老师”的教导。四、练一练:结合朱光潜谈读书,拟订初中三年的读书计划。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