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418526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材要求(每单元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内容(要求)以及课时安排概述:三年级第一学期共计40篇课文,8首古诗,综合练习8次,作文根据班级实际,选做8篇左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335个生字,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按要求积累关键词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熟记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

2、,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段落。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在说话练习中能说连贯的话,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学习在方格里书写各种结构的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每周安排6课时的语文课(含一节写字课)。三年级第一学期共计120课时(以20周计算)。教材内容实际教学需100课时,有20课时机动。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2个汉字;2. 结合具体语境,能辨析形近字共12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

3、,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学习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词语1.积累词语38个2.能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句子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2.边读边按要求划出词句,并根据人物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特点3.结合语境,体会联想句的作用4.能用“因为所以”、“但是”造句段式初步感知“先概述后具体”的段式结构朗读背诵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朗读课后句子,注意适当的停顿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根据提示语和人物心情,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3.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指读,不出声4.能根据课后要求,背诵全

4、文,或指定段落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3.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3个汉字;4. 结合具体语境,能辨析形近字共12.5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或1.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学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词语1.积累词语41个2.能正确进行词组(词语)的搭配3.联系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4.能积累描写景色、天气寒冷的词语句子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2.边读边按要求划出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3.能用“一边一边”、“但是”造句段式在语境中初步感知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形式,尝试写一写朗读背

5、诵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2. 朗读课后指定的句子,注意适当停顿。3. 能根据课后要求背诵指定段落。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2个汉字2.会辨别形近字共12.5课时精读课文1.5课时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学习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词语1.积累词语39个,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词义2.学习预习课文的方法: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能根据语言环境,正确选择使用词语句子1.能用“仰望”造句2.展开想象

6、,把句子补充完整3.改写句子,体会在否定句中加上“怎么也”的作用段式1.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即用上排比句、象声词、叠词描写海底动物的声音2. 学习使用恰当的动词体现人物的情感与品质朗读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2. 能根据课后要求背诵指定的课文和段落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5.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2个汉字6. 复习多音字,辨别音近字、形近字共13课时精读课文1.5课时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学习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词语1.积累词语42个以及表示声音的词2.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7、并能根据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3.能自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字义、词义,并会运用句子1.仿照例句,能尝试着把句子补充完整2.复习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3.能在“总是、总算”中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段式1.学习在提示语中加入动作、神态等描写,让对话更生动,人物个性更突出2用上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进行片段写话练习3. 继续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把内容写具体朗读背诵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2.在阅读中能读出“”、“!”这些标点的语气3.朗读课后指定的句子,注意适当停顿4.能根据课后要求,背诵全文或指定段落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

8、7.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8个汉字8. 结合具体语境,能辨析形近字共13课时精读课文1.5课时-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学习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词语1.积累词语39个2.用理解词语中重点字意思和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3.照样子写词语4.结合语境,辨析词语,选词填空句子1.能听写句子2.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填写完整3.摘录文中喜爱的句子4.能用“凡是都”造句段式1.学会“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2.学会用比喻的方法介绍某一建筑物的外观特点3.学会有顺序地介绍一处景物的特征4.学会介绍塑像外形的方法5.学会用几句话对人物进

9、行外貌描写朗读背诵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2.能根据课后要求背诵全文或指定段落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9.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34个汉字;10. 结合具体语境,能辨析形近字共11.5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或一课时半;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学习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内外两部分要靠得紧一些。阅读词语1.积累词语38个2.能通过扩词、指定要求积累词语,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选择多种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句子1.根据课后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2.能根据课文主干问题,划出有关语句,重

10、点品析3.能正确地听写指定的句子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把女主人对保姆说的话写下来。段式 朗读背诵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3.通过比较朗读,体会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别4.继续巩固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指读,不出声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1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4个汉字;12. 结合具体语境,能辨析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共11.5课时精读课文1.5课时-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学习写好大口框的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

11、词语1.积累词语36个2.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句子1.联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2.能听写句子并进行积累3.模仿用关联词写句、学写比喻句段式1.学会“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2.学会用比喻的方法介绍某一建筑物的外观特点3.学会有顺序地介绍一处景物的特征4.学会介绍塑像外形的方法5.学会用几句话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朗读背诵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2.能静心默读,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逐步提高默读能力3.根据课后要求背诵全文或指定段落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课时安排备注识字13.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1个汉字;14. 能读准文中的多音字15. 结合具体

12、语境,能辨析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共14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共5篇课文,另有一首古诗,一次综合练习和一次习作写字练习写好笔画较少的独体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词语1.积累词语40个2.能正确进行词组(词语)的搭配3.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句子1.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2. 继续练习写比喻句;能用“欣喜若狂”造句3. 根据要求积累文中语句;听写指定的句子段式1.了解按时间记叙的叙述顺序2.了解科普类说明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安排材料的朗读背诵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和古诗2.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指读,不出声3.能根据课后要求背诵指定段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