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 (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417601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教学设计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陋室铭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文学常识2、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在中国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一处居所,它没有豪华的气派,没有精巧的设计。但它却因室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诵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板书:陋室铭 刘禹锡)二、自主学习1、读导学案1、2、3.2、提问:你了解到哪些有用的信息?(1)铭(2)关于作者(3)小故事3、看陋室图片,出示学习目标。三、小组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注意字音,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中第三题。2、检查提问学生掌

2、握情况。3、小组内读课文,注意停顿、语速。(1)出示朗读节奏。(2)请学生朗读。4、听名家朗读。5、同桌间互相朗读,并提出好的建议。6、个别同学读。7、全班齐读。四、翻译课文。请打家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结合注释任然不能解决的字词,请做上符号,待会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1、学生提问:我不懂的问题是乱耳、劳形的意思?乱耳:使耳朵受到扰乱。劳形:使身体受到劳累。2、何陋之有的之的意思?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3、检测词、句的意思。五、合作探究。看来大家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现在老师仍然有一些疑问,我担心不解决这些问题刘禹锡不会让我带领大家去参观他的陋室,所以呀我只得求助于在座各位优秀的

3、同学了,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解答这些疑问。我的第一个疑问是主人是不是也认为陋室很简陋呢?请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概括性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句加以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室中往来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主人生活情趣高雅,衬托陋室不陋。3、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幻灯片),通过写“山”和“水”,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山和水是具有灵性的,仙和龙是道德高尚的

4、象征,这里用山和水比陋室,用仙和龙喻主人,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得出“斯是陋室,惟吾得馨”的结论。(板书:以山水类比 引出陋室)4、作者从三方面写出了陋室不陋,为什么刘禹锡又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呢?引用了典故,运用了类比,我的陋室和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相似。暗示了陋室不陋。5、结尾为何又引用孔子的话?(1)、总结全文,表达了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暗示了陋室不陋。(2)、反问句,强调了陋室不陋。(3)在前面讲到过陋室不陋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结构上和前文照应。引导背诵:这是一篇古代贤人名篇,要求同学们背诵,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背课文。请大家根据我的提示背

5、课文。首先以山水引出陋室,从三个方面说出了陋室不陋:1、自然环境优美,2、室中往来人物不俗,3、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然后对比了以前的生活,更显得现在的生活高雅、有趣。作者又用了类比,暗示了陋室不陋,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点出陋室不陋。六、课堂小结(幻灯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铭文,它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是啊,“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老师在此也送给你们一副对联:清贫能乐道,德馨陋室明日月。堕落可丢人,气贯长虹照春秋 。横批:陋室不陋。七、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全文。八、板书设计: 设喻引题 山 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 环境清幽 安贫乐道 陋室铭

6、 陋室不陋 交往高雅 生活恬适 高洁傲岸教学反思: 在这一次导学案优质课活动中,结合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收获:一是,始终要相信自己,勇于战胜自己!因为我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畏畏缩缩,总是担心这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放不开手脚。但这一节课,我没有半点怯场,我终于战胜了那个胆小的我。二是,得到各位校长的指正。闭门造车,限制了我的教学发展,领导们的的真诚指点让我得知自己的缺陷。比如:我校的韩校长对我本节课的建议、实验学校王玉霞校长对我本节课“讨论”多的质疑、同是语文老师的夏水新老师对我本节课的直言以及教研室秦水安老师对我本节课的点评等,都让我从中获得启发。三是,让我真正懂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只有真正落实到“读”,学生们才能够理解文章,我们教者才会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越教越有盼头,学生越学越有味道!四是,不用小瞧学生,应鼓励激发他们为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靠我们正确引导而充满色彩的。五是,教法要敢于创新,多思考如何教学有效。 总之,这一堂课,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让我收获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我想,我只能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思考教学中问题,我才可能在教师成长的路上走得稳、走的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