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417323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复习题教育学绪论 教育与教育学1.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认得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2.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狭义教育的特点:1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3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3.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

2、或矛盾。4.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5.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昆体良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著有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伦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提出“白板说”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观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德国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德国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我国并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3、是(学记)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3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6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7主张文化陶冶的教育学流派是(文化教育学)8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9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10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的。提出班级授课制11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作者是(克鲁普斯卡娅)。1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13杜威的现代教育论主

4、张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方法是(活动教学)15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有(实验教育学)(实用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系统科学的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制度教育学等。16阐述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著作是(教育过程)17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赞科夫)一、孔子的教育思想1 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2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l 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l 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有教无类”l 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致

5、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l 孔子关于教育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六经。行忠信指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孔子教育内容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的内容。l 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因材施教的原则。 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启发诱导要把握时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l 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仁是孔子最高

6、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强调要自省自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的教师观: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二、孟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持志养气 反求诸己 动心忍性三、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1学记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全书共1229个字。(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7、。(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主张按照地方建制分别设学。提出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3)教学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预时孙摩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启发诱导的原则。(4)论教师:提出“师严道尊”。四、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后世西方的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王,主张教育要由国家办,并且实施强制性教育。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提出了灵魂说,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关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

8、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应使年轻的一代得到和谐发展,为将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 实施体、德、智三育。注意顺序。 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四个时期07、714、1421、21以后。七、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要求从最简单、最基本、并能为儿童所接受的要素开始八、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1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被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的奠基人。2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3 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4 提出了统一学制和学年制。5 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10.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

9、赫尔巴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2 关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的主张。3 关于教育的目的:选择目的和到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发展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职业选择;二是培养真正善良的人。4 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5 关于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的阶段论,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走,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发展成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6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7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因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而被杜威称之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

10、表。十、杜威的教育思想1 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 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3 关于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4 论课程与教材:“做中学”5 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6 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教育上的日心说。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书本中心,杜威 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传统教育观和现代教育观的对立)二、 教育学的分化阶段(一) 教育家的著作及主要思想1 杨贤江 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谢了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 克鲁普斯卡娅 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

11、义一书,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3 凯洛夫 主编教育学。4 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他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他非常重视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二)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1. 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l 苏联 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l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有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其核心内容是提出认得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

12、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l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l 美国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l 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l 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l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学问题领域在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在扩展教育学研究范式胡多样化教育学在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发展说教育改革的关系更加密切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一、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二、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三、了解教育历

13、史和思想遗产四、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 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4.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5.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6. 2003年,十六大提出要坚持教育创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7.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8. 20

14、09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9. 2010年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0.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填空选择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2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生物起源论)3美国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4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军事体育教育)。6古代社会教育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7学校最早出现于(中国)8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社会是(奴隶社会)9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是(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10按照生产力的标准可以把教育历史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而按照生产关系的尺度可以把教育历史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11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道统性、刻板性、专制性、象征性)。12教育改革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工作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