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416830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名解问答(来源不明)(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儿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1. 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2惊厥:是由于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急症状.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入和吸收利用食物, 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4新生儿:出生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5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1分)至生后7足天(1分),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6正常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42周、畜生体重大于2500g、身长在47cm以上、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7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活

2、产婴儿8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9生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生后第23天皮肤、球结膜、口腔粘膜发生黄染(1分),同时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mol/L(23mg/dL),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10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大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11哮喘性支气管肺炎:婴幼儿时期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也称喘息性气管炎12艾森曼格综合症: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13法洛四联症: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14肺炎:是有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3、15先天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指母亲患严重软骨病,或孕妇食物中维生素D明显不足,导致母亲体内维生素D极度缺乏,于新生儿期即可见典型症状:前囟甚大,骨缝增宽与后囟相连,后囟未闭,常伴低钙惊厥,称先天性佝偻病。16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部分尚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17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小于6个月的婴儿时,可采用其他动物乳如牛乳、羊乳、马乳等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18郝氏沟:佝偻病患儿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一道横沟。19佝偻病串珠:佝偻病患儿由于肋骨骨骺端骨样组织堆积,

4、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20重症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除呼吸系统外还可以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21差异性青紫: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在其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产生反向分流,即从右向左分流,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可以由此流入降主动脉,造成下半身青紫,称差异性青紫。22蹲踞现象:法洛四联症患儿每于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蹲踞时下肢屈曲,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了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量减少?从而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解。23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根据世界卫生组

5、织的资料,血红蛋白值在6个月至6岁低于110gL,614岁低于120gL。2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25男/女婴:3.33/3.240.39kg,生1周吃奶少,丢水排粪体重少,34天最轻降39%,710天恢复出生。26身高体重:12月:10kg、75cm。112岁:2+8、7+77。一岁头围=胸围。头/身长比:新生1/4成人1/827前囟1.5闭、后囟68闭。3月抬头6月坐1岁走。410出牙,12未出为延迟,下颌先于上颌,6岁恒牙28脱水:轻3050ml/kg中:50100ml/kg重:100120ml/kg,先快后慢29围生期:指

6、产前产时产后特定时期,自妊娠28周到生后7天30胎龄: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时。足月37GA42周,早产37,过期产4231水肿:避免输液过量,每日液体不超6080mg/kg。颅内压增高首选利尿剂呋塞米,严重者20%甘露醇新生儿期后治疗:智能体能训练32原发肺结核:最常见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85.3%,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33三凹征:胸骨上下、锁骨上窝、肋间隙软组织34急性感染性喉炎:临表:起病急、症状重。发热、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三凹征35哮喘危重状态: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和进行性呼吸困难者36法洛

7、四联症组成: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37蹲踞症状:每次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使V回心血减少减轻心负荷38生理性贫血:婴儿生长迅速,混换血量增加, 23月红细胞数降至310的12次方,血红蛋白100g/L出现轻度贫血39惊厥:痫性发作常见形式,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变现,伴意识障碍。分类:感染性病因:颅内、外感染非感染:颅内、外疾病40热性惊厥:小儿最常见惊厥性疾病,发作6月3岁,男女,5岁不再发,热性家族史。临表:单传性惊厥:多数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10分钟,伴短嗜睡41平衡和大运动:一般小儿3个月俯卧时可以抬头,4-5个月俯卧时可以抬起前半

8、身,6-7个月能独自坐稳,9个月会爬,1岁能行走,2岁会跳,3岁才能快跑。4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根据临床症状、血液生化及X线检查,本病可分四期:活动早期(初期),本期常自23个月开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活动期(激期),常见于3个月2岁的小儿。恢复期,治疗后症状改善,体征减轻,骨骺重现临时钙化带。后遗症期(非活动期),大多见于3岁以后。43.每日或每次剂量=体重(kg)每千克体重需要量;体重30kg:体表面积()=体重(kg)0.035+0.1,体重30kg: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 ,如35kg则小儿体表面积=1.1+0.1=1.2 (

9、)。44.补液原则:补液时必须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抽补钙,定量,定性,定时。45.与遗尿有关的因素有:睡眠深、家族遗传史、白天排尿控制不佳、尿急、便秘等。既往史中多见尿路感染、哮喘、头痛。遗尿症可严重损害儿童的自尊,导致严重的心理和可能的精神异常。本病属于“遗尿”范畴。问 答:1缺D佝偻:婴儿,北南。功能代谢:体内活化:脂溶类固醇,D2、D3与D结合Pr结合转肝羟化,再结合-球Pr到肾再羟化生成1,25-(OH)2D3功:促小肠生钙结合Pr,增肠Ca吸。增肾近曲小管对Ca、磷重吸收。促骨吸Ca。临表:初:多6月特3月内小婴儿。神经兴奋性增,烦躁多汗。血清25-(OH)D3、血钙、

10、磷低;PTH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高活动期:PTH功亢,钙磷代谢失调的骨骼改变、颅骨变为主,方盒样头、手足镯、鸡胸样、膝OX形恢复:以上任何期治疗及日光照射,症状减轻或消失后遗症:2岁以后不需治。诊断:血生化25-(OH)D3水平、骨骼X线治疗:口服为主,每日20004000IU,1月后预防量:400IU。大剂量D与治疗效果无关重症:肌注射D20万30万IU一次,3月后预防量加营养、足奶量、加转乳期食品、户外活动2缺D搐弱临表:隐匿性:面N征、腓反射、陶瑟征。B典型:血清钙1.75mmol/L出现惊厥、手足搐弱、喉痉挛:严重缺氧甚至死。以上以无热惊厥最常。诊断:突发反复无热惊厥,神志清醒无神经系

11、统体征,同时有佝偻病存在,血钙1.75mmol/L,离子钙1。治疗:急救:a吸氧:惊厥立即吸,喉痉挛拉出舌头口对口,必要时插管b控惊厥、喉痉挛: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灌肠钙剂治疗: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20ml慢滴注维D治疗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缺乏能量和或Pr导致一种营养缺乏症,3岁以下婴幼儿。临表:早期体重不增,之后体重下降消瘦、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苍白无弹性,额部皱纹;肌张力降低、肌松弛皮包骨。皮下脂肪少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指标:皮下脂肪层厚度4新生儿窒息:婴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12、新生儿死重要原因。病因:本质缺氧,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因素均窒息。孕母、胎盘、胎儿、分娩因素。临表:胎儿宫内窒息:早期胎动增加,胎心率160,晚期胎动少,胎心率100,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反应、肌张力、呼吸。a.脐A血严重代谢性、混合性酸中毒,PH7。b.Apgar评分03且持续5分钟。c.有神经系统表现。d.多脏器受损多脏器受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心血管、泌尿、代谢、消化、血液。治疗:ABCDE复苏方案: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正常循环、药物治疗、评估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围生期引起部分或全部缺氧、脑血流减少导致胎儿或足月儿或新生儿脑损伤。临表:根据意

13、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预后,分轻中重三度(见照片)诊断:明确可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及表现,或有窒息史出生时有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3分持续5分钟5分,或脐动脉血PH7出生不久N系统症状24小时以上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同时有以上4条可诊断,第四条不确定作拟诊病例。治疗:支持治疗:维持良好通气功能。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是支持疗法的关键措施,避免灌注过低过高。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控制惊厥: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肝功不好者用苯妥英钠治疗脑6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一般情况良好。足月

14、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不超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长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病理性: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7.21-三体临表: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身长体重低,骨龄落后,出牙迟顺序异常,关节过度弯曲,小指尤短特殊面容:表情呆滞,眼裂小眼距宽鼻梁低,张口伸舌流涎,面小而圆,颈短而宽皮纹特点:通贯手、特殊皮纹伴畸形:50%先心病,消化道畸形8结核性脑膜炎临表:早期12周:性格改变,少言懒动烦躁。伴有盗汗消瘦呕吐,自述头痛

15、中期12周: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明显脑膜刺激征。幼婴表现前囟膨隆、颅缝裂开,脑神经障碍,面神经瘫痪晚期13周:以上症加重,意识朦胧、昏迷。极度消瘦、舟状腹。诊断:病史、临表、脑脊液。治疗:一般:卧床休息,护理,昏迷可鼻饲,常换体位防褥疮抗结核:a.强化治疗阶段:联合INH、RFP、PZA、SM。b.巩固治疗阶段:继用INH、RFP、EMB,早期患者用9个月短程治疗方案降低颅高压:脱水剂甘露醇,利尿剂,侧脑室穿刺引流,腰椎穿刺减压,分流手术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渗出降低颅内压,减轻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利于脑脊液循环较少粘连对症治疗:a.处理惊厥b.水电解质紊乱处理:稀释性低钠血症、脑性失盐综合征,应提高血钠控制入水量。低钾血症应补钾。随访: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疗程结束2年无复发可认为治愈9腹泻: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病因:病毒:轮状病毒细菌: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机制:渗透性腹泻:肠腔大量无法吸收的渗透性活性物质分泌性:电解质分泌过多渗出性: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肠道功能异常性:肠道运动功能异常。急性临表:轻型: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溢酸呕吐、大便次数多、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