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118599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法规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交通法规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交通法规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交通法规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交通法规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法规的重要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不仅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人类健康和财产安全也有负面影响。本文仅从汽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危 害角度,论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及遵守交通法规的意义(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自从汽车诞生于*,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带来的问题一样多。在研究了美 国等xx国的交通、消防和犯罪问题后,美国学者乔治威伦通过他的著作交通 法院告诉世界:“人们应该承认,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当今xxx的大问题之一。 比火灾问题更严重,因为交通xx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财产损失更大。它比犯 罪问题更严重。这是因为交通事故关系到整个人类,无论是强者还是弱

2、者,富人 还是穷人,聪明还是愚蠢,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只要他们在街上或高速公 路上,可能每分钟都会遇到交通事故。”据相关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0万人发生交通和道路事故,相当于每年摧毁 一个中等城市。多达1200万人在车祸中受伤;在很多xx城市,交通事故造成的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火灾、洪水、意外伤害等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 济损失之和。因此,交通事故被称为“柏油路上的战争”和“文明世界第一公害”。(二)我国当前的交通形势和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现实意义。1. 人多车多路少。中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到*,全国机动车数 量约为6000万辆。国道总里程14.3万公里;静态比例为:人均车

3、辆越多,人均 道路越多仅为0.00011km每辆车平均道路占有率约为0.002公里;而且90%的道 路都混有非机动车和行人。近年来,机动车数量仍在急剧增加,道路超载,导致 交通事故逐年增加。2. 机动车驾驶人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不仅单位面积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进入家庭也成为 现实。与之相对应的情况是,非职业机动车驾驶人队伍迅速扩大,使得机动车驾 驶人整体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那些驾驶能力差、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淡薄、事故较 多的机动车驾驶人被称为“马路杀手”。可见,低素质的机动车驾驶人在参与道 路交通运营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危害。3. 强

4、调遵守交通规则的现实意义。我们不能因为交通事故就停止吃饭。放眼 全球,很多xx的汽车保有量远高于我国,但汽车道路交通事故却远低于我国。 比如在*,我国万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人的xx率为49.4,北京达到60。日本只有 1.9人;美国2.6人;英国有2.9人。在众多原因中,遵守交通法规的主动性和 被动性是一个重要原因。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可以从交通管理员执法和道路使用者 守法行为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一是交通管理主要以事 后管理为主,有紧有松;其次,一些低素质的驾驶员和行人忽视了交通法规的存 在,使得我国的交通事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强 调遵守交通法规的现实

5、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对道路交通参与者生 命健康的威胁和对经济利益的负面影响。二、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违法行为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X个主要原因。在与交通安全相关的三大因素一一人、车、路中,人是x的主要和核心因素, 因为车和路是人类劳动的成果,所以人在使用中是在开车,在路上走(不管是开 车还是不开车)。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在一般交通事故中,由汽车和道路 引起的不到5%,95%以上是由人们的违法行为引起的。事实上,即使是在5%的汽 车和道路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根据相关统计,“汽车和道路的原因”也只是被动 因素,因为人是汽车和道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中的一个X 正向因素,人的违

6、法违规行为(俗称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多方面。如治安管理 处罚条例(修正)第二十七条所列违反交通管理的违法行为有十一种,道路交通 管理条例所列近四十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所列近三十种。本文分析了与人 的主观过错有关的几种情况。1. 酒后驾驶和交通事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作为我国交通和道路管理的 具体法律法规,下令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相当严厉。 然而,酒驾现象却屡禁不止。饮酒习惯是人类生产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酒精对人的神经有麻醉作用,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如饮酒后情绪不稳定、 对事物的注意力下降、信息处理能力变慢、预测空间状态的准确性降低、勇敢进

7、取、“借酒浇愁”等异常行为都会对机动车驾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世 界上几乎所有xx的法律法规都禁止酒驾。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比司 机清醒时高几十倍。例如,在某一年某一大城市的交通事故总xx率中,醉酒驾 驶造成的xx数占43%。因此,在我国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中,酒后驾车被视为 整顿xx的良好环境,从而维护市民的正常生活。2. 超速和交通事故超速是指机动车在不同道路上行驶的速度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 理条例规定的X速度。根据该规定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遇道路宽阔、道路空 闲、视线良好时,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原则下,X高速规定如下:(一)在乂乂双实 线、xx分隔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

8、分隔设施的道路上,城市街道为70公里, 高速公路为80公里;其他道路上,城市街道60公里,高速公路70公里。(二) 大型客车和货车均配备乂乂双实。线、xx分隔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设 施的道路上,城市街道为60公里,公路为70公里;在其他道路上,城市街道为 50公里,公路为60公里。(三)二轮、侧三轮摩托车在城市街道为50公里,公 路为60公里。(四)铰接式客车、电车、载人的货运汽车、带挂车的汽车、后三 轮摩托车在城市街道为40公里,公路为50公里。(五)拖拉机、轻便摩托车为 30公里。(六)电瓶车、小型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为15公里。”该条例第三十六条还规定:“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

9、形之一时,x高时速 不准超过20公里,拖拉机不准超过15公里:(一)通过胡同(里巷)、铁路道口、 急弯路、窄路、窄桥、隧道时;(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三)遇风、雨、 雪、雾天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五)喇 叭、刮水器发生故障时;(六)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七)进、出非机动车 道时。”一般情况下驾驶人员是能遵守上述法律规定的。但在道路宽直、视线良好、 行人及非机动车干扰少的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x容易超速行驶;有数据统计,超 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70%是在路况较好的郊区公路上。另外,驾驶能力强、资 历较深的机动车驾驶员也容易出现超速行驶的问题。由于机动车的

10、速度快慢给人 的感受完全不同,一些xx手为了寻求刺激,也容易超速行驶。而无视交通法律 法规的教训往往是血的代价。3. 违章停车、抢道行驶与交通事故机动车在需要停放时,要注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道路交通管 理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车辆停放,必须在停车场或准许停放车辆的地点, 依次停放。不准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的地点任意停放。机动车停放 时,须关闭电路,拉紧手制动器,锁好车门。”该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车辆在 停车场以外的其他地点临时停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按顺行方向靠道路 右边停留,驾驶员不准离开车辆,妨碍交通时须迅速驶离;(二)车辆没有停稳 前,不准开车门和上下人,开车

11、门时不准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三)在设 有人行道护栏(绿篱)的路段、人行横道、施工地段(施工车辆除外)、障碍物 对面,不准停车;(四)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弯路、窄路、桥梁、陡坡、隧道 以及距离上述地点二十米以内的路段,不准停车;(五)公共汽车站、电车站、 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三十米以内的路 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准停车;(六)大型公共汽车、电车 除特殊情况外,不准在站点以外的地点停车;(七)机动车在夜间或遇风、雨、 雪、雾天时,须开示宽灯、尾灯。”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违章停车、抢道行驶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的残酷现 象。除上述情况外,还有不

12、少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违章行为成为交通事故的重要原 因,诸如:“无证驾驶”、“疲劳驾驶”、“开斗气车”等等。这些外在现象的主观 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法制观念太淡薄。三、解决交通道路事故的对策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交通道路事故(俗称“车祸”)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 损失,比火灾、水灾、意外伤害等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总和及经济损失还大得多, 而造成这种危害的原因主要是人本身;那么,我们就要在痛定思痛一一总结经验 的基础上,寻找并落实有效的解决途径。1. 广泛深入宣传道路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 法规在人们心目中的关注程度,以及帮助人们认识到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 规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

13、位。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体系中,属于行政法范畴,因此是较为 严格的、强制性的法律行为规范。它既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具体法律 规范,又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调整作为社会资源的道路和车辆的使用中人、车、 路相互关系的法律依据;作为行政法律规范,不仅交通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 体(即交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遵守,而且一切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其他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相对人)都要遵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地认为遵守交通 法律法规是交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的事。其实不然。遵守交通法 律法规是我们每一个使用道路、车辆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义务。要想将 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

14、深入人心,必须动员全社会,利用多种形式,广泛 宣传,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打动人心,震撼心灵;使大多数人明确遵守交 通法律法规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更加太平,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就会有人成为无谓 的牺牲者;通过宣传教育使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成为渗透到人们心灵中的行为 习惯,而不再是被动的要求,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有序的交通 环境。2. 培养一支遵纪守法、技术过硬的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汽车进入家庭成为现实。但带来 了另一个问题:大量非专业司机进入机动车驾驶员队伍。以前,机动车驾驶员作 为一种劳动手段,一种专业行业时培养其驾驶能力要花大量的时间和教育投入。

15、 而今天,许多人仅仅将机动车驾驶能力作为“副产品”,“捎带脚”学会,且在驾 驶技能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一些驾驶培训学校应运而生,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这使我们必须对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界定重xx分类:分为专业机动车驾驶员和 非专业机动车驾驶员两大类。但在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上,对所有的机动车驾驶员都是一样的。即自觉遵 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业务水平达到相应的熟练程度和具有与其行为相符的道德 水准。增强法制观念和能自觉遵守交通道路法律法规是机动车驾驶员的首要条件, 无论其为专业或非专业;具备熟练的驾驶技能是使车辆安全行驶的基本保障,对 专业驾驶员而言,应在维修技能方面比非专业驾驶员高一筹;机动车驾驶员

16、还应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才能应对路况不佳时的意外难题,减少事故的 发生,维护安全行驶的交通环境。3.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尤其是进行行政处罚时能达 到处罚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状况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违章肇事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行政 执法xx对违章者进行处罚让违章者承担的义务。这就给人一种错觉:我违章无 所谓。甚至一些常违章者还“习惯了”。如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不加强依法行政 的力度及处罚力度,不仅对违章者达不到教育、教训和强制其承担法律义务的目 的,而且是对社会治安的不负责任和对法律威信的不尊重。总之,坚持依法治国,保持社会安定,交通道路安全畅通,是要靠全社会的 共同努力,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