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78增订十药神书中医系列书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02KB
约29页
文档ID:484088412
278增订十药神书中医系列书_第1页
1/29

278增订十药神书中医系列书<篇名>增订十药神书书名:增订十药神书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篇名>原序属性:余自髫稚学业医道,考究方脉,三十余年,遍历江湖,多学广博者,不过言国文本形容 之耳 明医道,精通方术,用药如发矢,无不中的余曰∶必神人也!遂拜为师,得授奇方一册, 阅之,或群队者,或三四味者,皆余目观至人用效者也,使予如久旱逢霖,夜行得月,心中 豁然自此回至吴中,一用一捷,无不刻验信乎奇方,可锓梓者也余以三余暇日,将至 人所授奇方,并日用决效之法,类成一帙,名曰《十药神书》盖用效者,辄记录之今西 浙大痴道人与余通家之好,用礼求授,故录以奉养生济人之功用尔 \x时至正戊子春正月三阳日可久书于姑苏春先堂\x <目录><篇名>潘序属性:余奉使渡台后,感受海外瘴疠,吐血咳嗽,公余 阅是编,照方试服,不旬日血止而嗽 亦平 降胃,牡丹皮、山栀等味以泻肝胆之火,然后清金补土,固其营卫,以次奏功,焉得不愈? 经陈修园先生逐方详注,极为精当余又以己意及名人所论,随笔添注于上汪子用大令索 阅是编,读而好之,用之有效,因为付梓,剞劂既竣,并乞弁言 \x光绪己卯秋吴潘 书于鄂署之精白堂。

\x <目录><篇名>周序属性:予读此十方,俱出人意表,其间次序缓急,可为千百世法,即不必十方并用,要无能出 其范 辄用六味地黄增减,冀其收功,皆由《医贯》入手,而未尝从《神书》体会者也彼谓肾水 衰则火炎为患,壮水之主,可镇阳光也孰知人之犯此病者,阴虚固多,而他因得亦复不少 假如从劳力而得者,其伤在足太阴矣;从忧思而得者,其伤在手少阴矣;从嗜饮而得者, 其伤在手太阴矣;从愤怒而得者,伤又在足厥阴矣皆致吐血、咳血、咯血等症,岂一壮水 可以胜其任乎?总之,人身之血,附气而行者也一脏伤则气必不调,而血遂溢于外,故逆 则上出,坠则下行,滞则阻痛,寒则凝,热则散,此自然之势也后之君子于诊视之际,闻 问之余,斟酌而得其情否乎?果能于此着眼,视其病之所伤在何脏?脉之所伤在何部?时之所 值在何季?思过半矣余曾治一咯血之人,平日极劳,每咯紫黑色俱成小块者,然必是饱食 则多,少食则少,不食则或少或无予以韭汁、童便、制大黄治之,贰服而安,后以补中益 气加血药愈而知者以为怪妄,予谓极平常盖实从《神书》究心,而置《医贯》为谈料者 也 \x康熙贰十六年五月吴门周扬俊识于星沙寓中\x <目录><篇名>十药总论属性:夫人之生也,皆禀天地之气而成形,宜乎保养真元,固守根本,则一病不生,四体轻健 。

若 难,盖因人之壮年血气充聚,津液完足之际,不能守养,惟务酒色,岂分饥饱,日夜耽欲, 无有休息,以致耗散精液,则呕血吐痰,骨蒸烦热,肾虚精竭,形羸,颊红,面白,口干咽 燥,小便白浊,遗精盗汗,饮食难进,气力全无斯因火乘金位,重则半年而毙,轻则一载 而倾况为医者,不究其源,不通其治,或大寒大热之药,妄投乱进,不能取效殊不知大 寒则愈虚其中,大热则愈竭其内,所以世之医者,无察其情予师用药治痨,如羿之射,无 不中的余以用药次第,开列于后,用药之法,逐一条陈如呕血咳嗽者,先服十灰散劫住 ,如不住者,须以花蕊石散止之,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此定理也止血之 后,患人必疏解其体,用独参汤补之,令其熟睡一觉,不要惊动,醒则病去六七矣,次服保 真汤止嗽宁肺,太平丸润肺扶痿,消化丸下痰疏气,保和汤分治血盛、痰盛、喘盛、热盛、 风盛、寒盛六事,加味治之,余无加法又服药法曰∶三日前服保真汤,三日后服保和汤, 贰药相间服之为准,每日仍浓煎薄荷汤灌漱喉中,用太平丸徐徐咽下,次噙一丸,缓缓化下 ,至上床时候,如此用之,夜则肺窍开,药必流入肺窍,此诀最为切要如痰壅,却先用饧 糖烊消化丸百丸吞下,又根据前嚼太平丸,令其仰卧而睡,嗽必止矣。

如有余嗽,可煮润肺 膏服之,复其根本,完其真元,全愈之后,方合十珍丸服之,此谓收功起身药也前药如神 之妙,如神之灵,虽岐扁再世,不过于此,吁!世之方脉用药,不过草木金石,碌碌之常耳 ,何以得此通神诀要奇异之灵也?余蒙师授此书,吴中治痨何止千万人哉!未尝传与一人,今 卫世恐此泯失,重次序一新,名曰《十药神书》,留遗子孙以广其传矣 <目录><篇名>甲字十灰散属性:治痨症,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药止之 大蓟 小蓟 荷叶 扁柏叶 茅根 茜草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上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 萝卜 十灰大小蓟大黄,栀子茅根茜草根,侧柏叶同荷叶等,棕榈皮并牡丹尝 陈修园按∶前散自注云∶烧灰存性,今药肆中止知烧灰,则色变为黑,而不知存性贰字 ,大 地 , 而未效者亦复不少,推原其故,盖因制不如法,亦因轻药不能当此重任,必须深一步论治 审其脉洪面赤,伤于酗醉恼怒者,为火载血而上行症,余制有惜红丸,日夜三四服,但须以 麻沸汤泡服,不可煮服为嘱审其素能保养,脉沉而细,面赤淡白,血来时外有寒冷之状者 ,为阳虚阴必走症,余制有惜红散加鲜竹茹,日夜服三剂,其药之配合,散见于拙刻各种中 ,兹因集隘,不能备登。

<目录><篇名>乙字花蕊石散属性:五脏崩损,涌喷血出成升斗者,用此止之 花蕊石 上用童便一盅,顿温调末三钱,甚者五钱,食后服下男子用酒一半,女人用醋一半, 与童便和药服,使瘀血化为黄水,服此以后药补之 潘按∶一治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胎衣不下,脉急,不省人事,但心头温者,急用 一服灌下,瘀血化水而出,其人即苏,效验如神 花蕊石须火 研,炖分酒醋和童便,功能化瘀为黄水,轻用三钱重五钱 <目录><篇名>甲乙贰方论属性:治吐血者,兢推可久而葛先生首以贰方为止血要着,明明劫剂,毫无顾忌予由绎之 ,始 ,发热面红,无不相因而致,故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即减得一分上升之火,易为收拾何今 日之医,动以引血归经为谈,不可概用止血之味,甚至有血溢于外,吐出亦美,壅反为害 遂令病者信之,迁延时日,阴虚阳旺,煎熬不止,至于不救,果谁之咎?倘谓引经,可必不 妨少俟几日,后用补阴,元神可复吾恐有形之血,岂能使之速生?而无偶之阳,何法使之 速降?予所以一再思惟,而悟先生急于止血之大旨也 潘按∶《金匮》治虚痨症,以补虚、祛风、逐瘀为三大纲,此不易之准绳 陈修园按∶虚痨症,《金匮》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从肾虚以立法;建中汤,从脾以立 法; 立法,是以补虚为一大纲也。

以薯蓣丸治风气百疾,虚羸诸不足,是以祛风为一大纲也以 大黄 虫丸,治干血成痨,是以逐瘀为一大纲也三纲鼎足,为此症不易之准绳今葛仙翁 以花蕊石散,继于十灰散之后,虽云止血,实欲使瘀血化为黄水而不见血也然自余思之, 吐血既止,而离经之血,蓄而不行,不可不用此散化之若血来势如涌泉,相续不绝,竟用 此散,令其尽化为水,是令一身之血,俱归乌有,尚有生理乎?读书不可死于句下,此其一 也且三大纲因虚而成痨,医书恒有治法,而因风而致者,言之颇罕,而因瘀血而致者,除 仲景《金匮》大黄 虫丸,仲景短剧百痨丸外,未有发明其旨且《金匮》以薯蓣丸与大黄 虫丸并举,意以风气不去,则足以贼正气而生长不荣,干血不去,则足以留新血而渗灌不 周,怯症种种所由来也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其效在生大 黄之多,以行瘀也附录仲景百痨丸方,当归炒乳香没药各一钱,人参分数阙,虻虫十四个 去翅足,水蛭十四个,炒桃仁十四粒,去皮尖,大黄四钱,蜜丸如梧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 丸,五更用百劳水下,取恶物为度,服白粥十日百劳水者,杓扬百遍,即甘澜水也 潘按∶薯蓣丸治虚痨诸不足,风气百疾 虫丸治五痨诸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风 气不 虫丸专治瘀血成痨之症。

<目录><篇名>丙字独参汤属性:止血后,此药补之 大人参 上每服水贰盏,枣五枚,煎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后服诸药除根 功建三才得令名,阴阳血脱可回生,人参贰两五枚枣,服后方知气力宏 潘按∶世之用参者,或以些少姑试之,或加他味以监制之,其权不重,力不专,人何赖 以生? 古人多用于大汗大下之后,及吐血、血崩、血晕诸症,惟咳嗽去之 <目录><篇名>丙字人参汤论属性:凡失血后,不免精气怯弱,神思散乱前方虽有止血之功,而无补益之力故有形者之 阴, 自注云∶宜熟睡一觉,使神安气和,则烦除而自静盖人之精神由静而生,亦由静而复也 奈何今之医者,遇吐血家,乃视参如毒耶! 陈修园按∶《神农本草经》云∶人参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 惊悸 以五脏属阴也,精神不安,惊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阴虚为亢阳所扰也今五脏得 甘寒之助,则安之定之,止之明之,开之益之之效矣曰邪气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阴虚而 壮火食气,火即邪气也,今五脏得甘寒之助,则邪气除矣细味经文,无一字言及温补回阳 ,何后人信从宋元无稽之说,而反疑开天明道之圣经耶?此症用至贰两,以失血之后,脏阴 太虚,阴虚则不能维阳,阳亦随脱,故用贰两,任专力大,可以顷刻奏功。

但人参虽有补虚 之功,而咳嗽者忌之乘此大血甫止之际,咳嗽未作,急急饮之若得熟睡一夜,则血从心 脏而生,沛然莫之能御,即所失成升成斗,周时补之而有余矣若睡未足而惊醒之,则血亦 停而不生矣若血止一贰三日而始服之,不徒无益而有害周氏旧注亦超,但以人参为补气 之品,未免囿于俗见然人参补阴与地黄龟板之一于补阴者不同,按其字义,参者,参也, 其功与天地人并立为三,且能入肺,肺为一身之橐龠,谓为益气,却亦近道,程山龄谓贫 者 <目录><篇名>丁字保和汤属性:久嗽肺痿 知母 贝母 天门冬 款冬花 天花粉 薏苡仁 杏仁 五味子 甘 草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 阿胶 当归 地黄 紫苏 薄荷 百部 上以水贰盏,生姜三片,煎一盏,入饴糖一匙调服,日三,食后各进一盅,与保真汤相 间服 血盛,加炒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蓟、茅花、当归 痰盛,加南星、半夏、陈皮、茯苓、枳实、枳壳 喘盛,加桑白皮、陈皮、萝卜子、葶苈子、苏子 热甚,加山栀子、黄连、黄芩、黄柏、连翘、大黄、款冬花 风甚,加荆芥、防风、菊花、细辛、香附子、旋覆花 寒甚,加人参、桂枝、腊片、芍药 知贝款天冬各三,贰钱杏薏味天花,钱半贰百阿归地,紫菀兜苏薄桔甘。

潘按∶与太平丸药品有十味同,既有宁嗽金丹,不必再服此汤薏苡仁以及桔梗、贝母 ,见《千金》、《外台》,治肺痿,甘草、干姜,《金匮》治肺冷之方 紫菀、款冬、五味、百部、地黄、阿胶、兜铃、杏仁、甘草,亦从《外台》止嗽生津各 方采来,所谓复方是也肺症生姜不可轻用 <目录><篇名>加减歌属性:归茅大小蓟蒲黄,藕节茜根血盛当,痰盛南星陈半入,茯苓枳实壳须将喘加桑白陈皮 等, 寒甚加参兼牡桂,芍加蜡片不须言 陈修园按∶此方治久嗽,不过类集顺气化痰,清火解郁之品,以多为贵,绝无把柄抑 又思 所宜,百部、款冬苦温,非血后所宜,兜铃、花粉、杏仁亦为中虚所忌,知母、贝母、天门 冬、地黄、阿胶、百合性寒而滞,力亦轻微,其去市肆中之问症立方,摇铃辈之笼统配合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