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体质分型、辨识及调理一、平和体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甚至可能还有些气血不足、血压偏低,脉搏也不是很有力,但是脏腑、气血很和谐,七情适度这种体质的人,多数生在长寿家族,比如五世同堂的大家族,而平常的人家四世同堂就不容易了平和体质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重波动小等;得病少,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比较强;生病以后,对治疗的反应敏感,好治,自我康复能力强辨识:平和质(A型)——不偏于阳也不偏于阴,身体处在一个平衡状态,体质状态非常好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调理: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
药物调养:不需二、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过敏“气”令我们提劲,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出入有序,营养精微向上向外布散,糟粕废物向下向外排泄这股气,由空气、谷气、元气组成空气由肺吸入,谷气从脾产生,元气自肾提供因此,气虚体质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相对不足,尤其是肺、脾不足造成的比如一进空调室就打喷嚏,春天春暖花开也打喷嚏有的气虚的人对温度非常敏感,冬天很冷,晚上睡觉时,刚开始被窝是冷的,就在他钻进去暖被窝的那几分钟,身上会起风团,被窝暖热了风团就消下去了;早上起来穿棉衣,棉衣是凉的,一穿到身上又起风团,等到活动活动,棉衣热了,风团又落了辨识:气虚质(B型)——比如这个人气虚了,表现为气不足,不够用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调理:环境起居调摄:热则耗气,夏当避暑;冬当避寒,以防感冒;避免过劳伤正气体育锻炼:起居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以防耗气,应散步、慢跑、打太极、五禽戏等。
精神调适:气虚之人多神疲乏力、四肢酸懒,应清净养藏,祛除杂念,不躁动,少思虑饮食调理: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等药物调养: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人参、山药、黄芪等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三、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四季手都冷,夏天大家都喜欢吹空调,他不敢,一吹空调就手脚冰凉,还要加一件毛衣但是如果冬天只有手冷,那不算真正的阳虚,“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才是货真价实的阳虚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阳虚体质的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辨识:阳虚质(C型)——包括怕冷不耐寒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调理:环境起居调摄:冬避寒就温,春夏培补阳气,多日光浴夏不露宿室外,眠不直吹电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避免在树荫、水亭及过堂风大的过道久停,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体育锻炼:动则生阳,体育锻炼天天1至2次宜舒缓柔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精神调适:这类人常情绪不佳,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应保持沉静内敛,消除不良情绪饮食调理:宜食温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春夏养阳”,夏日三伏每伏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平时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胡桃仁药物调养:可选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如鹿茸、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仙茅、肉苁蓉、补骨脂、杜仲等,成方可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偏心阳虚者,桂枝甘草汤加肉桂常服,虚甚者可加人参;偏脾阳虚者可选择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四、阴虚体质:烦热躁动,口干口苦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体也是由阴阳组成,阳气就是各种功能活动,阴就是有形的物质,包括阴液、津液在人体,阴阳水火是相互依存、制约的健康状态下,阴阳平衡互涵,应该既感觉不到阴盛也感觉不到阳盛,否则不是寒证就是热证。
很多阴虚内热的人经常烦恼、躁动,生命体验不好,我们就要想办法让他们静下来辨识:阴虚质(D型)——怕热,老是口渴口干,表现为有很多内热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调理:环境起居调摄:夏应避暑,多去海边高山秋冬要养阴居室应安静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体育锻炼:宜选动静结合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控制出汗量,及时补水精神调适:循《内经》“恬澹虚无”、“精神内守”之法,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少参加争胜败的文娱活动饮食调理:多食梨、百合、银耳、木瓜、菠菜、无花果、冰糖、茼蒿等甘凉滋润食物,喝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椹粥、山药粥少吃葱、姜、蒜、椒等辛辣燥烈品药物调养: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枸杞子等药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如肺阴虚,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宜服天王补心丸;脾阴虚,宜服慎柔养真汤;肾阴虚,宜服六味丸;肝阴虚,宜服一贯煎。
五、痰湿体质:下肢沉重,容易发胖痰湿体质是水太多了或者生命的河流不那么畅通,导致不是这里堵塞就是那里泛滥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和脾脏功能相对不足有关人体中70%左右是水分,在婴幼儿或者年轻女性身上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些所以中医说“百病皆由痰作祟”腰痛、脂肪瘤、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带下症、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有一部分就属于中医的痰湿作祟,所以中医还有一句话:“顽痰生怪病辨识:痰湿质(E型)——就是肥胖的,脑门油乎乎的那种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调理:环境起居调摄:远离潮湿;阴雨季避湿邪侵袭;多户外活动;穿透气散湿的棉衣;常晒太阳体育锻炼:身重易倦,应长期坚持锻炼,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及舞蹈等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坚固致密精神调适:易神疲困顿,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以动养神饮食调理:少食甜粘油腻,少喝酒勿过饱。
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白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药物调养:重点调补肺脾肾可用温燥化湿之品,如半夏、茯苓、泽泻、瓜蒌、白术、车前子等若肺失宣降,当宣肺化痰,选二陈汤;若脾不健运,当健脾化痰,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不温化,当选苓桂术甘汤六、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大家都知道“桑拿天”空气又湿又热,使人感觉非常不舒服,湿热体质体内就像桑拿天,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湿热氤氲,排泄不畅内外皆显得“浊”在湿热的环境中,东西非常容易腐败,产生很难闻的味道对应到人体,湿热体质会表现为口臭、汗臭味大,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小便黄、味道大,大便很臭,下体外阴异味较大,白带色黄,口苦,烦躁易怒,等等湿热体质通常是由于各种先后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畅通,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形成的辨识:湿热质(F型)——就是吃了火锅容易长包这类人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调理:环境起居调摄:避暑湿,环境宜干燥通风,不宜熬夜过劳,长夏应避湿热侵袭体育锻炼:适合高强度大运动量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球类等,以湿祛散热夏季应凉爽时锻炼精神调适:多参加开朗轻松的活动,放松身心饮食调理:多吃西红柿、草莓、黄瓜、绿豆、芹菜、薏米、苦瓜、茵陈蒿等物,饮石竹茶忌辛温滋腻,少喝酒,少吃海鲜药物调养:可用甘淡苦寒清热利湿之品,如黄芩、黄连、龙胆草、虎杖、栀子等方药可选龙胆泄肝汤、茵陈蒿汤等七、瘀血体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瘀血体质就是血脉相对不那么畅通,有点缓慢瘀滞,但是又达不到疾病的程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因此瘀血体质很容易产生各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且疼痛较为持久、位置固定,是刺痛、憋痛,比如偏头痛、痛经、胃痛、胸痹、痹证等,而且疼痛聚集、瘀滞时间久了还会生肿瘤包块,比如全身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如果一个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不好,还会带来很多外形的变化,比如说面色口唇比较晦暗,容易生色斑、留疤印、生黑眼圈等瘀血体质一旦得病,不及时正确治疗很容易转化成难治的慢性病,中医有句话叫“久病入络”,基于瘀血体质的各种慢性病尤其如此。
所谓“入络”,就是病位很深,药力不太容易达到辨识:血瘀质(G型)——脸上有钞票纹,身上容易长斑,舌下静脉容易瘀紫发暗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胖瘦均见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调理:环境起居调摄:血得温则行,居住宜温不宜凉;冬应防寒作息规律,睡眠足够,不可过逸免气滞血瘀体育锻炼:多做益心脏血脉的活动,如舞蹈、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各部分都要活动,以助气血运行精神调适:培养乐观情绪,则气血和畅,有利血瘀改善,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饮食调理:常食红糖、丝瓜、玫瑰花、月季花、酒、桃仁等活血祛瘀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宜喝山楂粥、花生粥药物调养:可用当归、川芎、怀牛膝、徐长卿、鸡血藤、茺蔚子等活血养血的药物,成方可选四物汤等八、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怎么理解“气郁”呢?大家试着体会一下,在“理不通,气不顺”、“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好憋屈啊”、“真郁闷”、“堵心”、“添堵”等状态下,身心是什么感觉气”是力量、是动力,要够力,同时气在发挥作用时还一定要畅通无阻,无挂碍、无阻滞。
在人体,气的基本运行形式是升降出入,就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阳气发散,阴精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