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405640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按各部门征求意见修改,再次征求意见)目录序言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总体目标第二章主要任务第一节普及健康生活一、健康教育提升行动二、健康文化发展行动三、健康行为塑造行动四、全民科学健身行动第二节优化健康服务五、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行动六、医疗服务改善行动七、全民健康管理行动八、中医药传承创新行动第三节完善健康保障九、医疗保障制度完善行动十、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促进行动十、公共安全保障行动第四节建设健康环境十、健康城镇建设行动十三、健康环境治理行动第五节发展健康产业十四、健康产业发展行动第三章健全支撑与保障第一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二节加强健

2、康人力资源建设第三节推动健康科技创新第四节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第五节加强健康法治建设第六节完善健康筹资机制第四章强化组织实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营造良好氛围第三节强化责任落实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与健康事业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湖北2030”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健康荆门建设,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行动规划。本行动规划是健康荆门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指南,是各

3、级党委、政府履行相关职责的重要依据。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健康事业。建市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体育运动,持续实施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等综合治理,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6.5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2/10万、4.08%。和5.42%。,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农村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

4、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本市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健康领域之间、健康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仍需加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必须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荆门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从现在到2030年,是推进健康荆门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卫生与健康事业正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打造健康荆门必将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推进健康荆门建

5、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以科技、人才、法治为支撑,扎实推进健康荆门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6、,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湖北新兴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提供坚实健康基础。第二节基本原则推进健康荆门建设,应坚持和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社会氛围、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促进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凝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的力量,强化个人健康意识和责任,

7、形成全社会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健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健康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健康服务从粗放型发展向绿色集约型发展转变,提升健康服务的质量水平。坚持城乡统筹,公平可及。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差异,使全体市民享有所

8、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健康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坚持注重实效,分步推进。坚持问题导向与顶层设计并重,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健康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阶段目标和行动计划,落实重点任务,加强监测评估,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推进,逐步实现全民健康全覆盖。第三节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有序运转,健康环境明显改善,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人人享有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体育健身服务,主要健康指标居全省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和优质,健康

9、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持续提高,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全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率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成为全国健康城市的典范。健康荆门建设主要指标领域指标2015年2020年2030年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6.57779.5婴儿死亡率(o)4.085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4276孕产妇死亡率(1/10万)4.2139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909193领域指标2015年2020年2030年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沁健康生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5253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万人)138163201健康服务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352.402.50县域内就诊率(%809090健康保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30左右25左右主要食品、药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食品:96;药品:98;食用农产品:97食品:97;药品:99;食用农产品:98领域指标2015年2020年2030年健康环境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090地表水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川类水体比例(%/89.895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21530健康产业健康产业总体规模(亿元)/8001600第二章主要任务第一节普及健康生活一、健康教育提升行动(一)完善

11、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全民健康教育制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点建设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媒体协同的健康教育网络,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健康教育网络。加强健康教育服务基地建设,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和学校建设健康教育室,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健康小屋”综合利用社区服务设施,开展居民健康教育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服务。(二)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以幼儿园、中小学为重点,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开展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完善学生健康危险因

12、素监测评价体系,健全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并促进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将健康教育纳入在职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到2030年,健康教育按要求开课率达到100%学生基本健康知识掌握率达到90%(三)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力度组织开展针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和康复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产品,不断提高城乡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率。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全面发展。创新流动人口

13、、高危人群和高危场所健康教育策略,增强健康风险防范意识。(四)丰富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充分发挥全媒体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开设健康类栏目,加大健康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主导作用,推动重点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和干预。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巡讲,促进健康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建立健康知识权威发布与信息甄别平台,向群众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和保健知识,及时监测纠正虚假错误信息,坚决取缔虚假药品等广告,严厉打击各类不实和牟利性误导宣传行为。二、健康文化发展行动(一)普及健康文化理念。

14、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普及关爱健康、敬畏生命、尊重医学规律的理念。增进全社会对医学、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尊重,引导市民形成科学就医理念和对医疗服务结果的合理预期。大力倡导健康文化,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作品。健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俗,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二)强化个人健康责任。增强公众对个人健康负责的意识,形成个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社会共识。引导居民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减少危害健康的生活和行为因素。增强居民对自身健康的投资和消费意识,支持居民购买健康保险,引导居

15、民形成理性的健康消费习惯。(三)完善健康文化共建机制。强化政府在健康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安全发展理念,发挥企业在建设健康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文化建设。三、健康行为塑造行动(一)加强控烟限酒。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控烟法规制度,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将青少年作为吸烟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努力减少新增吸烟人口。强化戒烟服务,提高自愿戒烟率和戒烟成功率。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渡使用,严格执行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有关法律规定,减少居民有害饮酒。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控制在15%内,中学生饮酒率控制在20%以下。(二)引导合理膳食。全面普及科学膳食和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孕妇、儿童、老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