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常规96198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404761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常规96198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护理常规96198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护理常规96198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护理常规96198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护理常规96198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常规9619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常规9619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5、6、7、8、9、10、常见病护理常规 目录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风病的护理常规 痿症病的护理常规 头痛病的护理常规 痫证病的护理常规 颤证病的护理常规 面瘫病的护理常规 眩晕病的护理常规 神昏护理常规 褥疮护理常规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安全。根据病证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床。适时向患者(及陪送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 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3、即刻测量入院时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询问有无过敏史,记录在三测单 上,并通知医师。4、 一般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

2、每日1次,若体温37.5C (含37.5C)以上者,改为每 日4次,体温39C (含39C)以上者改为每 4小时1次,病危、病重患者测体温、脉搏、 呼吸每 4 小时一次。或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二便次数 1 次,每周测体重及血压 1 次,或 遵医嘱执行,并记录在三测单上。5、专业护士根据首诊记录,作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 识有一定了解,以积极配合。6、需书写护理病历者,及时了解病情,准确、按时完成各项记录。7 、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8、24 小时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9、凡做各种辅助检查,一般病人由护工护送,病危、病重病人由医护人员共同护送到相关 科室

3、检查。10、重危患者按医嘱须行特别护理者,应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特护记录,并床 头交接班。11 、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 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12、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舌脉象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 急处理,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13、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14、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口,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并向患者做好与药 物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1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16、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健康指导,并征

4、求意见。中风病护理常规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口眼歪斜为 主证。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 急性期危重者住抢救室,室内备有急救物品。3. 中经络者宜低枕卧位,中脏腑者床头抬高15-30 度。若有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加床栏,应用约束带保护。4. 遵医嘱予持续低流量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应用降低颅内压药物,减轻脑水肿,血压控 制在 150-180/90-100mmHg 较为适宜。5.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仁、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尿量、舌脉象变化,若发生头剧痛,颈项 强直、呕吐、呕血等,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并

5、详细记录。6. 加强口腔、皮肤及眼睛的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发生,进行各种操作注意为 患者保暖。7. 临证施护:高热者,遵医嘱予头部冰敷,尿潴留者,经诱导排尿无效者,予留置尿管。 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大黄煎水灌肠或潘泻叶5g 泡水饮服。8. 饮食以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的食品,昏迷与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饮食。9.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做好记录。10做好情志护理,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11. 指导患者坚持功能训练,保持心情舒畅,防止复发。痿证护理常规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渐至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证。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6、.2. 重症者应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勿受压或负重。3. 生活不能自理者,加强床边巡视及安全措施,防止跌伤。4. 观察痿软发生的部位、肌肉萎缩的程度、皮肤的感觉、肢体活动等,做好记录。若出现呼吸 变浅,微弱,紫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骤停等危象,应先做好应急处理,并立即报告医生 备好急救物品,并详细记录。5. 加强口腔、皮肤的护理 ,早期患者应鼓励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 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医 师用针炙、理疗、服用营养神经药等治疗以促进康复。6. 临症施护: A 、遵医嘱应用针剌疗法,亦可遵医嘱配合穴位注射。尿潴留者,经诱导排尿无 效者,予留置尿管。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大黄煎水灌肠或潘泻

7、叶5g 泡水饮服。7.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做好记录。8. 饮食以清淡、高营养、多纤维食物为宜,忌辛辣、肥甘、醇酒等品。9. 加强精神护理,使之正确对待疾病,坚强面对人生。10. 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坚持服药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头痛病护理常规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症状。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 头痛剧烈者应卧床休息,虚证者宜平卧,肝阳上亢者宜头高位或半坐卧位。3. 观察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及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生命体征、4. 临证施护:( 1)头痛剧烈时,遵医嘱应用针刺疗法:前额痛取风池、外关等穴,枕部痛取 天柱、风府等穴:颠顶部痛取百会、太冲

8、等穴或局部按摩太阳、风池、合谷等穴。(2)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暑热致头痛可口服藿香正气水等。(3)伴有恶心、呕吐者应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口中含生姜片等。(4)头痛伴神志不清者,按神昏护理。5.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做好记录。6. 饮食以清淡、高营养、多纤维食物为宜,忌辛辣、肥甘、醇酒等品。7. 加强情志护理,减少头痛发作次数。8. 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痫证病护理常规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临床以突然昏倒,昏不知人,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 肢抽搐或口中发出异常叫声,醒后如常人为主证。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 床旁加床栏,防止突然发病坠床。3.

9、 做好情志护理,避免惊恐和精神刺激。 .4.观察痫证发作的时间、次数、神志、面色、痰液性状,做好记录。若见患者自诉头晕、胸 闷。精神恍惚等发作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5. 临证施护: (1)抽搐时将患者放平,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领、裤带,清除口腔痰涎,以利 呼吸。不能强行约束患者,以防骨折。(2)抽搐发作时,可配合医嘱针刺或指掐人中,涌泉穴。(3)发作后,及时清除污染衣裤、床单、并安置患者卧床休息。6. 中药汤剂或丸剂,均应在发作间歇期遵医嘱服用。7. 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忌辛辣、煎烤、肥甘之品。8. 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避免惊恐和精神刺激。颤证病护理常规 颤证是指手足颤动,或

10、头部揺晃不能自主的症状。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 重症者应卧床休息,每日协助其做被动活动,轻症者活动时注意安全,防跌倒。3. 生活不能自理者,加强口腔、皮肤的护理。4. 观察震颤、运动、步态、面具脸、强直等症状,做好记录。若出现震颤剧烈者,遵医嘱予镇 静药。5.,早期患者应鼓励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 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医嘱用针炙、理疗、服用 抗震颤麻痹药等治疗以促进康复。3.6临证施护:尿潴留者,经诱导排尿无效者,予留置尿管。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大黄煎水灌 肠或潘泻叶 5g 泡水饮服。7.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做好记录。8. 饮食以清淡、高营养、多纤维食物为宜,

11、忌辛辣、肥甘、醇酒等品。昏迷与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饮食。9. 加强精神护理,使之正确对待疾病,坚强面对人生。10. 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坚持服药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面瘫病护理常规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面部呆滞为主要症状。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 急性期遵医嘱予卧床休息。睡眠时患侧戴眼罩,必要时给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 预防结膜炎。3. 指导病人对镜按摩瘫痪面肌,每日 3-4 次,每次 5-10分钟。神经功能开始恢复 后,指导病人对镜练习患侧面肌的随意运动。如鼓腮、咬牙等锻炼。4. 急性期注意休息,夏天避免头部于风口、门窗处睡眠。冬季注意保暖。5. 临症施护 :风寒型予艾灸阳白、

12、太阳等穴。每次灸 20-30 分钟,超知波照射 30-45 分/次, 1-2次/日。风热型 :遵医嘱予针刺疗法太阳、下关、颊车等穴。6. 遵医嘱予清热解毒中药内服 ,中药汤剂予温服。7. 咀嚼困难者,给半流饮食,饮食宜清炎,忌辛辣、煎炒燥热寒凉之品。进食后应 漱口,清除患侧齿颊间滞留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并发症。8. 针对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9. 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眩晕病的护理常规 眩晕临床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1. 按内科 一般护理常规2. 病室环境宜安静,避免各种刺激。3. 重症者遵医嘱宜卧床休息,轻症者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低头、 旋

13、转等动作。4. 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性质,诱发因素,伴随症状及血压,舌脉象等变化, 做好记录,若出现头剧痛,眼球震颤,视物模糊,耳聋,行动不稳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5. 临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刺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2)遵医嘱应用针刺疗法:风阳上扰者针风池、肝俞、肾俞等穴;痰浊上蒙者针内关切、中脘等 穴,肝肾阴亏者可针三阴交、百会等穴;气血亏虚者针足三里、脾俞等穴。(3)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6.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或采用少量多次服法,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 应。7.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生冷、烟酒等品。8. 做好患者的

14、心理护理。9. 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 ,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尽量避免游泳、观水、乘船。神昏护理常规神昏是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临床表现以神志模糊,不省人事为特征,是常见急 症。1. 按急症一般护理常规。2. 病人宜住抢救室。3. 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烦躁不安者加床栏,应用约束 带保护。有假牙者应取下,抽搐者用牙垫或包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牙齿咬合 面。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4. 遵医嘱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5. 严密观察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皮肤肢温、二便等变化,了解昏迷程度,注 意有无高热、抽搐、呕血、便血、血压下降等情况发生,如

15、有上述情况发生, 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并做好护理记录。6. 加强口腔、眼睛及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7. 临症施护:( 1)神昏高热者,予头部冰敷。( 2)气息急促、面色青紫、肢体 抽搐者,随时吸出气道的痰液及分泌物。( 3)脱证亡阳者,遵医嘱予参附针静 脉注射。( 4)褥疮护理常规褥疮是以皮肤破溃,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 长期卧床患者或生活不能自理者,予定时翻身,并以海棉或气圈垫以骨突 处。3. 递送便噐时,动作宜轻,避免磨擦。4. 注意观察患部皮肤色泽,疼痛,疮面大小及腐肉、脓液等变化。5. 临证施护:( 1)局部皮肤潮红,按之退色者,用红花酒精或祛风活络精按摩 局部,每次 5-10 分钟。( 2)患部皮色由红转紫者,可用艾灸,每次10 分钟。( 3)患部已形成溃疡者,辨证换药。6. 饮食护理,按原发病证,另加血肉之品,如鸡蛋、瘦肉等。7. 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需要长期卧床者,加强皮肤保护,防止受压。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3.1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3.2 遵医嘱予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保持安静。若有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头偏向一 侧,以防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用约束带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