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403807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精编_一_优秀资料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注意: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水1.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 70%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大水球,地球 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2. 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 3.5%;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3水存在于 海洋中、 陆地上、 空气中 以及 生物体 内。4. 水一般以 固态、 液态、气态 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5. 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2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3) 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4) 按存在空间可分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海水是咸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平均每1 kg海水中 含盐类物质35go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蒸馏法提取淡水。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 如我国的青海湖,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它主要包括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

3、下水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 有水。下雨、下雪、与雾霜露的形成。10.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咸水,且淡水的主 体是无法利用的冰川,可以用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11. 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冰川水。12. 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中有水。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证明大气中存在水。实验器材:玻璃杯、冰块。实验过程:(1)把冰块放入干净的烧杯中,(2)观察和记录玻璃杯的外壁有无水珠生成

4、。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杯液化成水珠,证明大气中有水。13.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从吃西瓜时有很多西瓜汁;吃甘蔗时有甘蔗汁等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4在测定“种子里含有水分的”实验中,如果要比较不同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相同的变量是 丕同种 子的质量和烘烤时间。把种子倒进干燥清洁的试管里,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不 久能看到从试管里冒出的水蒸气在近试管口的管壁上凝结成小水珠,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种子里含有水。15. 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 高,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 高,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60-90%。16. 水母的含

5、水量高达98_%,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_%,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如肌肉 中含水72 %,血液中含水80%,骨中含水50 %。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约1.5L,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 分约0. 5-1L,我们每天至少应饮水2-25L。17活动:冰的熔化过程:1、器材:铁架台、铁圈、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2、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冰熔化成水,就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中冰和水的温度均匀。3、冰在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到0C。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丕变,直到冰全 部熔化成水后,继续吸热,水温上升。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18.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6、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熔化的条件:温度到达熔点,同时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凝固点。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凝固的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放热 冰变成水是冰的墜化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世。名师精编_一_优秀资料19.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仝。把一杯0C。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的桶中,则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 和温度不变。用质量相同的0C。冰和0C。水冷却食品用oc冰的效果好,这是应为冰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 热。冬季的早晨,气温为5Co,湖面上结了一层冰,则冰的下表面与水面交界处温度为0C

7、o。为什么下雪 不冷化雪冷 化雪时发生熔化现象,雪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20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21.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Co,则48Co的海波是什么状态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2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发生的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2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 液体的表面积卫大,液体上方的空气就动速度遨快,蒸发就越快。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发 蒸腾 沸不同点件 条 温度K 缓烈 剧化 变 度 温冷 制度相叵点

8、一求 需热 吸24.汽化两种方式的异同2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水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 压强越大,沸点 越高。盐水的沸点 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6.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和水蒸汽的的 液化图像27水蒸发时要湮收热量。所以蒸发具有制冷效果。28.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增大压强。 29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例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冬天 结冰的衣服变干,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升华)霜的形成,冬天树挂的形成(各两个)。30. 物质的三态变化过

9、程中,需要吸热的过程是:需要放热的过程是31. 由于水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和降水,地球 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的循环, 这个过程叫做水循环。32. 降水、水汽输送、蒸发和沸腾、径流等是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固态液态气态凝固、放热液化、放热水循环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水循环中水的卫量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过程中产 生复杂多变的京气现象,也带来了只力和F力的能量资源。但是水循环也会造成降水的时间、空 间的不均匀,而形成 洪涝 或 干旱。33.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 海陆间水循

10、环;二是发生在 海洋一大气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上内循环;三是发生在 陆 地一大气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陆上内循环。34. 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水循 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35.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物质。天然水是溶液,是混合物。36.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组成。37.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叫溶液。能溶解 其他物质的 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即

11、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38. 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蚩多的二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时, 习惯上把 水 看作溶剂。通常不指名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 水溶液。名师精编_一_优秀资料39把10克蔗糖放入80克水中,过一会儿蔗糖不见了,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到圭分子中,形成了進 糖溶液,其中 水 是溶剂,蔗糖 是溶质。所得的溶液质量是90克。40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匙和小匙,取用量多时用大匙,取用量少时用小匙。 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取用。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 送入试管,然后使试管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12、,避免药品占在管口和管壁上。41.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42. 在一定温度 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把不能在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43.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它是否还能继续溶解。44.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番 增加溶质一:蒸发溶剂、降低温度45. 溶液中含有较多溶质的,称为浓溶液。溶液中含有较少溶质的,称为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 溶液,不饱和溶液丕二定是稀溶液。但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47.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

13、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加该溶_。48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叫做这种溶质 的溶解度。我们用溶解度来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必须在相同温度下。 4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还与温度有关。50.30Co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5.8g,表示在30C。时,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58g。51. 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J饱和溶液。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 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丑克。52溶解度曲线:反映物质 溶解度的随温度变化 的情况。53. 从溶

14、解度曲线可知:大多数物质的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如蟲酸钾。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如丄盐。及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盘石灰。溶解度曲线上的交 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曲线越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54. 把少量氢氧化钠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热,这说明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量, 溶液温度丄升;而把少量硝酸铵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冷,这说明硝酸铵溶解 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上降;氯化铵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表明在溶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 量_的变化,有些有明显放热的现象,有些有明显吸热的现象,有些则温度变化不明

15、显。55.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悬浊_;液体小液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叫乳浊 液。这两类液体统称为 浊 液,久置后一般会出现 分层 现象。56. 浊液和溶液最主要的区别是悬浊液中物质颗粒。分散不均匀,久置后要分层 ;溶液中分散的颗粒较小,分散均匀,久置后 要分层。57. 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之外,还有 酒精、汽油 等。油脂在水中 不易 溶解,在汽油中 易 溶解;碘在水中 不易 溶解,在酒精中易 溶解。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58. 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产生昱化作用。洗涤剂分子,一段易溶于食物 油和煤油,另一端易溶于水;亲友的一段钻进油滴,无数洗涤剂分子包围在油珠周围,使油状的小液滴 破碎,变得更细小;而亲水的一端向外,这样使油与水形成一个较稳定地分散体系。59.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60用固体溶液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x 100% (溶质质量x 100% (M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M质+ M剂如果知道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