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4036433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调查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从总体上看,我校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有必要通过以情优教来提高教学效果,认为“有迫切的必要性”“有必要”和“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人数高达95.1%,只有4.9%的学生认为“不太必要”或“没必要”;我校学生认为目前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做到以情优教;学生在平时上课时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不高,大约只有31.27%。总之,在我校当前中学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现象仍十分普遍,加强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环节和教师人格等方面的积极的情感处理的理论和操作上的指导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情感因素;中学教学;以情优教;

2、学生调查 一、引言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情感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有过不少真知灼见。但是,在现实的学校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现象、学生的厌学表现却也不是有所耳闻目睹。现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状况究竟如何?又存在什么问题呢?尚缺乏调查研究。 由于教学中以情优教的问题,已成为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因此,我们仅在我校范围内进行了有关中学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实际情况调查,以便为以情优教的实施提供依据。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进行的究竟怎样,教师的教学思想及其做法究竟如何,既要从教师那里获取信息,也要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既要

3、指导教师是怎么认识的,也要知道学生是如何感受的,这样才能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为此,在对教师所教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这也是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在教学调查中的体现。本文便是从学生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总结,对以情优教理论和实践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 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初中年级段和高中年级段共42个班级,1916名学生(因废卷去除6名,问卷回收率99.69%),其中男生908名,女生1002名,分别占总数的47.5%和52.5%;初一学生339名,初二学生348名,初三学生340名,高一学生355名

4、,高二学生280名,高三学生248名,分别占总数的17.7%、18.2%、17.8%、18.6%、14.7%、13%。此外,在被调查的42个班级中分层随机抽取男女各一名,共84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三、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 学生“学”的角度透视教学现象,提出相应问卷项目7个。问卷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封闭式问卷调查项目4个,开放式问卷调查项目3个。在开放式问卷调查项目中,让被调查的学生自由填写,如“你认为在平常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教师所占比例为( ) ,具体表现为( ) 。”然后对所填写的内容进行编码处理:对学生所填写的每一种情况编一个号码,各种情况归纳为若干号码,在对学生

5、所有填写情况进行次数登记,形成频度分布,以便进行数量化统计处理。 (二)个别访谈 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分层随机抽取84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拟定了统一的访谈提纲,并作详细的访谈纪录。学生访谈记录包括3个问题,主要是对问卷调查中的某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询问。例如,问卷调查的第2题:“你认为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是否有必要通过以情优教(注意在情感上打动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等)来提高上课效果?”,被调查学生必须在下列5个选择一个:1、有迫切的必要性;2、有必要;3、有一定的必要性;4、不太必要;5、没有必要。调查研究人员在个别访谈时可以问学生:“你对此作何选择?为合作此选择?如

6、果教师运用情感因素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等”,以便做进一步的了解。对所有个别访谈的回答进行统一处理,以供定性分析研究之用。 (三)操作过程 1、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纪录表;2、选择被试;3、确定主试;4、培训主试;5、实施调查; 6、处理调查材料。 (1)对问卷中的开放题的问卷和访谈纪录进行集体编码,统一解决编码中出现的问题; (2)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9.0软件处理。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以情优教必要性的认识 从总体上看,中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有必要通过以情优教来提高教学效果,认为“有迫切的必要性”“有必要性”和“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人数高达95.1%,只有4.9%的学生认为“

7、不太必要”或“没有必要”(见表)。 表1对以情优教必要性的认为情况有迫切的必 要 性有必要有一定的必 要 性不太必要没必要人数5218134836132百分数%27.3%42.6%25.3%3.2%1.7%表2不同性别学生对以情优教必要性认识的情况有迫切的必 要 性有必要有一定的必 要 性不太必要没必要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男生24126.5%39443.4%22725%262.9%202.2%女生28027.9%41941.8%25625.5%353.5%121.2%X2检验X2 =4.141 p =0.387表3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对以情优教必要性认识的情况有迫切的必 要 性

8、有必要有一定的必 要性不太必要没必要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优等生13734.9%16040.8%8020.4%92.3 %61.5%中等生29825.9%49743.3%29926%373.2%181.6%暂困生8623.3%15642.3%10428.2%154.1%82.2%X2检验X2 =19.461 p = 0.013男女学生对以情优教必要性的认识则无显差异(p=0.3870.05)(见表2)。在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中,优等生认为“有迫切的必要性”比例最高(34.9%),远超过中等生(25.9%)和暂困生(23.3%)。而认为“不太必要”和“没有必要”的比例是优等生最低

9、(3.8%),其次为中等生(4.8%),暂困生最高(6.3%)。经x2检验,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对以情优教必要性认识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130.05)(见表3)。进行的x2分析可以发现:优等生对于以情优教必要性的认识显著高于中等生(p=0.0000.001)和暂困生(和暂困生(p=0.0000.05)。在个别访谈中,学生被问及以情优教的必要性理由是,许多学生谈到:这样“听课有劲”,“能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更敬佩教师,愿听他的话”,“缓和紧张气氛”,“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从情感上感染你,而不是压抑”,“师生能更好地沟通”等,即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确确实实认识并感

10、受到以情优教的各种教育价值,而非随意的表态。 (二)学生对于目前教师以情优教情况的感受表4学生对于目前教师以情优教实际情况的感受总是经常有时偶尔没有人数33181840694162百分比%1.7%9.5%44%36.3%8.5%表5不同性别学生对于目前教师以情优教实际情况的感受总是经常有时偶尔没有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男生182%9110%40244.3%32535.8%727.9%女生151.5%909%43843.7%36936.8%909%X2检验X 2=1.989 p =0.738表6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感受总是经常有时偶尔没有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优

11、等生61.5%369.2%17143.6%14537%348.7%中等生221.9 %1099.5%52745.9%39734.6%948.2%暂困生51.4%369.8%14238.5%15241.2%349.2%X2检验X2 =7.981 p = 0.435从总体上看,学生认为目前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做到以情优教;只有11.2%的学生认为教师“总是”或“经常”以情优教,而80.3%的学生认为教师只是“有时”或“偶尔”以情优教,另有8.5%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根本“没有”以情优教(见表4)。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大多认为目前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做到以情优教(见表5、6)在个别访谈中,当学生被

12、问及“目前中学教师中能做到以情优教的教师多吗?”时,学生的回答大多是:“不多”“不太多”或“很少”等,及教学现状与学生的愿望相差深远,学生很少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情优教。 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体质较差的学生,要多于鼓励、帮助和支持。(三)学生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的比例 表7学生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的比例总体(1910)xs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31.2721.56未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48.5427.61T 检验T=17.615 p=0.000表8男女学生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

13、感因素的中学教师的比例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未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xsxs男生30.8722.3548.7928.21女生31.9520.8248.3127.07F 值检验F=0.589 p=0.009F=0.143 p=0.705表9学习成绩不同学生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的比例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未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xsxs优等生32.1722.6647.9429.17中等生31.9521.0147.8826.59暂困生28.1821.8351.2528.91F 值检验F=4.714 p=0.009F=2.195 p=0.112从总

14、体上看,学生在平时上课时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中学教师比例不高,大约只有三成(31.27%),而感受到运用情感因素差的中学教师比例则很高,近5成(48.54%)。近t检验分析,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00.05)(见表8)。在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中,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教师比例也存在着差异(p=0.0090.01)(见表9)。通过多重比较可以发现:暂困生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教师比例又明显低于优等生和中等生(优=0.0110.05;中=0.0030.05)。 (四)学生对中学教师在教学运用情感因素的具体实施方面的感受 表10学生感受到教师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具体表现教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