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401867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张咏梅衡水市第六中学功教学设计张咏梅 衡水市第六中学【教材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如果从能量角度研究,有时会更简便。研究功 的重要意义在于, 可以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 为研究能量转化过 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 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 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本节内容由“力学中的功”和“功的计算”两部分构成。其中, “力学中的功”通过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学生认识到做功包含的两 个必要因素,为功的计算打好基础。 “功的计算”明确了功的计算方 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功。【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求知欲较强 ,因

2、此在教学过程中注 意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 , 在学习过程仍需一 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 , 因此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 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功的概念比较复杂、 抽象, 教学中应遵循 具体 - 抽象 - 具体的原则。学生对受力分析、 力的测量、 判断物体的移动距离及其测量方法 已经了解 ,但往往对两者方向的一致性把握不准,导致功的计算产生错误,本课通过对大量生活实例的归纳 ,及实验测量 ,让学生在体验中 学习功, 将有利于学生对功的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记住功的计算公式

3、、国际单位,会应用W=FS故简单计算。2、过程与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 , 了解功的含义 , 知道做功包含的两 个必要因素 , 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通过体验、 题目的计算和活动评价, 运用功的公式解决实际问 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寻找和解释 ,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 社会、科技的联系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 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1、建立“做功”的概念; 2、功的计算。 难点:判断力是否做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课件,弹簧测力计与木块多套。学生准备:刻度尺,学习物

4、品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切入主题教师:为什么要引入功呢?播放视频(时长44秒)。学生观看。意图:学生了解“功”引入的意义一一功是穿梭于能量世界的天使。二、建立“做功”概念(一)列举实例,建立概念实例1:拿起水杯;拿起板擦;关上窗户;拉桌子等过程中,对应力 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师生尝试共建力 做功的概念。(二)实例分析,理解概念师:出示一些情境图片,请学生判断力是否做功。实例2:师出示“天舟一号”发射时的情景图片。师生分析,推力做功。(燃气的推力作用在火箭上,火箭沿推力的方 向上升。则推力有了成效,我们就说推力对火箭做了功。)意图:联系科技,提出问题,认识做功

5、概念。实例3:师播放叉车举高货物时的情景图片及动画。生思考并表达。(叉车的举力作用在货物上,货物上升高了一段距离, 那么举力有了成效,我们就说举力对货物做了功。)意图:联系社会生产,提出问题,认识做功概念。实例4: 师出示“铁锤击打,钉子钉入木板”动画。学生判断力是否做功。生思考,表达。师生总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出示几种不做功的情境图片。学生判断力是否做功。师生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意图:学生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做功的概念。实例5:活动一师:你能不能对身边的物品做功,或根据生活的观察,提出“力做功”的例子呢?请告诉大家。生思考,表达。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巩固概念。(三)学习诊断,释疑

6、概念:师提出“你对做功还有什么疑问吗?对于做功你还想知道什么吗?”学生提出。意图:对学生的学习做诊断,助力有效学习;引出做功的大小。 (若 学生不能提出做功大小的问题,则利用前面学生测出的数据,引导学 生思考:力做功一样多吗?怎样知道做功的大小呢?)实例6:活动二师提出:你能不能利用弹簧测力计与木块创造“力做功”的例子,并 记录力和距离的大小,填写在表格中。同桌合作完成。学生:1、讨论;操作;记录数据;2、组织语言叙述操作活动,结合数据说明力做了功;师:针对你创造的做功过程,你可以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吗? 生思考,讨论,表达。(若生不能提出问题,则师引导:比如说,拉力对木块做了多少功?) 生提出问

7、题。师:根据数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意图:让学生由具体事物从量上感受力做了功, 并为后续功的计算做 铺垫。并侧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三、功的计算,应用概念(一)自主阅读师:对做功大小的计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3页最后一段和64页的 1、2段,了解做功的公式及相关单位。生阅读。意图:学生了解功的计算公式与相关单位。(二)计算做功大小师:请运用阅读到的知识和方法,解答你提出的问题。要写出过程。1、学生利用前面自己测出的力与距离,计算对应的功。2、请个别学生到讲台板书过程。3、评价学生板书过程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意图:学生应用自主所学解决问题,既是检验

8、也是巩固所学;建立学 生的学习自信心;在物理的角度,通过做题的规范性来培养学生做事 的严谨度。4、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数据, 整合创编例题,请学生解答。例题1用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 m,则拉 力对木块做了多少功?重力对木块做了多少功?例题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 m,已知 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N,则拉力对木块做了多少功?木块所受 的其他力对木块做了多少功?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功计算的基础上, 让学生看到题目形成的过 程,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三)估测做功大小例题3若一本(重3N的)物理书,从(0.7m高的)课桌桌面掉到了地上, 重力

9、对它做多少功呢?(括号部分先不给学生)例题4若我将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我对物理书大约做多少功 呢?意图:题条件由具体走向抽象,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量化 体会生活中的做功;促进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物理。【放松活动】活动三请几位同学一组,合作测出1分钟(模拟)上楼梯做功的大小。比 一比这1分钟内谁做的功多。我需要记录与测量的物理量有我测得的数据:我提出的问题:我们的分工是:(以上内容在课件中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意图:给学生创造机会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对合作能力也是一 次考验和培养。并为下节课教学做出良好的铺垫。【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来表达。学生表达(10个左右)。意图:关注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课下请把收获写在 笔记本上,好吗?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意识和习惯【课下作业】你跳过绳吗?你知道跳绳1分钟克服重力做多少功吗?怎样测出这个功的大小呢?试一试,并与同伴比一比,谁做功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