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018301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计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计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计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计小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小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范与我国尚有不同。请查询相关资料,比较这一差别,并探讨应如何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范与我国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的重要程度的判断不同。首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认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次要的质量是可比性,针对用户的质量是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那些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且自身又愿意用适当的精

2、力去研究会计信息的人士而言,应当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使会计信息有用的前提条件)。而则认为会计信息四项主要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将可理解性置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首,然后依次为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并认为相关性包括预测作用、证实作用和重要性,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和完整性等。但是对于我国而言,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规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只是将其列入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之中。分别有:客观性原则(可靠性)、并且将其置于相关性之前。相关性原则、其中将可比性分为一贯性和可比性两项列示,还有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理解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些会计信息质量

3、要求是并行列示的,没有区分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次,FASB、IASC与我国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各个性质的重要程度的认定之所以会不同,是因为各自的会计目标有所差异。对会计目标的定位是采纳“决策有用观”的观点,更注重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制定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沿用了的基本思路,也将会计的目标定位在决策有用观上,所确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主要标准的。但是在此同时二者都鉴于国际会计准则涉及地域较广,要在经济背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发挥国际协调作用,必须兼顾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中也包含了受托责任观的内容,在会计

4、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上,特别强调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并将可理解性摆在诸特征的第一位。但是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没有对会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这里既没有强调决策有用性,也没有强调受托责任的考核,表述过于笼统,进而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列示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之中。 虽然FASB、IASC和我国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范有所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也说明了我国会计事业和国际的日益趋同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质量特征是

5、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体现着会计目标在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处理程序和基本方法标准的原则性规定,直接受到质量特征的指导。质量特征的作用是为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通过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等规范进行阐述,虽然形式上比较全面,但相互之间关系模糊,诸概念定义还不够明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因此我们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一). 从理论认识上构建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首先,我们在从理论上构建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因果

6、规律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即根据会计环境制定适合我国的会计目标,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为考量,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其次,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要点。1.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框架体系中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部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组成的、互相关联的内在逻辑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是这个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连接财务报告目标和其他概念公告之间的“桥梁”。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新颁布的具体

7、会计准则已达到较高水平,使得现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在理论上与具体准则不匹配、不协调,因此,修订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建立概念框架显得十分迫切。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符合我国的会计目标的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取决于会计目标,我国属于转型经济国家,财务报告的目标都是多个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也来自多个不同的群体。根据新经济时代的特点,由于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大大增加,“决策有用性”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变化相适应。同时我们也要透过民主程序实现会计目标之间的协调,从而达成对不同会计信

8、息质量要求之间的平衡。确定信息质量特征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列报与对外披露四个环节。3.构建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建立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但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即要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会计基础等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体现出多层次化:首先,应将真实公允性确定为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特征。真实公允性包括两个具体的组成部分:(1)真实性 (2)公允性(即不偏不倚,要求企业在具体加工、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偏袒委托、受托任何一方的利益。)其次,应将可靠性和相关性确定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并将

9、可靠性置于相关性之前,将其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矛盾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可靠的信息是资源委托人正确评价受托责任的依据;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主要出在可靠性上,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信息不真实、不可靠。但在强调可靠性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信息的相关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但是,可靠性不同于客观性。客观性是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地反映,而可靠性则是指会计信息足以信赖。 此外,应将可比性和明晰性确定为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明晰性,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本身就包含了一贯性。

10、所以,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没有必要把一贯性单独作为一项质量特征。至于及时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前者是对提供会计信息时间的要求,后者是对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另外,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公允性是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1997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际性组织在分析其原因时,将东南亚国家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归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增强财务报告透明度应成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二)从实务中着手保障质量特征体系的实行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1.建立高质量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手段,建立高质量的会计监督体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强化内部监督,建立会计工作的自我约束机制。企业经营者要端正对监督的认识。内部监督的科学化,必须包括三个层次的监督机制:第一是财务监督机制,第二是会计监督机制。第三是内部审计监督机制。(2)推行社会监督,造就维持会计工作秩序的经济警察。(3)规范国家监督,促使会计工作外在约束机制科学化。2.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3.加大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会计法规体系。4.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培养。5.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有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着手,才能保证我们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