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防治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01359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瓦斯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瓦斯防治方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 1前 言 2第一章 矿区概述 4第一节 概述 4第二节 开采技术条件 6第二章 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7第一节 矿井开拓开采概况 7第二节 主要生产系统概况 7第三章 瓦斯防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第四章 瓦斯防治方案12第一节 通风系统防治方案12第二节 防尘供水系统防治方案23第三节 防灭火系统防治方案23第四节 瓦斯抽放防治方案25第五节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25第六节 其它相关系统防治方案28第五章 瓦斯防治保障措施30第一节 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31第二节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34第三节 加强监督检查35第四节 建立安全隐患处理应急救援机制36第五节 加强日常管理,注重隐患跟踪,全力

2、消除隐患36第六章 预期效果49前 言一、瓦斯防治原因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管理办法和基本标准的通知(国能煤炭【2011】414号)精神及要求,桐梓县工业经济和能源局关于转发贵州省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实施意见(桐工能通【2012】14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二、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防治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防治工作

3、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防治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三、瓦斯防治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瓦斯防治工作到位。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化、开拓开采正规、

4、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为实现到2013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四、瓦斯防治基本原则1.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2.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3.瓦斯防治能力大于生产能力。4.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5.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抽采达标),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6.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有效),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7.严格管理(管理到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

5、行、严格监督。8.排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五、瓦斯防治目标1.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瓦斯事故与重大瓦斯事故;2.防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3.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4.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六、瓦斯防治范围及防治重点我矿现在正进行15万吨技改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并取得联合试运转批复。我矿特别是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不同施工阶段必须编制相应的通风技术措施,严防出现通风事故。瓦斯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矿生产现状及各系统实际情况分析,防治方案应以通风系统完善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抽放等安全系统为目标,配

6、合各项保障措施来达到瓦斯防治的基本要求。七、瓦斯防治主要依据(一)政策法规1.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 2.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4.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5.煤矿瓦斯抽采标准(AQ1027-2006)及瓦斯抽采指标(AQ1026-2006);(二)主要技术资料1、松渝煤矿设计。2、松渝煤矿安全专篇。3、松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第一章 矿区概述第一节 概述一、交通位置松渝煤矿位于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罗里坎村,隶属桐梓县煤炭工业局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142-1

7、065242,北纬283020-283126。井田走向长2.15km,倾斜宽0.465km,面积约0.751km 2。距川黔公路2km,距松坎火车站7km。距崇遵高速公路三元坝出口约6.5km,从桐梓经210国道和川黔铁路北至重庆,南到遵义。 矿区交通位置图二、矿区范围松渝煤矿已取得了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751km2,开采深度由+850m至+450m标高。根据采矿许可证,其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矿井拐点坐标表拐点号XY备 注a3155325.0036388580.00采矿证号:52矿区面积:0.751km2开采深度:+850m+

8、450mb3155063.0036388965.00c3155400.0036389200.00d3156150.0036389300.00e3156540.0036390000.00f3156828.0036390206.00g3157090.0036389830.00第二节 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本矿位于贵州高原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南部衔接的斜坡地地带。大娄山脉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测区。地势为:中东部高峻挺拨;北部急剧低下;西南部以陡峻的坡降直下赤水河畔。南北向和北东向山峦比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北东至南西向和北北西向的河流纵横交错,流急滩险,直泻长江。地形主要以山峦斜坡为主,河流深切,属区域

9、补给径流区。地下水排泄受小河深切沟谷控制。由于矿区地形陡峻,多为陡壁及较陡的斜坡,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矿区内含煤地层之上虽然有玉龙山段、长兴组含水层存在。但由于河流切割较深,矿井设计采用平硐上山开拓,地下水排泄条件较好。矿区内各含水层之间一般没有水力联系,地下水一般只限于顺层运动,水源的补给一般只限于大气降水及少量溪流水通过上层的渗透补给,其补给量具有季节性。二、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性1、瓦斯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41号-关于对关于请求对进行审批的报告的批复,k3煤层在鉴定范围内(+473m以上)有突出危险性。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生产字2007482号文批复,对遵义市煤

10、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松渝煤矿全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20.59m3/ 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25m3/t。2、煤层自燃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K3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类)。3、煤尘爆炸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桐梓县松渝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K3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第二章 矿井开拓开采现状第一节 矿井开拓开采概况一、井筒设置本设计共有3个井筒,即主平硐、进风行人平硐和回风平硐。1、 主平硐主平硐担负运输煤炭矸石、进风任务,长230m,坡度3,采用拱形断面,喷浆支护(表土段砌碹支护,长度20米),掘进断面5.9m2,净

11、断面5.6m2。井筒铺设600mm轨距18kg轨道。2、 进风行人平硐进风行人平硐担负进风、行人任务。长160m,坡度3,掘进断面5.6m2,净断面5.2m2,采用拱形断面,砌碹支护(表土段半圆拱形断面、砌碹支护,长度20米)。3、 回风平硐专作回风之用,回风井井口段为平硐,坡度为3,在+786m向3号煤层掘石门,揭煤后布置回风下山。风井总长235m,掘进断面5.6m2,净断面5.2m2,采用拱形断面,喷浆支护(表土段段砌碹支护,长度20米),不铺设轨道。二、采煤方法1、影响因素 矿区位于乐坪背斜北西翼,总体构造较简单,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倾向300左右,倾角45左右。属急倾斜薄

12、-中厚煤层。首采煤层为K3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2.51m。主要煤层赋存较稳定,结构较简单。可采煤层的顶板岩性一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矿井按类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性矿井设计。矿井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矿井设计。2、首采煤层的采煤方法根据煤层赋存情况、构造情况、顶板稳定情况及开拓系统的布置,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采煤工艺采用炮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第二节 主要生产系统概况一、矿井通风1、通风方式:分区式通风,主平硐、副平硐进风,专用回风井回风,为两进一回。2、通风方法:机械抽出式3、FBCDZ-6-N014型防爆轴流式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YBFe280s-6

13、,电机功率245KW(380V),风量范围14.8-39m/s,风压范围820-2020Pa,转速980r/min。4、局部通风机选择选择FBDYNo6.0/215型防爆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风量400-260m3/min,风压350-4000Pa,功率215kW,电压660V。二、运输系统1、采区内运煤、运料路线1)采区内煤流方向:采煤工作面(自溜)1101采面运输巷溜煤上山+473m煤仓+473m主平硐地面。2)材料流向:地面主副平硐+786m车场11岩石集中巷1101回风巷1101采煤工作面。3)掘进工作面煤(矸)运输:1103运输掘进工作面:运输掘进工作面1103运输巷14岩石集中巷+560m甩车场轨道上山下段地面。1102回风掘进工作面:回风掘进工作面1103回风巷13岩石集中巷+645m石门副平硐地面。4)副平硐铺设18kg/m的轨道,11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铺设15kg/m的轨道。2、运输设备轨道上山上段选用JTB-0.80.6型单滚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