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4008964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制药类高级技能性人才的需求日见迫切,但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医药企业受国家药品管理法、 GMP等相关制度、规范的制约,很难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为相关院校承担培养核心职业技能的岗位实践教学任务。因此从事高职制药技术类专业教育的院校为了完成与实际工作内容接轨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必须建立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促进和帮助相关院校建设制药技术类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多年调研与实践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相关院校中先进的做法和成功

2、经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突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并针对 “终生学习与培训”的要求,制订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一、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以制药技术 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体现现代制药技术为特征,建立起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内容需融合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实际生产过程、 行业标准的要求。 为了使基地建设达到规模化、系统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的目标,符合拓展其功能的要求,在设计和建设中,把教学功能、培训功能和服务于药品研发过程中中试的功能统筹考虑,把为校内教学服务和为医药行业服

3、务统筹考虑,使其真正成为融 “教、学、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校内实践教学场所。总的建设方案应当包括硬件(厂房、设施与设备)、软件(管理标准文件、技术标准文件、工作标准文件、各类记录与凭证、验证文件等)以及团队(管理、维护和教学队伍)等的建设方案。2、基本原则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应能完成制药技术实训教学与综合职业素质养成、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任务,为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紧扣制药技术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助于学生任务能力观、整体能力观、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2 制药

4、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要符合现代制药行业对制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3)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要紧跟行业技术发展,体现制药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瞄准行业的高技术含量和新技术的职业岗位,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掌握到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达到与行业需求零距离对接的教学目标。(4)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在总体设计上要具备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外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 形成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 还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药品中试等职能,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基地。(5)如建设符合 GMP

5、 标准的校内制药技术实训基地,需投入较大资金用于生产环境的空气净化, 运行成本高, 因而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虚拟实训教学软件,建立在网络环境中实施实训教学的模式。二、实训教学的条件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应按照实际生产和中试的要求进行生产型设备的配备,所配设备既能反应目前国内行业现状,又能代表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车间和设备安装场所应能符合教学的要求。 如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内容应包括口服固液体制剂(如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剂)、注射剂(最终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输液剂、冻干粉针剂)建筑面积应在 1000 平方米以上,实训设备的总价值约在 800 万以

6、上;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 增加丸剂(浓缩丸、滴丸)、中药前处理、中药提取与精制内容。为满足实训基地运行需要,还应建设制药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蒸汽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共用工程和辅助系统。三、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制药技术类专业双师型素质的专任教师, 兼职实训教师应占 20%,以满足制药技术实践教学、从业人员再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四、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为了保证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为顶岗实习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应把药品实际生产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程作为实训教学内

7、容;实训教学现场的设计、安全、环保等均满足我国药品管理法、 GMP 等法规的要求,使得实训教学现场具有企业生产车间的真实氛围。五、实训基地与教学管理机制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可广泛吸收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各类教学文件齐备、教学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实训教学内容安排科学、合理,能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益; 制药企业的各类管理类、 技术类和标准类文件齐全,并严格执行。六、实训基地共享机制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区域共享。七、经费来源基地运行有专项资金保障,可满足正常实训教学消耗与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八、高等职业教育制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附件 1附件 2附件 3附件 4附

8、件 5高等职业教育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附件 1:高等职业教育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2006 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系人:邬瑞斌,联系电话:025-86185755序号实训类别实训项目主要实训内容主要设备名称1.选择合适材质的反应釜 ;玻璃材质反应釜反应

9、器选择与相2.根据具体反应要求,熟练掌握加料、出关操作料、回流保温、冷却、抽真空、搅拌、清洗进料装置、冷却管道、蒸汽管道等等操作。)数量(台/ 套)8 台各 1 套1制药工艺条件温度控制控制技术绝氧绝潮措施分水技术过滤21. 不同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测量仪表使用方法;2. 单纯液体浴控温技术;3. 常用温控元件控温技术。1. 性气体保护技术;2. 射器针管技术, 使用注射器计量与转移对空气敏感的液体化合物技术。使用分水技术对反应过程需要无水但有水分生成的药物合成反应。1. 常压过滤的基本操作;2. 减压抽滤的真空系统安全检查和操作;3. 加压过滤空气压缩系统安全检查和操作。工业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

10、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阻、热电偶温度计各种用于加热和冷却的液体恒温槽等温度控制元件氮气瓶注射器分水管玻璃漏斗真空油泵、抽滤罐、缓冲罐、接收罐空气压缩器、抽滤罐、缓冲罐、接收罐各 2 只8 瓶50 只10 只40 只1 套1 套分离提纯技术蒸馏结晶与重结晶萃取干燥薄层色谱柱色谱取样检测技能1. 常压蒸馏的水、电系统,管道,温度计、压力表检查,准备和操作;2. 减压蒸馏的水、电系统,管道,温度计、压力表检查,准备和操作;3. 水蒸汽蒸馏蒸馏装置正确安装,操作和拆卸。1. 过饱和溶液的制备技术;2.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3.结晶与重结晶操作。1. 液液萃取溶剂的选用和分液漏斗操作;2.固液萃取溶剂的

11、选择和渗漉法提取;3 、连续回流提取。1. 液体干燥的干燥剂选择;2.干燥管的制备;3.真空干燥的系统检查和操作。1.薄层板的制备;2.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3.显色及色谱分析。1.快速柱色谱的制备和分离操作;2.凝胶过滤柱色谱的制备和分离操作。1.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管路(物料、冷凝水管、蒸汽管) 、温度计、蒸馏釜真空泵、管路(物料、 冷凝水管、 蒸汽管)、温度计、压力表、蒸馏釜水蒸气发生器、冷凝管、导管电炉、冷凝管分液漏斗渗漉筒、连续提取器真空干燥器、压力表、温度计玻璃板展开缸喷雾器、紫外灯色谱柱、氮气瓶或空压机、压力表、针形阀紫外分光光度计1 套1 套各40个各40个40 只各

12、40只各10只200 块20 只2 台色谱柱20只,其余各1 只。4 台3化学药物质量检测技术使用物理性质检测药物2.气相色谱检测;气相色谱仪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1.熔点测定, 使用全自动熔点测定仪准确测全自动熔点测定仪定药物熔点鉴别;2.折射率测定, 可根据测定的化合物的折射阿贝折光仪率与文献对照, 作为一项指标。 也可测定原料、溶剂、中间体和产品的折射率,判别药物的纯度;3 、旋光分析,对比旋光度或旋光度测定来检测药物。1 台1 台2 台阿昔洛韦合成4藜芦酸的合成*化学药物制备实训3 N- 正丁基己内酰胺的合成*1.环合反应与1, 3- 二氧戊环的制备;2.开环反应与 2- 氧杂 -1 ,4- 丁二醇二乙酸酯的制备;3.酰化反应与 N2-7 (或 9) - 二乙酰鸟嘌呤的制备;4.取代反应与 N2- 乙酰基 -9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