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400318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小学高荔小学二年级学生学情蔡金芳摘 要 当今社会的教育大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却未能有新的突破,单一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兴趣。相反,随着农村小学生年级的升高,课业的加重,怕学、厌学的同学越来越多。为使这些厌学的孩子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从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践工作,希望通过对学生的现状的分析和具体的方案的实施能够对我班学生的厌学情况有所改善,使每个学生都有大的进步,大的发展,同时让学生产生远大的人生理想,从小努力学习,不荒废光阴。 关键词 农村 小学生 厌学现象 一、研究背景 在当

2、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以及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等原因导致部分孩子开始厌学、逃学、退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脆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叛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百分之八点四、初中生仅有百分之十点七,而高中生仅有百分之四点三;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的即适合应考的学习方式

3、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恰恰是造成他们厌学的重要因素。 我班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他们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学生的学前教育、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反差极大,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虽然我校学生中有严重厌学现象的学生不多,但据平时老师所知,每个班级中至少都有一至两名厌学学生。这些学生如不及时矫正,厌学情绪就会越来越强烈,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 二、原因分析 在以上背景下,根据我班实际情况,通过对学生在校的表现的观察和分析,我对存在不同程度厌学情绪的学生(智力正常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调查问卷、个别谈话和心理咨询,发现小学生厌学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缘

4、于非智力因素。通过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小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发现在学习时,经常出现厌烦或逃避的情绪,早晨背上书包去上学时,愁眉苦脸,十分不情愿我对学生进行观察,把这些学生在一节课中以及课间的活动情况作了如实详细地记录。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还利用课间、午休、放学后的时间分别找了学生本人、家长、和同班同学谈话。通过调查、观察、谈话等几个步骤的准备,我发现学生的厌学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方面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和对孩子的期望及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

5、指示器。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与奶奶的过分溺爱,导致该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该做的小事不做)带到学习中来(自己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我班学生总共43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24人,大部分的学生回到家,都没有人监督其学习,甚至有些家长把监督学生的学习的责任全都推给学校,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学校就有责任教出优秀的学生。学校是有责任,但家长也有责任。学生在家的时间比在校时间较长,所以学生在家养成的各种习惯会直接影响在校的学习。班上最突出的一

6、个学生由于家长过分溺爱,该生在校表现极差,导致该生现在既不听家长管教也不听老师管教,更不愿学习,只喜欢玩和捣乱。 2、要求过严或态度粗暴 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分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要求,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要被责骂,受皮肉之苦,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严重的身心疲劳,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这样传统的棍棒式教育,孩子怎么会视学习为乐事呢?怎么能不厌学呢?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会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7、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许多资料都表明,“问题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子女”的概率要大大超出正常的家庭,同样,产生厌学情绪的孩子也较多地出现在“问题家庭”中。在我们所调查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是属于单亲家庭的,父母的不和也给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学校原因1.学生生源原因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

8、生接触不到城市学校的学生的情况表现。2.教师自身修养及教师队伍不完备(1)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 农村小学编制不合理分配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往往“一师兼多职”,缺少专职教师,这样教师往往是无暇备课,常常照本宣科,学生自然学习兴趣不大。另外在职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比例不均,使得每学期教师流动性大,造成了有的班级一学期甚至换两三个老师。教师队伍的不均衡发展怎能不对学生有影响呢? (2).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观念落后虽然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有的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手段不妥。而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看学生成绩,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教师不改进自己的教学

9、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的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然让学生感到厌恶,显然,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3).教师师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今天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或者冷嘲热讽,或者体罚(变相体罚),那么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畏惧心理。一位厌学的学生说:“我原本是一位很爱学习的孩子,但是自从换了新老师后,有一次我因一道题不会做,老师随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猪一样笨!难道我真的那么笨吗?从那以后,我不想再上数学

10、课了”老师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位学生从此不再喜欢上数学课了。由于个别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不强,排斥差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厌学的原因不在少数。3班级影响一个班级对学生的管理情况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明显的影响,我觉得好的班级会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比如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十分好学勤学,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从而自觉学习,不好的班级则反之。正如古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学生自身的学习困扰 1、注意力的不集中和好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力较差,注意力的集

11、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安静久坐,爱做小动作,或爱与别人说话,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自我控制能力极差,严重的便发展为旷课、逃学。 2、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果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我发现越是成绩差的学习生,越是缺乏学习动机,越是不想学习。于是就出现了恶性循环,产生了厌学情绪。 科学奠基人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

12、的发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只不过有的学习方法好,有的方法不好。3、惰性心理 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督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学生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经常有家长向老师反映“我的孩子真是没法管了,看着他写都写不好,一会干干这个,一会儿要喝水,写个作业要好几个小时.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都是内心的懒惰造成的。 (四)社会方面 当然,这些学生的厌学原因并不单纯是某一方面,往往是多方面并存、相互影响的。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

13、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一些娱乐场所的违规开放,没有禁止未满18周岁学生入内,使一些学生尝到了游戏的甜头,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自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 三、策略选择 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地从一两个方面去分析,不管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尤其是个体自身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都需要从各个方面去给予帮助和示范,下面主要从家庭和

14、学校方面进行策略阐述: (一)家长要创设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并且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1、儿童在民主和谐的家庭中能够形成他们良好的性格,并且作为自己快乐或失败的港湾,很容易使他们排除学习中的不快,以最佳状态学习。 2、家长应正确地认识孩子,从实际出发,充分的估计孩子的能力,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使得孩子有充分的自主,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多关心爱护孩子,少横加指责,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适时给予帮助,努力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 3、“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家长要努力挖掘孩子的优点并且给予他展示的平台,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细微的优点或进步,并对孩子微小

15、的进步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和自信。 (二)学校方面 1、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 2、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管理。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巧用各种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很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轻松愉快到感觉,并且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间矛盾的化解,以及学生不良思想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己不断从教学中体验快乐,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