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99547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在面试中智取工作? 阿伟是我的好好友,没想到她这次应聘电视台记者会如此顺利。当我向她讨教秘诀时,她只说了一个智”字。下面就让她谈谈她时怎样出奇智”胜的。笔试已经过关,面试的竞争僵愈加剧烈。因为这次电视台招聘记者名额只有四个,这就认为这要淘汰80%的笔试上线者。听说主考官是台长,以前透露风声,要大家做好思想准备,可能提部分意想不到的问题,以考察应聘者机智应变的能力。考官们陆续走进了隔壁的小会议室,这时大家全部担心起来。说来奇怪,我反而镇静了下来,记得我第一次上讲台,双脚发抖,舌头打颤,一句话要截成好几段才能讲下去,把学生听得好累。不过没过几天就应付自如了,讲起课来妙趣横生。这一次,千万要吸收

2、教训,姑且把那些考官们的提问当成学生的提问,学生的提问有时不也是怪怪的吗?何怕之有!我被叫了进去,先回复了多个简单的问题,如年纪、职业、专长、为何来应聘、当记者应具有的素质等等,这些我全部有有备无患,一一作了回复。这时,坐在中间的主考关开始向我提问:你说你兴趣写作,可是我看了你填的报考表,在自我评价栏中竟然出现了三次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出的表格,也不准涂改,你怎么办?”我吃了一惊,填表时我字斟句酌,怎么可能但时间不容我多想,时间拖得越长,对我越不利,我必需当机立断。于是边想边回复:为了填补失误,我讲在表后附一张更张说明上面写着:某某地方出现了三处语法错误,实属填表人的粗心大意,特此更正,并向

3、各位道歉不过”我顿了顿说,在发出这份更正说明,我不愿犯这种错误”。考官们笑了。事后我才明白,原来这是设计好得一个圈套。主考官又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这次招聘是否公开、公正、公平,电视台要求你做一次采访,你以为首先要采访哪些人才最能让观众信服?”这个问题有点棘手。为了不至于冷场,我一边反复主考官的问题为了解这次招聘是否公开、公平,我以为首先要采访这类人才才能让观众信服”一边利用这短暂的几秒钟在脑子里急剧搜索目标”应聘人员?考者?上级主管?街头行人?关键时一个最”字,这是问题的关键。我心里逐步有了谱说:这类人就是落聘人员,因为有一个落聘者称赞这次招聘活动,心悦诚服,就含有相当强的说服力。我估量,被录

4、用者全部会说这次招聘很成功,相关领导也会说这次效果不错,但这不足以让观众相信,甚至产生怀疑心理。而街头行人可能不知道,采访未必能深入。因此,采访落聘人员,让她们说出真实感受,最有价值。”尽管我对自己的回复比较满意,但全部考官全部不动声色,相当严厉。在我心里忐忑不安,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假如你这次落选了,那么,你将怨恨谁?”我想了想,说:我不会怨恨你们,因为我相信你们的公平,我不会怨恨被录用者,因为她们比我强,我不会怨恨自己,因为我确实尽了力。不过”我停了一下,假如一定要问怨恨谁的话,我只怨恨名额太少了。”全部考官全部笑了起来,主考官微笑着解释:不是名额太少,而是应聘者太多。而且我们的庙里只能容

5、纳这么多人。”接着拿起笔在我的名字下重重地划了一道线。三天后,我最终接到了录用通知。面试时求职中关键的一环。据我了解,现在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回复的问题全部不完全时简简单单的、也没有你事先能够背好答案的问题,全部有或多或少的偏题、怪题。要求人临场发挥、测试你的机智敏锐。那么,怎样对付它们?第一, 要镇静自若,树立信心。假如遇见一两个难题就慌了手脚,结结巴巴,那肯定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须知,有的怪问,提问者心里未必就有标准答案,你不妨认为她们心中无数,她们很想听听你的看法。不妨把提问者当成学生”,这种心理状态对稳定情绪起很大作用。当然,绝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更不能出口张狂,大放厥词。第二, 巧取角

6、度,以奇制胜。比如前面第二问题,听说有些应聘者就回复首先要采访活动组织者”、考生”、领导”等等,比较平淡,也很一般,看法不新。而从落聘者”考虑,效果就不一样。总而言之,不要受问题的约束,要拓宽思维领域,多层次、多角度琢磨。这就要求平时多看看相关书籍,生活中多独立思索,可能你并不一定会碰到现成答案,但对活跃思维、锻炼即席答辩能力很有好处。第三, 提出问题后,你可能一下子答不上来,为了避免冷场,能够一边说些废话”。比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包括到哲学领域,我想能够这么回复”在那次应聘中,我就是经过反复叙述问题来拖延”时间。和此同时,一边担心思索答案。但废话”不可多,不能乱绕圈子,更不可离题万里。一旦捕捉到答案,就要力争简明扼要地说出来。第四, 有些问题,你可能一片茫然,不知怎么回复,这时,千万不可惊惶失措,能答多少就答多少。回复几句总比一问三不知”要好。但不可答非所问。实在不行,就下一个大的包围圈。我们经常看到政府讲话人面对记者凌厉的提问,碰到无法明确表态的问题就用模糊语言往返答,这种方法在应聘中不得已可用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