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98683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范本(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现将我委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县农业基本情况*县位于*东北部*流末端,地势地貌为“六山三丘一分坝”。 海拔一三4-2626米,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现辖*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63个居委会,3606个村民组。总人口*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万人;常用耕地面积一三*万亩,其中田*

2、万亩,地*5万亩,人均耕地0.82亩。*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商品油基地县,*中上游油菜生产优势区,*上中游柑桔优势带。经过近年来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全县已构建起粮油、果品、蔬菜、生猪、竹材、中药材等六大农业支柱特色产业。2009年,全县粮食产量*万吨,油料作物产量2.08万吨,水果产量一八.55万吨,蔬菜产量28.3万吨,水产品产量0.95万吨,农业总产值一五5.3亿元,农业增加值26.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275元。二、实施的强农惠农政策项目及主要内容1、种粮农资综合补贴。从2004年*始,由中央在全国10个市县试点实施,*是试点县之一。补贴对象为全县种粮的农民。2004年按计税面积计算,每

3、亩补贴9.3元,全县落实补贴资金70.02万元。随着成品油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家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也不断加大,每年的补贴标准与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2009年,中央、市财政拨付我县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达到7462万元,全县按土地承包面积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达到96元。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从2006年*始,利用种粮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切块一五%,在全县试点种粮大户补贴,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每年的补贴标准及补贴范围有所不同,2006年以水稻为主的面积计算,种粮面积20亩以上的每亩另外补贴50元;2007年按复种植面积计算,20亩以上

4、的另奖励补贴40元。2008年按实际种粮的耕地面积计算,30亩以上的为种粮大户,补贴标准提高到另外奖励补贴一三0元/亩,2009年按实际种粮的耕地面积计算,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补贴200元。2、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补贴范围为水稻、玉米、小麦和油菜等四个品种,按照“谁种粮、谁享受”的原则,直接补贴到种植农作物良种的农民。从2006年*始实施。补贴标准为水稻一五元/亩。2007年增加油菜、小麦,每亩补贴约10元。2009年增加玉米良种推广补贴,按实际种植面积计算,每亩补贴10元。截止2009年,全县落实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资金3230万元,补贴农户37.7万余户,平均每亩补贴资金86元。3、农机

5、购置补贴。我县从2008年*始实施。补贴机具由国家通用类和国家非通用类及省自选产品组成,对2010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中承诺在重庆销售的一八19个产品全部纳入目录,加上非通用类和省自选产品1060个,共有12大类34个小类81个品目,2879个产品。目前,我县补贴的产品涉及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喷雾机、谷物烘干机等共6大类8个品种。补贴标准为:总体上执行30%的补贴比例,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烘干机单机补贴不超过12万元。同一种类、同一档次的产品在全省实行统一的定额补贴标准,不得使用中央资金对目录外的补贴机具进行补贴。补贴数

6、量的限定:一户农民年度内享受补贴购买农机具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套(即1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套(即3台主机和其匹配的9台作业机具);直接从事植保工作的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年度内享受补贴购置植保机械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2台。4、柑桔建园及老果园改造补贴。包括:柑橘标准化果园建设、柑橘老果园改造、柑橘保险业务、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其目的是推动*县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户万元增收。一是柑橘标准化果园建设。我县从2007年*始实施,2007年定植穴补助200元/亩,补助种苗200元/亩;2008年定植穴补助一五00

7、元/亩,种苗补助250元/亩;2009年定植穴补助一五00元/亩,种苗250元/亩。二是柑橘老果园改造。我县2008年*始实施,国家补助600元/亩。三是柑橘保险业务。自2009年*始,我县试验性的*展了柑橘保险业务,国家补贴14元/亩,农民自筹6元/亩。四是退耕还林成果巩固补助。2008年国家补助500元/亩;2009年国家补助500元/亩。5、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来源为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补助资金。2008年*始实施。实施范围为全县30个乡镇389个村。通过实施稻田改良、坡改梯、坡耕地整治,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将使我县退耕还林区有效灌溉面积和有效耕作面积大幅提

8、高,基础地力提升一个等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为退耕区粮食旱涝保收、增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项目投资1758万元,其中2008年378万元,2009年780万元,2010年600万元。6、农村沼气及生态能源建设。从2003年*始实施,主要实施以“一池三改”(即每个农户建一口沼气池并带动改厨、改厕、改圈)为建设内容的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模式是国家补助资金实行“先建后补”的原则,即建池农户建设任务完成并通过乡镇(街道)和县级验收后,再兑现国家补助资金。补贴范围为全县所有建池农户。补助标准为每户1000-一五00元。三、惠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原因(一)贯彻执行情况1、农资综合补贴。

9、2004年-2009年,全县累计发放种粮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一八297万元,补贴政策资金执行到位率100%。补贴农户37.7万余户,平均每户补贴资金485元。其中2007年补贴资金1972.8万元,补贴农户24.6万户,2008年补贴资金7203.3万元,补贴农户25.6万户,2009年补贴资金7527.9万元,补贴农户28.5万户。对种粮大户的补贴,累计补贴户数2684户,补贴资金949.8万元。所有补贴资金均通过种粮直补“一卡(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直补帐户。2、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截止2009年,全县落实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资金3434.8万元,补贴政策资金执行到位率100%。补贴农户37.7

10、万余户,平均每亩补贴资金91元。其中水稻良种补贴2464万元,玉米良种补贴349.8万元,油菜400万元,小麦221万元。所有补贴资金均通过种粮直补“一卡(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直补帐户。3、农机具购置补贴。发放补贴资金一五07万元,其中:2008年484.8万元(含县级配套),2009年1022.2万元,补贴政策资金执行到位率100%。带动了一八00户农户投入购机一八00余台(套)。4、柑桔建园及老果园改造补贴。一是柑橘标准化建设。建设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规范,使用无病毒容器苗,定植规范。建设柑橘标准化果园共计22580亩,补助资金4176.5万元。二是柑橘老果园改造11000亩,补助资金

11、660万元。三是试验性的*展了柑橘保险业务,共计100一三亩,国家补贴140余万元。四是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面积8000亩,国家补助400万元。5、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该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中2008、2009年项目已建成。2010年项目正实施。已投资1758万元。全县一五.47万亩口粮田规划任务全部完成后,全县退耕还林区耕地粮食单产水平提高100公斤以上。年实现粮食增产1.5万余吨,将使退耕农户66.7万人直接受益,占退耕农户总人数的65%左右,人均高产稳产口粮田面积达到0.5亩以上,粮食产量人均增加23公斤,有效确保全县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给。6、农村沼气及生态能源建设。截止2

12、009年底,全县共实施户用沼气池32051户;联户沼气池53户;养殖小区5户;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服务网点建设39个 ;国家总投资3696.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451.9万元、地方投资245万元。(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偏低,农民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如种粮农资综合补贴,虽然补贴力度加大,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收益下降,从而弱化了惠农政策。在农资沼气建设中,目前我县建一座8-10 M3的沼气池约需投资2900元左右,再加上改厨、改厕、改圈等辅助设施约需投资一五00元左右,建成一座“一池三改”配套的沼气池约需资金4400元。而目前国家每户补助仅为100

13、0-一五00元,农户建设一口“一池三改”配套沼气池,需要自筹资金2900-3400元左右,农户自筹资金难度较大。“国烟援建”项目每户补助标准为3500元,造成低标准的国债项目难以实施。2、补贴方式不尽合理。如种粮农资综合补贴,经调查,补贴资金到户,基本上都是由村社代为农户进行申报,而村社在落实到户的时候,为了回避矛盾,大都以承包地面积或计税面积计算到农户,真正种粮的农户就未享受足国家补贴。3、项目工程预算材料及人工费偏低。如在基本口粮田建设中,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文的规定,国家专项资金补助标准为600元/亩,而实际实施时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14、。加之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工程实施,间隔时间较长,物价波动较大,特别是劳动力工资不断攀升,对整个任务的完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3、地方配套及农户投劳自筹难度大。我县是财政穷县,财政只能保吃饭、保运转,根本无力配套。农户投劳自筹更是一大难题,因为我县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40余万人,占总劳动力的51%,且外出的全是精壮劳动力。所以,地方配套及农户投劳自筹难以到位。四、对策与建议1、继续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并加以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在我县的贯彻落实,极大地释放和发展了农村劳动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希望中央和省在继续保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

15、续性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巩固、完善,使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的审计监督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对实施强农惠农项目质量较好,使用补贴(补助)资金发展产业取得较好成绩的乡(镇)、部门及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扬,推广其好的经验和做法,并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奖励;对违规违纪问题依据相关规定处理,切实提高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一折通”管理,稳定民心。 确保上级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运转不出问题,加强部门协调,保证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能够按时、按标准发放到农户手中,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益

16、。3、要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议县政府和农机部门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宣传、推广和服务力度,调动广大农民购买、使用大型农机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农民最大限度地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4、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推进产业化发展步伐。通过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化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5、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近年来,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