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398030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5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五)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中国的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一种独立性。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讲究营养搭配,更注重对人体的健康。这表明()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D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C中国的围桌而食与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有着不同内涵,这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C符合题意。2当前,“和而不同”的思想很受人们认可。站在文化生活角度理解,“和而不同”主要是指()A认同本民族文化B尊重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相处、相互借

2、鉴C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用外来文化改造本民族文化D发展本民族文化,去改造外族文化B“和而不同”强调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故B项正确;A项偏离题意;C、D两项中“改造”一词错误。3“OK”这一手势,在美国表示“赞扬”;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巴西、希腊则表示咒骂、侮辱。这启示我们()A文化具有开放性,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B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C文化具有地域性,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D文化具有主体性,各民族文化有其特色B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OK”这一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思,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这启示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B正确;文化的开放性、地

3、域性、主体性在材料中都未涉及,排除A、C、D。4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说明中西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说明中西文化又有共同之处,文化是世界的;结合起来,材料体现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我国文化的丰富多

4、彩,排除A;B说法片面,中华文化并不总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也曾经历了衰微的过程;C说法错误,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5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某电视剧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C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被外国观众所认可,体现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具有共通性,故C正确;A、D两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片面,且题干体现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没有说对待传

5、统文化的态度,故排除。6在水乡乌镇,流水潺潺伴随幽深小院,似在讲述一个个家族历史;在顺德古城,细腻中传递城南旧事和地域文化的灵性;在山西平遥,石板路回响着昔日商人牵马的奔跑声这些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这说明 ()A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B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C文化的民族性通过文化的世界性表现出来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A各具文化特色的中华古镇受到世界游客的青睐,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A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B表述错误;文化的世界性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C表述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

6、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是根本动力,D表述错误。7“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要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D要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B题干强调多个音符、多种颜色,实际上就是强调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交流、借鉴,A偏离题意;C违背了文化多样性;D错在“消除”。8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是思想的潜移默化而不是模式的简单输出。在文化交流和贸易中,不要把对方当成异类、当成敌人,而要解疑释惑。这是文化的功能,也是文化的责任。材料告诉我们()要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要接纳不同民族文化的

7、共性和普遍规律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ABC DA材料强调思想的潜移默化而非模式的简单输出,这要求我们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符合题意;文化交流中,不能把对方当成异类,要解疑释惑,强调要尊重个性,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对待维护共性的态度,排除;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是促进文化和实践发展,错误。9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从碰撞、冲突到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傲慢到自卑,从抵制到吸收再到“拿来主义”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误解和对立,又有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让我们感到欣慰的

8、一面,又有让人忧虑的一面。(1)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西文化交流为什么“既有误解和对立,又有互相融合、共同发展”。(2)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交流。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围绕文化多样性筛选有效信息。“有误解和对立”说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差异的原因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有互相融合”说明中西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原因是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共同发展”的原因在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2)问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探讨问题的能力。运用文化多样性的

9、知识分析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可以转化为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西文化能够在交流中共同发展。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国与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中西文化在交流中能够做到相互融合。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与西方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故中西文化在交流中存在误解甚至对立现象。(2)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

10、明繁荣进步。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克服傲慢、自卑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强文化交流,使世界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力提升练10.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性工程、世界文化遗产,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针对长城保护管理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文物局表示将继续采取多种途径,发布长城资源及保护管理信息,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和保护理念,并积极鼓励人民群众、社会团体参与长城保护。保护长城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的趋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 BC DD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作用,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错误;“趋同”表述有悖于世界文化多样性,错误。11中国的

11、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享誉天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不同的文化是有差异的,具有多样性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优劣之别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发展水平A BC D A材料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12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

12、平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A BC DA题目观点强调的是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故入选。均不体现文化多样性,排除。13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国内外出版译著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永无止境。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通,趋向一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13、,和睦相处A BC DB中外名著互译共存,既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各国文化在尊重差异、和睦相处,符合题意;中“趋向一致”否认了文化多样性;颠倒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4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根据材料,请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的理解。解析本题属于理解说明类主观题。一是要注意理论的限定范围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防止答非所问,二是注意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遵循的原则等角度分析。答案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傲慢和偏见与平等多样相悖而行。只有摒弃傲慢和偏见,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才能真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