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978139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性心律失常鉴别诊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为临床上最为多见的一种过速性心律失常,很多生 理因素和病理因素都可以引发。常见的生理因素包括情绪激动、运动、 惊吓、吸烟、饮酒等,此时多无特殊临床意义;而 病理性因素则包括 发热、贫血、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功能不全以及各种类型的高 原病等。1.1、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应当具备以下 3点:(1)有窦性P 波,并且在H、aVF、V5等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2) P波频 率超过正常上限,1岁以内者超过140次/分,16岁者超过120 次/分,6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超过100次/分;(3) P-R间期不小 于0.12秒,节律规整。1.2、诊断与鉴别诊断

2、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当发现心率或脉率加快并超 过各年龄段正常上限时,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通常情 况下成年人窦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率多在 100150次/分之间,但部 分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严重急性高原病患者的心率则可能超过每分钟 150次,甚至达到180次/分;婴儿的窦性心动过速也可高达每分钟 180次以上。由于心率过快,心电图的P波可与前一心动周期的T 波相重叠,以至无法辨认,此时应注意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窦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多是逐渐增快或逐渐减慢的,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则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采取按压眼球或颈动脉窦等刺激 迷走神经方法能使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暂时减慢

3、,但停止压迫后又多 恢复原状,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采取该方法则可使之突然终止发 作,恢复窦性心律或完全不发生变化;若与以往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对 比,则可发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 P波形态与该患者的窦性P波 略有不同。另外,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前或终止后的心电图中常 可见到散在或频发的房性过早搏动,而窦性心动过速则多无这种情 况。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可发生在正常人, 也可因烟酒过度、疲劳过度、情绪波动、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因素引起。 当然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原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亦可引起。长期慢性高原缺氧、甲状腺

4、机能亢进、低钾血症或洋地黄中毒以及预激综合征时均可引发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2.1、心电图特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实际包括阵发性房性和阵发性房室交界 性心动过速,但由于发作时心率过快,有时很难判定其起源点的准确 位置,所以经常将其笼统地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阵发 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1)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房性 过早搏动,房性P波(P)与窦性P波有差异,心房节律绝对规整;(2) P-R间期大于0.12秒;(3)心房率多在160220次/分之 间;(4) QRS波形态、时间正常(伴室内差异传导者例外)。典型 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1)连续3次或3次 以

5、上的房性过早搏动,其P波为逆行性,逆行P波(P )可在QRS 波之前、之后或 QRS波之中;(2) P 波在QRS波之前则P -R 间期常小于0.12秒,若P 波在QRS波之后则R-P 间期小于0.20 秒;(3) QRS波形态、时间正常(伴室内差异传导者例外),节律 匀齐;(4)心率多在150220次/分之间。对于无明确异位 P波又 符合上述其他特点的心电图改变,可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2、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突发突止的临床特点和典型心电图特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多无困难,但应注意其鉴别诊断问题。如果心电图上具有 明确的房性或房室交界性P波,并且其他条件符合阵发性房性或房室

6、交界性心动过速时,可明确诊断为阵发性房性或房室交界性心动过 速,但应注意与窦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如果心电图上无明确房性或 房室交界性P波,则可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时应当与快 速型心房颤动进行鉴别。在一般情况下,心房颤动可见到明显的f波, 并且R-R间隔不匀齐,但当心室率过速时则可使 R-R间隔变得相对 整齐,易被误认为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时若对多个R-R间 隔进行大跨度的测量,则仍可发现心房颤动时的 R-R间隔并不完全 规整,据此可以进行鉴别。持续发作的阵发性房性、房室交界性或室 上性心动过速,其节律多完全规整,但短阵发作或发作开始与结束时 的节律往往不规整,但如果主要条件具备

7、仍不影响诊断。另外,当阵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时,可使 QRS波增宽,此时 应当注意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后者在心电图上可找到窦 性P波,但此P波多与QRS波无关,形成房室分离,这一点对鉴别 诊断会有很大帮助。3、心房扑动心房扑动主要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 瓣狭窄、冠心病、高原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 病、甲状腺技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包炎等,亦可发生在洋地 黄中毒或心导管检查时,极少数可能找不到明确原因。3.1、心电图特征典型的心房扑动心电图特征为:(1)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 形态和间距相同的锯齿状F波,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8、2)心房率 多在250350次/分之间;(3) F波多以2 : 15 : 1的比例下传 至心室引起QRS波,但以偶数下传的机会较奇数下传为多,QRS波时间、形态正常。3.2、诊断与鉴别诊断心房扑动的诊断通常并不困难,但在具体工作中常有一些不典型 情况易引起误诊。一般情况下,F波在H、皿、aVF和V1导联较为 明显,而在其他导联可不明显,并且当心房率较慢时可在 V1导联见 到等电位线,此时应对整份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不要仅凭某一导联的心电图变化而做出错误的诊断。心房扑动可以为阵发 性,在一份心电图的同一导联上可先后出现 P波和F波。如果心房扑 动以固定的2 : 1比例下传心室,则心室

9、率多在125175次/分之间, 且心室节律规整,极易被误认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但心房扑动 时多无等电位线,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多有明显的等电位线。 心房扑动以固定比例下传时心室率规整, 以不固定比例下传时则心室 率不规整。当心房扑动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房室交界性心动 过速时,心室率也可变得规整,若心室率达到或超过160次/分时同样应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 另外,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 传导时,可使QRS波宽大畸形,应当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鉴 别。4、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的常见病因与心房扑动相似。 心房颤动可以由心房扑动 转变而来,也可直接发生,亦可由心房颤动转变为心房扑动

10、或窦性心 律。心房颤动主要发生在病理状态时,但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外伤、 感染等情况可以诱发,部分正常人可发生一过性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心室率,当心室率在正常范围时,可不引起 血流动力学改变,只有当心室率过速或过缓时才可能发生心输出量的 明显下降,进而发生相应的临床表现。4.1、心电图特征心房颤动的典型心电图特征为:(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 等、形态和间距不一的f波;(2)心房率在350600次/分之间;(3)心室率绝对不齐,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律可以变得 绝对整齐,如不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则 QRS波形态正常。4.2、诊断与鉴别诊断心房颤动的诊断方法除了心电图

11、以外,还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 临床上凡是患者有 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大于脉率等表 现时,应当考虑到心房颤动的可能,并且通过心电图检查进行进一步 确定。物理方法虽然对心房颤动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但对于心室率过 速或因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使心室率变得规整时则无法做出 准确诊断。心房颤动心电图时的f波通常在H和V1导联较为明显, 但无论在哪个导联都不应有等电位线, 有时f波的电压很小,在心电 图上表现不明显,此时应主要根据心室律绝对不齐和P波消失等特点 进行诊断,当心室率较缓慢且节律又较规整时, 应注意与窦性停搏和 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进行鉴别。在一般情况下,心房颤动的心室律多 不规整

12、,当心室率过快时则可使心室律显得整齐, 易与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相混淆,但若进行仔细测量则仍可发现其并不如后者那样绝对整齐;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 心室律同样可变得绝 对整齐,应仔细分析判断,以免发生诊断错误。心房颤动的QRS波形态和时间多正常,但f波可影响QRS波的振幅,使同一导联的QRS 波幅度高低不一,当伴有心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可发生畸形,偶尔发生的差异传导应当与室性过早搏动进行鉴别, 而持续发生的差 异传导则应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心房颤动可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合并I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在心电图上无法 判断,合并H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根据心电图上有超

13、过1.5秒的长R-R间隔来间接判断,但不能确定属于H度中的哪一类型, 合并皿度 房室传导阻滞时则主要根据心室律完全整齐进行诊断。5、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极少见于正常人,绝大多数发生于严重心 肌损害的病人。常见病因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 肌梗死时更易发生,高原性心脏病、严重急慢性高原适应不全、心肌 炎、心肌病以及洋地黄、锑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中毒, 严重低血钾、高血钾症,心导管检查以及心脏手术等情况均可发生阵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1、心电图特征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典型心电图改变为:(1)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室性过早搏动,QRS波宽大畸形,时间大于0.1

14、2秒,T 波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2)心室率多在150200次/分之间, 节律规整;(3) QRS波之前可有P波,但此P波与QRS波无关。5.2、诊断与鉴别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最重要心电图特征是房室分离,发作 时心房仍可受窦房结或快速的室上性异位节律点控制,亦可发生窦性 停搏,心室的异位激动也可逆传至心房而使之激动。因此,在阵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可以见到窦性或房性 P波,也可见到逆行P 波或其他房性激动波如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波,亦可能因窦性停搏而在心电图上找不到P波,在有心房激动波时多与 QRS波无关,偶可 见到夺获心室或室性融合波。由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的QRS波时间多大于0

15、.12秒,故容易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但 当后者发生室内差异传导或因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合并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以及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因出现连续快速的、宽大畸形QRS波而发生鉴别困难,此时应注意查找心电 图中有无与QRS无关的P波,或结合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前后的心电 图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另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的R-R间隔多较匀齐,但也可以不匀齐,在短阵发作或有夺获心室时则可使R-R间隔变得明显不齐。6、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为临床上最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常见病因 为各种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晚期、急性心肌梗死、触电、严重低钾血 症、心脏或胸部大手术、心

16、导管检查以及洋地黄、奎尼丁、锑剂中毒 等,严重的急慢性高原病以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阿-斯综合征的过程中均可发生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在部分临终前的患者可先发 生心室扑动,继而转变为心室颤动,亦可直接发生心室颤动。6.1、心电图特征心室扑动的心电图变化为:(1)出现快速而规则的连续大波 动,频率多在250350次/分之间;(2) QRS波和T波难以分辨。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则为:(1) QRS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振幅、 形态、间距均不相同的波动;(2)心室波频率多在250500次/ 分之间。6.2、诊断与鉴别诊断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发生后,由于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机械收缩和 排血功能,故其临床表现与心跳骤停相同。这两种心律失常一旦发生, 心电图特征较为明显,多可做出明确的诊断,鉴别诊断不会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