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975028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练习1循环系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A1型题35静脉曲张晚期的临床表现中,最主要的是 (表现:患肢小腿沉重、酸胀、乏力、疼 痛,下肢曲张静脉、蜿蜒扩张、迂曲, 踝部肿胀和足靴区皮肤出现色素沉着、 皮炎、湿疹溃疡)A 皮肤厚硬B 小腿水肿C 色素沉着D-小腿下l / 3内侧溃疡E.局部瘙痒36决定下肢静脉曲张能否手术治疗的主要检查是 *APerthes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B. Trendelenburg试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CBuerger 试验 (肢体抬高试验( Buerger 试验):下肢抬高 70-80 ,或高举上肢 过头,持续 60 秒,肢体远端皮肤保持淡红色或稍微发白,如呈 苍白

2、或蜡白色,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再将下肢下垂于床沿或上 肢下垂于身旁,正常人皮肤色泽可在 10 秒内恢复,如恢复时间 超过 45 秒,且色泽不均匀者,进一步提示动脉供血障碍。 )D. 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E. Pratt 试验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37.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为A. 久立后有酸胀感B. 足背部水肿、色素沉着C 皮肤脱屑、瘙痒D.游走性浅静脉炎E下肢浅静脉曲张、蜿蜒扩张、迂曲3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病变部位是A. 上肢的动脉B. 上肢的静脉C. 下肢的大动脉D下肢的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E下肢的中小动静脉,以静脉为主39. 患者平卧,患肢抬高70。80。,持续60秒,

3、若出现麻木、疼痛、苍白或蜡黄色,提示A. Pratt 试验阳性B. Buerger试验阳性C. Trendelenbur9 试验阳性D. Perthes 试验阳性E. 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阳性40.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摩患肢,目的是A防止血栓脱落B. 预防出血C 促进静脉回流D .缓解疼痛E.防止再次血栓形成41.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抗凝治疗期间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 动脉痉挛B. 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 .出血D. 血栓与静脉壁粘连并逐渐机化E. 形成再通静脉4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的典型体 位为A. 间歇

4、性跛行B. 静息痛,喜平卧C. 屈膝抱足,彻夜难眠D. 静息痛,喜运动E-屈膝抱腹,彻夜难眠43.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表现为A一间歇性跛行B. 患肢怕冷、发凉、麻木感C. 浅静脉游走性静脉炎D. 足趾可有坏死溃疡E. 患肢持续性疼痛,夜间、卧床尤甚44. 肢体抬高试验阳性是指A. 下肢先抬高30。,后下垂,肤色由白变紫B. 下肢先抬咼30。,后下垂,肤色由黄变白C下肢先抬高70。80。持续60秒,若出 现麻木、疼痛、苍白或蜡黄色者为阳性D. 下肢先抬高45。,后下垂,肤色由红变 白、黄E. 下肢先抬高60。,后下垂,肤色由黄 变红45.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A. 患肢抬咼

5、休息B. 弹力绷带包扎C. 穿弹力袜D. 注射硬化剂E手术治疗46. 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最可靠的方法是A-下肢静脉造影B 下肢静脉压测定C 多普勒超声检查D CT 检查E MRl 检查47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是(1、静脉壁软弱,2、静脉瓣膜缺陷,3、浅静脉内压升高)A 深静脉阻塞(深静脉血栓)B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下肢浅静脉瓣膜发育不良D.先天性深静脉瓣缺如综合征E 先天性动静脉瘘48.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不包括 (1、外来因素:吸烟、寒冷、潮湿、损伤、感染;2、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 腺素失调及遗传)A 长期大量吸烟B 气候寒冷潮

6、湿C. 神经内分泌紊乱D. 下肢活动减少E 免疫功能异常49.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四肢中小动静脉、下肢多见,动脉开始,由远及近,节段性,新生毛细血管和侧肢循环形成,缺血坏疽) 亠腘动脉及胫前、后动脉B. 股动脉C. 足背动脉及足趾动脉D. 肱动脉E尺、桡动脉50. 间歇性跛行是由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三期: 1、局部缺血期:间隙性跛行,血管痉挛为主; 2、营养障碍期:静息痛,血栓形成器质性改 变; 3、组织坏死期:干性坏疽,溃疡,湿性坏疽,动脉完全 闭塞。A .肌无力B. 静脉血栓形成C. 动脉栓塞D_动脉痉挛、供血不足E. 维生素C缺乏二、A2型题158.患者男性,38 岁,右小腿持续

7、剧烈疼痛, 不能行走,到医院就诊,检查:右小腿皮 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 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目前患者最主 要的护理诊断是A. 组织灌注量改变B. 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C有外伤出血的危险D. 疼痛E. 知识缺之159患者女性,48 岁。下肢静脉曲张已12 年,劳累后肢体水肿、皮炎及溃疡经久 不愈,应行A. 弹性绷带包扎治疗B. 抗感染治疗C. 手术治疗D. 局部药物治疗E. 物理治疗160. 患者男性,60 岁。患左下肢静脉曲张20 年,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小腿静 脉分段结扎。术后3 小时起立行走时, 小腿处伤口突然出血不止。紧急处 理应A. 就地站立位包扎B. 指压止血C.

8、用止血带D. 钳夹止血E. 平卧,抬高患肢,加压包扎161. 患者男性,36 岁。较长距离步行后,感 下肢疼痛,肌肉抽搐,休息后症状消 失,再走一段路后症状又出现。平时 有右足发凉、怕冷及麻木感。检查: 右足背动脉较左侧搏动减弱。应考 虑为A. 静脉血栓形成B. 血栓性静脉炎C.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D. 雷诺综合征E动静脉痿三、A3型题(18018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 36 岁,近年来,感觉双下肢沉 重、酸胀,易疲之,休息后症状减轻。就诊时 可见双下肢内侧静脉明显隆起,蜿蜒成团, Trendelenburg 试验阳性。180.可能的诊断是A下肢静脉曲张B动静脉痿C. 深静脉血栓形成D. 血栓

9、闭塞性脉管炎E. 动脉硬化闭塞181 .治疗的根本方法是A. 穿弹力袜B. 局部血管注射硬化剂C. 中医中药治疗D. 加强行走锻炼E手术治疗182. 若决定手术治疗,还必须作的检查是APratt 试验B. Buerger 试验C. Trendelenbur9 试验D. Perthes 试验E. 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183. 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A. 焦虑B自理缺陷C活动无耐力D. 潜在并发症:出血E. 组织完整性受损四、型题(187192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 48 岁,理发员。下肢酸胀、沉 重5年,活动或休息后减轻。体检见小腿内 侧有蚓状团块,足靴区有色素沉着。187. 可能的诊断是A. 小

10、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曲张C. 深静脉血栓形成D.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E.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88. 该患者出现此病的主要透因是A. 深静脉阻塞B. 动脉硬化C. 循环血量增多长期站立工作E. 静脉瓣膜缺陷 189:预防此病的措施为A. 坐时避免双膝交叉过久B. 穿紧身衣裤C. 休息时双足下垂D. 经常坐位或站立,减少活动E. 尽量减少运动锻炼 190.若采取手术治疗,必须是A. 交通静脉试验阳性B. 深静脉通畅试验阳性C. 交通静脉试验阴性D. 深静脉通畅试验J阴性E. 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阴性191目前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A.知识缺之B活动无耐力C. 疼痛D. 潜在并发症:出血E潜在的皮肤完整性

11、受损192.若对该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的主要护理措施有A. 弹力绷带包扎2天后拆除B. 休息时双足下垂C. 术后12小时内下地活动D. 绝对卧床1周E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及 是否有肿胀下肢静脉曲张护理措施要点:1、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术后弹力绷带一般维持2周后拆除,松紧度以能扪及足背动脉搏 动和保持足部正常皮肤温度为宜。2、保持合适体位: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迫腘窝、影响静脉回流;休息或卧床时抬 高患肢 3040。3、观察患肢情况: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是否有肿胀、渗出,局部有无红、肿 压痛等感染征象。4、术后早期活动:卧床期间指导做足部伸屈和旋转运动;应抬高患肢30;术后 24小时 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5、保护患肢:活动时避免外伤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