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3972796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2题,每小题1.5分,满分48分)1毛泽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指出:“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下列不能反映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是()A.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B.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C.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 D.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2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这主要是因为()A. 众多的小农构成了封建王朝的阶级基础B. 小农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兴衰和政权的安危C. 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的基本经营模式D. 农业在

2、古代社会经济各部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3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科学技术突破社会发展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铁器、牛耕运用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凯恩斯经济理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A. B. C. D. 4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这表明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C. 经济区

3、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D. 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5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A. 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 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 推动水利的兴修6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A. 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B. 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雏形D. 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7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

4、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不然,则徒劳罔功矣。”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A. 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常徒劳罔功 B. 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产品精湛完美C. 瓷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技术难操控 D. 工匠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8中国历代名商巨贾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彰显出高超经商智慧,逐步形成独特的经商理论和技巧。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预测把握市场,用人所长,掌握时机的是A. 富而好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 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C. 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 D. 陶朱公“与时

5、逐而不责于人”9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A. 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 B. 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C. 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 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1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A. B. C. D. 11明中叶,华亭县志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倾刻间歇。”松江府志记载明

6、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咋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A. 江南棉纺织业出现纺和织分离 B. 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C. 江南地区农业衰落而手工业发达 D. 江南自然经挤已开始解体12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寐,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D.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鹰”13雍正皇帝曾说:“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

7、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下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A. 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 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C. 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进 D. 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4司马迁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富最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材料反映出A. 史记开创了经济史叙事的先例 B. 司马迁肯定了逐利行为道义上的正当性C. 司马迁肯定重农抑商政策的合理性 D. 汉代商品经济发展环境逐渐恶化15中国古代经济简史指出:康乾年间流通的外国银元除西班牙银元外,还有葡萄牙银元

8、、威尼斯银元、荷兰银元、法国银元等。该现象主要说明A. 西欧国家最先对华实行殖民扩张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急需海外市场C. 闭关锁国政策之下仍有对外贸易 D. 银元是明清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16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A. 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 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 西欧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17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两条主要规章如下:限制行车速度,市内不超过3公里/时,乡间不超过6公里/小

9、时;还必须有一人打着红旗在前面带路。因此又被称为“红旗法案”,该法案在1896年被废除。“红旗法案”的实施 A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B阻碍了英国工业化的实现C表明保守势力控制了议会 D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18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 B主要靠其内在的发展C主要靠文艺复兴 D主要靠古罗马的法制19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

10、,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C新航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20“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

11、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说明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C D21“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C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221920年,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

12、1/188,相当于1913年1卢布的1/13000。以物易物流行,使银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种现象A.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缘于货币发行量过多导致通货膨胀C.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困难D. 有利于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3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夫A. 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 B. 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

13、重工业上C. 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 D. 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24布哈林所钟爱的原则是:“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下列政策符合上述原则的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联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 D. 新中国计划经济2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说:“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说明()A. 计划经济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B.

14、斯大林模式适用于世界各国C. 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计划经济模式 D. 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充满希望2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粮食税制度27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播种及收获期、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这些措施A. 加速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 为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而推行C. 表明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 D. 推动了苏联农业的灼速发展28“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 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 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