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397150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现阶段,我国食品平安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重大食品平安事件的频频发生,更是引起了社会公众对食品平安的担忧和顾虑。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平安问题关系着社会群众的饮食平安和身体安康,也关系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开展,在目前食品平安现状十分严峻的情形下,探讨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对于推动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改革和完善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展布局,首先在现阶段我国食品平安问题频频发生的情况下,提出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结

2、合最近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进展详细分析;最后从完善我国食品平安监管法律和制度体系,加强综合协调,明确监管职责界面,增加食品平安监管执法效力,加强媒体公众舆论等组织的有效监视和约束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的对策。关键词:食品平安;监管体制;问题;对策目 录引 言4一、食品平安相关概念综述5一食品平安相关概念界定51、食品平安52、食品平安监管53、食品平安监管体制5二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51、集中监管阶段52、分散监管阶段63、协调监管阶段6二、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现状分析6一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6二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71、食品平安法律法规不健全72、多部门分

3、阶段监管职责不清83、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94、食品行业管理标准不完善105、食品平安风险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11三、案例分析-由双汇瘦肉精事件透视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11(一)问题提出12(二)事件处理12(三)问题分析121、监管部门责任意识十分淡薄122、检测技术及标准不完善134、法律执行不力135、企业缺乏自律13四、完善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的对策14一完善我国食品平安监管法律体系141、力求完备性142、做到全程性143、加强国际性15二健全我国食品平安监管制度体系151、加快食品行业管理标准的清理、修订和补充152、健全市场准入制度16三加强综合协调,明确监管职责界面161、健全

4、食品平安监管协调机制162、明确监管职责界面16四增强食品平安监管执法效力171、理顺食品平安监管执法机制172、强化行政问责制度173、依法从重打击,切实形成食品平安监管的高压态势17五加强媒体公众舆论等组织的有效监视和约束171、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视作用172、消费者广泛参与监视18五、结论18参考文献18致19. z.-引 言食品平安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每年食品平安问题所带来的沉重后果,给人们的安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全球各国政府都把食品平安监管当成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由此食品平安状况也成为各国衡量国家法制建立、社会管理水平和人们生活开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近几年来,我国

5、食品平安重大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平安问题已经站在了全社会关注的浪尖风口。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由于食用劣质奶粉的共造成229名婴儿营养不良,因并发症死亡13名,共查出不合格奶粉46个厂家、55个品种,生产单位涉及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合格原因是不法厂家在生产时成心在产品中掺入了大量不含任何牛奶成分的廉价原料。2005年,肯德基丹红事件:百胜餐饮集团下属肯德基餐厅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证实含有丹红一号;雀巢超碘奶粉事件:工商部门抽检发现,标称双城雀巢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为198微克/100克,超过国家标准。2006年,瘦肉精事件:连续发生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涉

6、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而引发此次食物中毒的是一批具有合法检疫证明的猪肉及猪脏;福寿螺事件:蜀国演义酒楼黄寺店、劲松店经营的凉拌螺肉中含有管圆线虫的幼虫,共造成160余人患管圆线虫病。2007年,总数为7.26吨味全的较大婴儿奶粉在从入境时,被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岐肠杆菌超标。2008年,三鹿集团股份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同时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的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三鹿、圣元、蒙牛、伊利、光明、雅士利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此次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共导致全国共有29.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重症患儿154人,死亡11人。2009年

7、,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王老吉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添加非食用物质。2010年,30多人由于食用龙虾导致肌红蛋白超标入院治疗,患者大多全身酸痛、出现肌肉溶解等病症。2011年,央视315特别行动报道了瘦肉精猪肉流入双汇公司,经查济源双汇公司用含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以上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平安问题,不仅凸显了我国食品平安现状的严峻性,更暴露了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存在的巨大漏洞。为保障食品平安,促进食品行业安康快速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开展,分析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就显得尤为必

8、要。一、食品平安相关概念综述一食品平安相关概念界定1、食品平安食品平安,按照我国食品平安法的含义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安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官方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展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平安即从食品的种植、加工、生产、包装、运输、贮存、消费等过程都应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相关要求,不存在可能威胁或损害人体安康的有害有毒物质导致消费者及其后代身心安康乃至生命平安存在隐患。2、食品平安监管食品平安监管是指政府机构为保障食品平安,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一定的行政措施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进展监视管理

9、的过程。食品平安监管一般是政府在食品种植、加工、生产、流通等环节进展相应地行政监控和干预,以期到达最终保障食品平安的目的。3、食品平安监管体制食品平安监管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指国家食品平安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它的根本要素包括食品平安监管机构的设置、监管职能的配置、各机构职权围的划分与运行机制的规等,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容。其中,机构设置是根底,权力配置是核心,职能分配是关键,运行机制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的总体框架。二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我国食

10、品平安监管体制从总体上按照架构的不断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集中监管阶段、分散监管阶段和协调监管阶段,呈现出从集中到分散,又从分散到协调的过程。具体分别为:1、集中监管阶段从建国到八十年代中期是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经历缺乏,当时的监管模式从联借鉴,由卫生部统一负责食品平安的监视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标准和实施细那么,监视工作那么由卫生防疫机构实施。同时这一时期我国也相继成立了局部食品卫生研究所,专门研究食品平安相关技术;组建出一支食品卫生监视队伍,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技术水平,由此我国根本形成了自己的食品平安监管网络,为我国食品平安事业奠定了根底。2、分散监管阶段从八

11、十年代中期到2003年是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开展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展,我国食品平安监管出现了很多变化:1食品平安监管围逐渐扩大,监管围从肉、蛋、奶、粮油类等生活必需品逐渐扩大到所有可能的种类;2食品平安监管容逐渐增加,监管容从原先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加工储运等根本方面扩展到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饲料生产加工等多个方面。由此我国食品平安监管机构也逐渐增多,形成了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农业部等十多个部门分散监管,各自负责各自监管的局部。然而多个部门分散监管食品平安,但彼此质检却难以明确划分监管职责,这样就长生了监管空白或监管漏洞,相互之间扯皮推诿现象也常有发生,导致我国食品

12、平安效率低下,食品平安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3、协调监管阶段从2003年至今是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开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针对分散监管阶段出现的弊端,我国开场对食品平安监管体制进展改革,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对我国食品平安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监管。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平安工作的决定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质检、工商、卫生、农业等食品平安监管部门的职责,并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要对当地食品平安负总责。此后2009年食品平安法开场实施,明确规定实行分段监管,无缝隙衔接,并成立国务院食品平安委员会,对我国食品平安问题进展组织协调和全面监视,各部门统一在国务院食品平安委员会的综合领导下明确负责

13、各自职责,使得我国食品平安监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开展。二、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现状分析一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现阶段,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多部门协调监管模式,实行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格局 国家重大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EB/OL.gov./yjgl/2006-02/27/content_21274.htm。这一监管模式在2009年公布并实施的食品平安法中得到进一步确立。根据食品平安法规定,2010年设立国务院食品平安委员会。国务院食品平安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平安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有15个部门参加,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平安

14、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平安工作;提出食品平安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催促落实食品平安监管责任。与此同时,各部门的职责也得到进一步明确,例如国务院质量监视、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平安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效劳活动实施监视管理,各有关部门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视指导。为能够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示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格局,图1列出了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组织构造图。图1 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组织构造图二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正在逐步地开展与完善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目共睹的,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

15、时我们也应客观对待我国食品平安监管体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平安法律法规不健全1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首先,覆盖面狭窄。我国食品平安相关法律法规大多仅限于对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和消费后的监管,即食品生产较为重要的环节,但涵盖种植、养殖等源头环节的法规很少。从西方兴旺国家食品平安经历可以看出:要想彻底做到保障食品平安,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食品平安需要,就必须把食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食品平安监管围。其次,各部门各执各法。在我国食品平安执法监视领域,质检、工商、农业各部门都制定有各自的有关法规,在执法过程中,各部门往往各执一法,由此经常出现执法空白和执法穿插的问题,给食品平安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同时,由于各部门之间职责权限界定不清,食品监管紊乱现象的发生就在所难免,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食品平安委员会已经成立,但食品平安现实错综复杂,在实施过程中要打很大折扣。再次,角色不清。在我国行政管理中,政府职能部门往往及立法者与执法者于一体,既制定食品平安相关法律法规,又行使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