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83965799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8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十湖北省十堰堰市市 20232023 年中考年中考语语文文真真题试题试卷卷一一、积积累累与运与运用用(2222 分)分)1.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ng)贮蓄(ch)秀颀(q)轻歌慢舞(mn)B娉婷(pn)莅临(l)箴言(zhn)相形见拙(ch)C喧腾(xun)游弋(y)云鬓(bn)孜孜不倦(z)D修茸(q)缄默(jin)连翘(qio)根深蒂固(d)【解析】【分析】A.有误,“贮蓄”中的“贮”读作“zh”,“轻歌慢舞”中的“慢”应为“曼”。B.有误,“娉婷”中的“娉”读作“png”,“相形见拙”中的“拙”应为“绌”。C.正确。D.有误,“修茸”中的“

2、茸”应为“葺”,“连翘”中的“翘”读作“qio”。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 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 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B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传递的价值信念,契合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C经过老

3、师的点拨,我豁然开朗,一下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和写作特点。D他精心设计台词,苦练舞蹈动作,矫揉造作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喜爱。【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矫揉造作:形容故意做作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不自然的举止。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不合语 境。其他选项的词语意思:渲染:用水墨或色彩涂抹画面。比喻夸大的形容。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 的描写、形容、烘托。契合:指投合,意气相投。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

4、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 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 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B.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C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两个成语是中华民族热爱读书、敬重知识与学问。D我市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融入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市民对绿色出行的认同感持 续加强。【解析】【分析】

5、A有误,“收成”与“最好的一年”搭配不当,可将“一年”删去;B.正确;C.有误,缺少宾语,可在“学问”加“的代表”;D.有误,搭配不当,“认同感”不能“加强”,用“增强”。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 当,找出病因。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4 根据语境,将下面各句填入横

6、线,语意连贯流畅的一项是()未来,人工智能会和人类抢“饭碗”吗?这样的担忧有一定道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新兴起的 汽车行业拥有比传统马车行业多出数千倍甚至数万倍的产值和工作机会。当年,汽车开始进入大城市并逐渐普及的过程中,曾经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充当出行工具的马车,面 临着“下岗”威胁。但若从长远来看,就会发现,所有重大科技革命无一例外地都最终成为人类发展的加速器,促进了 人的生活品质提高。回看科技史,划时代的科技成果往往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工智能的确会对就业造成一定冲 击。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同时制造出足够多的新的就业机会。马车被汽车取代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ABCD【解析】【分析】

7、承接前文,说明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正面阐述科技革命的作用,举例说 明,引出后文,即:。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 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 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 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

8、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B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茱萸、挂艾草等习俗。C古人常用“家”或“令”称自己的亲属,表谦称,如“家父”“家母”“令郎”“令爱”。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故乡均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解析】【分析】A.正确。B.有误,“插茱萸”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有误,“令”是一个敬辞,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D.有误,社戏,鲁迅小说,收录在其小说集呐喊中。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 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

9、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6.古诗文默写填空。1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2,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3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4,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5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思念家乡和功业未成的句子是“,”。6曹刿论战中“,”的句子包含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做 事要鼓起劲头,一口气干完。7春望“,”一句,表达了杜甫因身处战乱而渴望得到家人更多 消息的心情。【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已、繁阴、败军、未勒、衰、烽火。故答案为:1壮心不已2莫听穿林打叶声3佳木秀而

10、繁阴4受任于败军之际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二二、古古诗诗文文阅阅读读(1616 分)分)阅读古代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下列选项中,对本首词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实写所见景象,写了天、云涛

11、、晓雾、星河、千帆,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B“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仿佛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终于得到诉说的机会,自然引出下阕。C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一个“谩”字,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抒发了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的感慨。D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作者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 与向往。8词分豪放、婉约两种风格,分析本首词属于哪一种,请阐明理由。【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诗歌文本,然后根据选项的具体表述去分析和把握。(2)本题考查学生理

12、解诗词的风格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诗歌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 和自己对诗词作品风格的把握情况,去分析和概括即可。7A.有误,词的开头虚写梦中所见景象,不是实写。BCD.正确。故答案为:A。8.这首词是婉约词派李清照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开头两句写景展现一幅辽阔、壮美风景。这样的境 界开阔大气。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壮丽,其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 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千帆舞”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开阔壮美奠定了基调。“九万里风正 举”长空九万里,

13、大鹏冲天飞正高。更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想象融在内,虚实结合。故答案为:豪放风格。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 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 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 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阅读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1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 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15、注释:笼:收拢;举:全,都;回:运用;兹:这。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尤:格外B日光下澈澈:清澈C止四百止:只要D余怜而售之售:买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1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第一段描绘了“珮环”相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说明唐人有佩带玉器的习惯。B乙文划线句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鸟兽献艺的热闹场景,充满生机。C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砍伐拦路之物、最终得见美景 经历。D甲乙两文在写景上非常相似,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极具画面感。12 乙文和小石潭记均为“永州八记”中的篇章,两文的思想情

16、感有相通之处,请根据小石潭记 来推断乙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意思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平时勤于翻查工 具书,多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角度去分析和把握。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 译和意译相结合。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 分析和比对。4本题考查学生作者在文中的情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字里行 间带有情感字眼的词语去分析或议论句去分析和概括。参考译文:(甲)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 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阳光直照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