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德师风的认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396320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师德师风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师德师风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师德师风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师德师风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师德师风的认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师德师风的认识 小时候便经常听老师说,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可以无才,可以平庸,但不可以无德。可见,把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社会准则早已深入人心。那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把教师的道德也就是师德放在我们工作的第一位,它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保证,一个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无师德。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古代教育中,礼(德育)是“六艺”之首。大教育教孔子在论语中指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说明实行“孝” “弟”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集

2、中表现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为首”,正如邓小平导师所说: “毫无疑问,学校应永远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 最近社会上也出现了好多的有违师德的反面典型,这些教师即使以前取得过再好的成绩也无法弥补他给学生心灵造成的创伤,所以师德才是作为一个教师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为什么能有那么多的弟子,能得到那么多君王的赏识,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智慧,而更重要的是他高尚的道德令人信服,使人折服。“以德服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了解的古训,也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学生的成绩怎么样,在我心中永远把自己师德的塑造放在第一位。因为我知道,教师便是学生的榜样,教师

3、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平,你的学生便有多高的道德水平。所以我深信,以德育人才是一个老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一下几点进行自己师德形象的塑造: 首先,进行学生评价时,不以学生的成绩为基础,而以他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来评判。 开学初的第一节课,我都会给学生上一次“政治课”。主题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时时监控学生们的平常表现,来观察学生们在学习中体现出的态度,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浮夸,在最后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不光看重成绩,更看重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态度。 曾经在我的教学班级中有一个很“笨”的学生,几乎所有老师都觉得这个学生简直太笨了,

4、什么都学不会,没有一点希望。但是我看到的是她勤奋刻苦,认真学习的态度,所以我没有抛弃她,一直鼓励她,并教授给她许多学习技巧。在我鼓励她之后,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了,课余时间也来找我问问题,补课。虽然她问的问题很简单,但我知道对于她来说要真正理解还是很难的,所以每一次我都认真的给她解释。就这样半个学期过去了,奇迹没有出现,她的学习成绩虽然有所好转,但进步并不是很大,我心里很失望,但同时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因为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看到了她努力学习的态度,对于教师来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当这个学生满脸愧疚来找我的时候,我对她说:“这次你没有考好,不是你的错,是老师的错,是老师没有把你教好。通过这一段时间的

5、接触,我看到了你积极向上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不是嘛,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又过了半个学期,在期末的考试中,这名学生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她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在她已经在上高中,每当她有困难总会给我打电话,而我劝她最多的那句话还是“态度决定一切”。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来引导学生的“美”“丑”观。 以前在我上学的时候,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早上没洗脸,蓬头垢面便进教室去上课了;有些教师刚喝完酒,一身酒气来站都站不稳还到教室给学生上课;有些教师上课,穿着拖鞋,还有些男教师上课手中还夹着烟。小的时候这些都是

6、我们课下嘻笑老师们的话柄,所以我当然知道这些我们有些教师并不在意的小事情,在学生的眼中是多么的意义重大。所以我从教学的第一天起就很注重自己的课堂形象。每当有早自习,都要起得很早,可我起床之后洗脸刷牙总要磨蹭一会,结果到教室的时候就有些晚了。即不能到教室太晚,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没办法只好气得更早些,于是我把自己的起床时间又提前了10分钟,一直坚持到现在,我觉得通过这十分中能呈现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形象是值得的。 同时在衣着方面,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夏天即使再热也没有穿过拖鞋去给学生们上课。当我见到有些学生的穿着很不得体的时候我也会毫不客气的指出来,帮他改正。教育他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于学生

7、来说大方得体的衣着便可以了,更重要是心灵美,一些太过于暴露或个性的衣着并不是“美”,而是丑陋。 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是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就是由这些小细节所决定的。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的事情着手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说不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学生帮助,与学生交朋友,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以达到相互理解、心灵沟通,从而在心理上使学生信服你。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上完课后便对学生不闻不问,而许多学生由于害羞,即使有时有困难也不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长此以往便在师生之间产生了隔阂,而且这种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有时候,这些隔阂还会产生一些矛盾或冲突

8、,尤其是在课堂上,有些老师不理解某些学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对着干,因而非常生气,其实某些时候这些学生的行为并不是针对某位老师,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所以,师生之间的沟通显得尤其重要。我在自己教学课后经常找某些落后的学生谈心,认真分析他们之所以成绩差的原因,从而根本上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 而且在课堂上,在学生犯错误时,我经常要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对于一些经常上课捣乱的学生,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同时也要学会自我尊重。”我还经常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问他们如果他们站在讲台上,下面乱成一团麻他们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反复询问,从心理上让学生得到道

9、德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 记得有一次在上课时,我由于准备的内容太多而拖堂了一会儿,我说:“请大家原凉,我把这个问题说完,咱们再下课好吗?”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嘟囔着什么,但其他学生都表示愿意,于是我继续讲着,就在这是那个小声嘟囔的学生又站了起来,我觉得他像是专门和我作对,于是我把他叫到前面,说:“你怎么回事,就这么急?等一会儿就不行了?”这个学生不再说话了,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满脸委屈和难受。在课间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这时候他才把事情的原因说出来,因为他早上可能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上午一直在拉肚子,其实下课的时候他已经憋了好长时间了。我听后觉得真

10、的是冤枉他了,然后我陪着他一块去看病。这件事之后我们变成了好朋友,每次上课他都很积极,而且成绩也有所好转。从那次之后我更加知道了沟通的重要性,没有沟通,师生之间可能成为敌人;有了良好的沟通,师生之间可能成为亲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让我们每个教师在教育学生,尤其在教育调皮学生的时候,具体处理某个问题时,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首先,持有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为正面接触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到是非分明,有的放矢,不让学生有委曲或对立情绪。其次,要用父亲般的严爱去约束学生,用母亲般的慈爱去感化学生。再次,还是要用爱心注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少用或不用批评语言,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