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396301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X版第1单元第4章第1节人体免疫系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1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重点)2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难点)3概述与抗原相关的知识。免 疫 系 统 的 组 成 与 非 特 异 性 免 疫1免疫的概念人体抵御病原性生物侵害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特殊防御机制。2免疫分类及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分类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通过这两种免疫,人体构筑了三道防线。(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a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b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吞噬细胞等。免疫物质:体液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等。3非特异性免疫(1)防线第一道防

2、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2)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有的防御功能。(3)特点:没有特异性。探讨1: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能消灭一些病菌,是否属于第二道防线?并说明理由。提示:不是。应属于第一道防线,因为唾液、胃液直接与外界相通。探讨2: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试举例说明。提示:不都是。抗体和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溶菌酶则不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1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流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答案】B2下

3、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非免疫细胞也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如溶菌酶。【答案】B3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B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只包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答案】B特 异

4、 性 免 疫1概念(1)抗原:引起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殊外来物质。(2)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化学基团,决定抗原的特异性。(3)抗原识别受体:成熟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的一些结构特异的蛋白质。2分类(1)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的过程。(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的过程。3特点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探讨1:生活中经常有被猫、狗咬伤的现象发生。被猫、狗咬伤的人为防止出现狂犬病要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1)为什么要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提示】抗狂犬病毒血清中含有对抗狂犬病毒的抗体,能消灭狂犬病

5、毒。(2)为什么要注射狂犬病疫苗?【提示】狂犬病疫苗是被灭活的狂犬病毒,不会使人致病,但能做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抗狂犬病毒的抗体和记忆免疫细胞。探讨2:将小鼠B淋巴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淋巴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淋巴细胞凝集成团。T淋巴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小鼠B淋巴细胞和小鼠T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1抗原和抗体类型特性表现抗原异物性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非正常组织: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癌变的组织细胞,外源细胞、组织、器官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但当其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即

6、丧失抗原性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的基础:抗原决定簇抗体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又称抗毒素或凝集素)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功能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消灭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特点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出现较慢,针对性强,作用强度远超过非特异性免疫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

7、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御功能1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解析】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答案】D2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

8、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着多种蛋白质分子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解析】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表面可以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引发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病毒的衣壳决定其抗原特异性。故因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即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导致体内存在着针对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答案】A3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埃搏拉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埃搏拉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 D抗体【解析】埃搏拉病毒属于抗原,能特异性中和其毒

9、性的抗体。【答案】D1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 D卵细胞【解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答案】D2PM2.5是粒径小于2.5 um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B吞噬细胞因不含分解PM2.5的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CPM2.5可携带病菌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解析】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

10、吞噬细胞内不含分解PM2.5的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B正确; PM2.5可携带病菌进入人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防御病菌,C正确; PM2.5进入机体,溶酶体分解PM2.5,水解酶的释放导致细胞死亡,D正确。【答案】A3炮弹爆炸后弹片刺入人的身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将会和弹片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将其腐蚀B人体内相应的吞噬细胞会将它吞噬掉C因其没有抗原决定族,所以此弹片不能成为抗原D弹片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但会引起机体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解析】铁片不是抗原,没有抗原决定簇,因此不能发生免疫反应,故C正确。【答案】C4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

11、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解析】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是人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人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答案】D5下列各组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的是()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D抗体、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解析】肾脏是泌尿器官,不属于免疫器官。【答案】B课堂小结:网络构建核心回扣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2.引起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殊外来物质叫抗原,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3.淋巴细胞膜和抗体上有抗原识别受体,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4.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