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7页共50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3959260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7页共5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7页共5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7页共5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7页共5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7页共50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7页共50页国资产管理公司运营的理论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柝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介绍了多种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方式,如债转股、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等,提出了 针对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业务手段对症下药。资产管理公司要综合运用 各种手段,努力收回现金,实现自身的目标。吴德礼在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式方法(2001)中,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 实情况作了深刻论述,详尽地研究和论述了化解不良资产的24种主要措施,并对每 种措施都结合了我国现实情况作了具体分析,十分具有借鉴意义。董贵听(2002)提出民营企业应当在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目 前

2、,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快速、高效地处置金融不良资产, 降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以适应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对于民 营企业参与金融资产处置,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并为其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和 法律环境。冯维江、吴蓓(2001)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模式、以波兰和捷克为代 表的转轨国家模式、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模式的资产管理公司(AMC)进 行扼要分析,提出就中国而言,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需要多管齐下,一是通过四家AM C集中处理不良资产;二是通过银行系统自身加速坏帐冲销分散处

3、理不良资产;三是 完善法律框架引进外国机构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四是通过加速金融准入和非国有经 济的健康发展化解形成不良资产增量的源头;五是政府必须重新审视我国投融资体系 的重建问题吴冬(2007)回顾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历史,并对不良资产处置 的主要方式进行比较,然后提出综合运用债转股与可转债处置不良资产的创新模式。 袁新峰(2005)指出不良资产问题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严重问题,己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在介绍国外不良资产处置主要方式基础上,对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 产处置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问题。冯维江、吴蓓,世界各国处理不良资产的模式选择,FOREIGNExCHA

4、NGE2001.10。 袁新峰,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华北金融,2005年第03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6页共50页法中的义务认为掠夺性贷款是导致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原因,要想控制贷款不良率 就得从贷款发放抓起,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资产。DonDorchester对于资产价值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价值具有很多种类型。例如 投资价值、在用价值、课税价值等等。这对资产评估也提出了更为复杂的要求对于 每种不同的价值都应该进行披露。这点对于资产处置工作也十分重要。GordonSmith则进一步认为价值存在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在清算时往往都没 有使用

5、市场价值,因而可能存在资产被低估的情况,这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来说 也是一个启示。资产处置时存在一定的强迫因素,而资产在不同用途下收益差别也较 大,因此既要考虑市场价值,也要考虑非市场价值因素。(二)国内文献回顾随着我国对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重视,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接受和处置 不良资产,以及我国国有银行的成功改制后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性,社会对银行不良 资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不良资产及其处置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 视。一些学者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蔡继明、李磊宁(2001)认为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同转

6、轨经济中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有关,即同现有体制中代理问题相联系,远远超出了银行 本身的经营管理问题。赵宗仁、张远柱(2002)指出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接受和处置国有商业银 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是我国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采取的重大金 融体制改革措施。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功运作取决于以下问题的有效解决企业 逃废债务现象普遍,会计信息失真,现行法律对债权人权益保护乏力,资本市场过于 狭窄等。一是应制定专门的法律,以确定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和权力;二是地方 与中央财政共同承担处置不良资产形成的损失;三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拓宽处 置不良资产的运作空间。赵毅等人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7、资产的形成与处置(2001)一书中,对我赵宗仁,张远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与环境分析,山东经济,2002年第 01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5页共50页验教训和对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启示,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提出自己的些许见解和 建议。1.3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回顾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楼建波(2001)在其论文中国问题银行贷款:处置与防范中对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处置与防范问题进行了分析。该论文认为软 预算约束和市场约束角度是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成因,认为建立资产管理公司与 债务重组角度是处置不良贷款的途径,同时也强调要

8、加强银行审慎监管、内部控制。 该论文的一个创新点在于把市场约束引入资产处置强调市场化。奥森(2000)所著银行之痛: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验教训主要从法律和 政策角度对美国储蓄贷款危机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对于不良资产防范的相关建议。 TullTraisorat(1999)泰国金融部门改革与东亚金融危机以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在危机发生后的介入以及泰国金融法制改革问题作为出发点,深刻反省了泰国金融 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也有对信贷风险、不良资产控制的阐述。YongShim(2000)的韩国银行监管:危机与改革主要对亚洲金融危机前后韩国 银行监管主体、审慎监管标准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柝对于如何改进银行监管

9、,化解不 良资产提出了建议。Abeyrantue(2001)所著新兴市场中的银行与债务清收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研究。该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就印度、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等南亚国家的银行 债务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不乏不良资产处置的案例。Byung 一 TaeKim(2003)等所著的亚洲危机后的韩国银行法改革以金融危机 后韩国银行监管改革作为出发点,对依法监管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对资产处置方 式也提出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观点。MitsuluMisawa(2004)的日本问题贷款的法律与监管:采用国际会计标准是否可行?从法制和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不良资产的产生进行了全面分析。该文章指出 财务制度的移植

10、和相关监管法规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能随意照搬。侧chardD.Marsico的经济公正:次级贷款、掠夺性贷款与银行在社区再投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研究1,1研究背景及意义不良资产是当前困扰中国银行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加入WTO后,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批进入,国内银行业面临的 国际竞争愈演愈烈,数万亿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银行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 因素,也成为影响金融安全的巨大隐患,因此不良资产处置更是我国政府、金融监管 当局和金融实务界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9年我国先后设 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

11、管理和处置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 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剥离和2008 年底进行的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极大减轻了国有银行的历史负担,国有商业银行 的不良资产率已降至合理区间,业务发展及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增强。但随着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金融体系,对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的重 大不利影响,且仍在蔓延,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国的实体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也再次凸显。.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制定出 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社会投资和货币信贷保持

12、快速增长, 为促进经济回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短期内不良资产可能不会大量反弹,但长 远看,未来几年不良资产极有可能回升。另外,对农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不同于 其他国有银行,财政部全部委托农行银行对该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因此,在当前经济 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2研究内容与方法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是全球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研究成 果。本文主要采用经验研究的办法,在对国内外经验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旨在 从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柝并借鉴国外同行业的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研究王志宏(2009)认

13、为中小金融机构不适用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取的处置不良 资产的方式。针对中小金融机构“财力有限,时间宽余”的实际特点,应采取“补养 方式”,实施减免税收,放开贷款利率,增加支农再贷款等手段。韩复龄、柴馨(2008)认为在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资产管理公司是连接商业银 行、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重要纽带。分析了日趋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资产 管理公司如何在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过程中,通过资产重组,以出资、债转股等方式 参股、控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等方式实现业务拓展。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投资于企业 不良资产以及以其为基础设计的金融产品,取得增值收益。1.4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

14、当前学术界对于不良资产处置的研究尚处在初 级阶段,不仅专著较少,而且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同时,资产处置工作具有较 强的专业性,学者大多偏重理论而对实际工作研究较少。因此,这个选题不仅具有较 强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研究资产处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问题产生的 原因,进而对当前的资产处置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笔者长期从事商业银行资产 处置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处置工作中的困难和风险也有较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几年的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切身体会,笔者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 处置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如政策限制较紧、成本控制较难、风险点较多等等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处置方式进行市场化改革、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处置并在处置 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资产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