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95753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XX 学号XX实验室数图XX实验时间:第8周星期二第9-12节 指导老师XX老师实验四、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一、实验目的D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3)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二、实验设备AE2000A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上位机软件、计算机、RS232-185转换器1只、串II线1 根、万用表一只图4-1、实验原理图一般言之,用比例(P)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的大小不仅会影响 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比例积分(PI)调节器,由于积分的 作用,不仅

2、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 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 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但是,并不是 所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加入微分作用后都能改善系统品质,对于容量滞后不人,微分作用 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噪声敏感的流量系统,加入微分作用后,反而使流量品质变坏。对 于我们的实验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卞中的 曲线、所示。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设备的连接和检查:(1)、将AE2000A实验对彖的储水箱灌满水(至最高高度)。(2)、打开

3、以丹麦泵、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组成的动力支路至上水箱的出水阀门,关闭动力支路上通往其他对象的切换阀门。(3)、打开上水箱的出水阀至适当开度。(4)、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关闭。2、系统连线:1)、三相电源、单相I空气开关打在关的位置。2)、智能调节仪的220V的电源开关打在关的位置。3)、将I/O信号接1板上的上水箱液位的钮子开关打到OFF位置。4)、将上水箱液位+(正极)接到任意一个智能调节仪的1端(即RSV的正极),将上水箱液位-(负极)接到智能调节仪的2端(即RSV的负极)。5)、将智能调节仪的420mA输出端的7端(即正极)接至电动调节阀的420mA输入端的+端(即正极),将智能调节仪的4

4、20mA输出端的5端(即负极)接至电动调节阀的 420mA输入端的-(即负极)。3、启动实验装置1)、将实验装置电源插头接到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2)、打开电源三相带漏电保护空气开关,电压表指示380Vo3)、打开总电源钥匙开关,按下电源控制屏上的启动按钮,即可开启电源4)、开启单相I ,调整好仪表各项参数(仪表初始状态为手动且为0)和液位传感器的 零位。5)、启动智能仪表,设置好仪表参数。(一)比例调节控制1)、启动计算机MCGS组态软件,进入实验系统选择相应的实验,如图4-4所示:图4-4、实验软件界面2)、打开电动调节阀和单相电源泵开关,开始实验。3)、设定给定值,调整P参数。4)、待

5、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在纯比例的基础上加扰动,一般可通过改变 设定值实现)。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5)、减小P重复步骤4,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6)、增人P重复步骤4,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7)、选择合适的P,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改变设定值(如设定 值由50%变为60%),同样可以得到一条过渡过程曲线。8)、注意:每当做完一次试验后,必须待系统稳定后再做另一次试验。(二)、比例枳分调节器(PI)控制1)、在比例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加入枳分作用,即在界面上设置I参数不为0,观察 被控制量是否能回到设定值,以验证P

6、I控制下,系统对阶跃扰动无余差存在。2)、固定比例P值(中等人小),改变PI调节器的枳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 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不同Ti值时的超调量o p表二、不同Ti时的超调量cp枳分时间常Ti大中小超调量Op3 & 5%42.5%59. 3%3)、固定I于某一中间值,然后改变P的人小,观察加扰动后被调量输出的动态波 形,据此列表记录不同值Ti下的超调量 Po表三、不同$值下的cp比例P人中小超调量Op43. 3%29%20. 4%4)、选择合适的P和Ti值,使系统对阶跃输入扰动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 过程曲线。此曲线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

7、来获得。(三)、比例积分微分调节(PID)控制1)、在PI调节器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入适量的微分作用,即把软件界面上设置 D参数,然后加上与前面实验幅值完全相等的扰动,记录系统被控制量响应的动态曲线, 并与实验(二)PI控制下的曲线相比较,由此可看到微分D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选择合适的P、Ti和Td,使系统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阶 跃输入可由给定值从50$突变至60%来实现)。3)、在历史曲线中选择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进行记录。五、实验结果1、P控制比例度:1 积分时间:0 微分时间:00= (27. 2-20) /20二 36%P调节器控制时的阶跃响应曲线:2、PI

8、控制比例度:0.9 积分时间:2.0 微分时间:00= (23.9-15) /15二59. 33%PI调节器控制时的阶跃响应曲线:3、PID控制比例度:1.3 积分时间:2.0微分时间:4.00 = (25.8-20) /20二29$PID调节器控制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六、思考题1)、实验系统在运行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储水箱灌满水,上水箱出水阀打开适当开度,系统线路图连好。2)、为什么要强调无扰动切换?答:因为系统存在微分坏节,如果有扰动时则会使系统引起很人的波动,使曲线不能趋 近于平稳。3)、试定性地分析三种调节器的参数6、( 、Ti)和(、Ti和TJ的变化对控制过程 各产生什么影响?答:参数可以使余差减小;6、Ti可以把余差全部累加起来,从而减小误差;、Ti和T&可以使超调量减小,从而是体统尽快达到最大值,减小上升时间。4)、如何实现减小或消除余差?纯比例控制能否消除余差?答:纯比例控制不能消除余差。增加一个枳分控制,把所有的余差累加起来,这样可 以消除余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