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395701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娄底台商产业园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娄底台商产业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娄底台商科技园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3第二章 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6第三章 娄底台商科技园发展战略与规划12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7第五章 模式分析20第六章 园区规划、功能、建设内容及规模21第七章 园区土地整治28第八章 园区道路系统30第九章 项目建设进度及招投标方案31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4第一章 总论1.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娄底台商科技园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拟建设地址:娄底市万宝新区项目业主:台湾南良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九龙经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 3000亩建设内容:分阶段、滚动进行园区土地一级开发整治,按园区控规要求,完成

2、土地平整、道路网络、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燃气供应系统、电信系统及必要的园区配套设施、公共环境绿化系统建设(即五通、一平、一绿、一配套)。园区的开发整治和招引台资、土地出让、同步、梯次滚动进行。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68865.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3770.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822.7万元,预备费3272.2万元,建设期利息万元。一期工程建设投资4884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309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2707万元,预备费20184万元,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由业主自筹资金68865。8万元,全部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解决. 1.2项目业主简介1.2.1台湾南良集团公司

3、台湾南良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经营,国际性企业集团,同时也是全球著名运动品牌的主要生产商,生产鞋、帽、成衣、运动休闲等制成品, 旗下拥有参股、控股企业50多家,员工超过2万人,集团总营业额超过400亿。1.2.1湖南九龙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子公司20余家,产业涉足房地产、零售、休闲农业、贸易、酒店、金融等领域。现有员工2600余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5人,湖南九龙经贸集团于1997年在湖南娄底成立,从租赁经营国合商业闲置场地起步,到今天已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综合性、规模型民营企业,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2人。辖区内经营业主3000余户,安置从业人员15000余人,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

4、新农村建设、解决下岗职工、农民工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公司营业额达29.78亿元,创利税1.52亿元,成为娄星区的纳税大户。1.3主要结论娄底台商科技园的开发建设对拉动娄底经济增长、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进娄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结构调整,强化科技进步,推进体制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园区的建成,将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产业集群。同时也将为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更多的空间。第二章 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2.1娄底市自然地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1.1娄底市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娄底位

5、于湖南省中部,位于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100分钟经济圈内,距长沙仅2小时车程。东邻长株潭,南傍衡阳,北界益阳,西南与邵阳毗连,西北与怀化接壤。地处我国东中部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道,北进川黔,南下粤桂,东连湖南“一线两点”经济重点建设地带,西接湖南西线开发的丘岗山地试验区,是湖南省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在湘中形成了人流、物流集散中心。湘黔,娄邵铁路干线和即将动工的洛湛铁路交汇于娄底市,使娄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上海至云南瑞丽高速公路经过娄底。207、320国道以及涟(源)溆(浦)、宁(乡)邵(阳)、娄(底)衡(阳)、娄(底)湘(乡)4条省道贯通全区

6、,通车里程达5000多公里。资水、涟水两大水系贯穿全区,常年通航里程达200多公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距娄底仅200余公里。娄底拥有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形成了立湘中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全国、处一隅而至世界的交通优势。2.地形地貌娄底境内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中部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西南部属湘西山地区,山势雄厚,峻岭驰骋;东部涟源市的中、东部,娄星区、双峰县属湘中丘陵区,地势逐渐降低,地形起伏平缓,丘岗延绵,平地宽敞。境内山脉纵横,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数百座。中部雪峰山脉从新化中部风车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主要支脉有天龙山、桐凤山、奉家山、古台山、凤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内的祖

7、师岭等;东南部有座落在双峰县的九峰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为双峰、衡阳两县的天然分界线;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脉,向涟源伸入,西起白竹山,东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峰峦重叠,最高峰寨子山为涟源与宁乡的天然界山;中部龙山山脉横亘,主要山峰有龙山、石坪山、杨材山、仙女寨等,弯曲连绵40余公里。全区平均海拔170米, 最高点是新化九龙池,海拔1622米;最低点是双峰的江口峡谷,海拔64米,两点相差1558米。3.气候 娄底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季少严寒,夏季多酷热,秋季晴朗温暖,4春末夏初多雨成涝,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气温16-17.3。年平均日照时间1538

8、小时, 东部多于中部。无霜期268天。由于雨水偏多,土壤湿重,多为红壤,其次还有黄壤、黄褐土等。土地资源优势在于海拔低,土质好,丘岗河谷平地分布比较集中,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新区建设;山地面积大,宜于林业发展2.1.2娄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69.79亿元,增长12.9%,增速比2008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90.01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7.74亿元,增长11.5%。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6.2:50.9:32.9,其中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提

9、高0.9和1.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4492元,增长12.3%。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5.51亿元,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53亿元,增长14.3%。 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园区工业不断壮大,娄底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娄底薄板材料深加工产业园”。全年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3.36亿元,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9%。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67.3亿元,增长15.5%,比上年提升7.8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支撑

10、作用加大,实现增加值74.7亿元,增长1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4%。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全年共完成增加值240.7亿元,增长13.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2.2%。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2009年,全市围绕建设“两型社会”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8.6亿元。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成为城市投资的主载体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城区建设日新月异,中心城区吉星路等主次干道完成提质改造,孙水公园建成开放,市体育中心和涟水河南岸防洪堤主体工程竣工。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增长18.0%和4.0%。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11、,娄底城区绿地率达到34.3%。我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国家验收,水府示范片区纳入长株潭城市群昭山示范区范畴,与长株潭对接融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民生保障力度加大。2009年,全市实施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均圆满完成任务,共完成投资19亿元。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88万人,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601户,实现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1.23万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社会保障支出18.71亿元,增长48.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展开,全市参保人数62.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娄星区启动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效益和参合农民收益水平

12、提高,参合农民274.6万人,参合率达8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达41.4%。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123.5和41.6元,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1所;新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9所;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8座,解决农村24.41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4360口;改建县乡公路140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778.8公里;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53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45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166个;改造行政村配电网140个。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建经济适用房1298套,新建(筹建)城镇廉租住房7

13、167套,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户达2.58万户。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进入全省一类行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辅助金发放到位率和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特别扶助金发放到位率均达到100%。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全年残疾人职业技能及使用技术培训人数达906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96起,同比下降5.5;死亡192人,同比下降8.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37人,比上年减少0.063人;百万吨煤死亡人数3.82人,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人数7.94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3.02人。物价涨幅得到较好控制。2009年,消费价格指数为100.7%,较

14、上年下降 6.5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呈“三升四降一平”态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8%,衣着类下降1.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0.4%;居住类与去年持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区域竞争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支出压力大;节能减排要求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统筹城乡发展难度较大,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娄底市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

15、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二元经济城市。2.2实施开发区战略 2.2.1万宝新区2010年8月6日,根据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为了加快推进娄底水府示范片区建设,成立了万宝新区。万宝新区属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五区十八片”的组成部分,是娄底水府示范片区的核心区和主要承载区。其规划范围北至涟水河,东至娄星区行政边界,南到双峰县洪山殿镇、蛇形山镇和杏子铺镇,西至涟源市水洞底镇,总用地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北至孙水河,南至娄新高速,西至高丰路,东至娄邵铁路老线。其中,起步区占地4平方公里:一是以沪昆高铁南站为中心,南到城市二环线,西至娄星南路,北至规划的主干道万兴街,东至潭邵高速娄底连接线,建设用地面积2平方公里;二是原娄星经济园区正在开发建设的2平方公里,即湘中大道以南,大石山路以西,洛湛铁路以东,新林街以北的范围。2010年,水府示范片共引进项目53个,合同引资218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开始投产生效。第三章 娄底台商科技园发展战略与规划3.1园区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3.1.1园区的功能定位功能定位:电子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功能;加工增值和延伸产业链条的功能;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集聚与技术、产业和产品扩散功能。分为总部经济区,加工及生产区,物流园区和商务商贸区。建设目标:一是招引台资取得新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