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3954271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学A实验指导书班 级: 学 号: 组 别: 姓 名: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零零二年六月目 录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2实验二水准测量3实验三经纬仪的使用5实验四水平角测量8实验五 竖直角测量10实验六视距测量12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一、目的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3、练习水准尺读数二、要求实验学时安排为2学时,每人安置23次水准仪,读尺45次。三、仪器及工具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把、记录板一块。四、预习内容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五、实验步骤1、安置水准仪: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

2、牢固地架设在地面上。然后打开仪器箱(记清仪器各部件位置,以便装箱时按原来位置放置),双手握基座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用手推一下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真正连接牢固。2、熟悉仪器:认识水准仪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作用。3、粗略整平:(1)置圆气泡于两脚螺旋之间(或于一脚螺旋上方),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在这两脚螺旋方向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姆指旋转方向一致)。(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反复练习几次。4、瞄准对光:(1)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背景(白墙或白纸),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看得非常清晰。(2)松开制动螺旋,用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立水准尺在离水

3、准仪约30米处),拧紧制动螺旋。(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像十分清晰,然后眼睛在目镜上下作微小移动,观察水准尺与十字丝面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存在视差,为此,可反复调节对光螺旋,直到视差消除为止。(4)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象靠近十字丝的纵丝。5、精确整平: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吻合(即气泡居中)。6、读数:(1)先认清水准尺的刻划和注记形式,以免读错。(2)按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读数时,应从小往大读取,并估读到毫米。六、注意事项1、持尺者将水准尺立于地面一点,尺的零点在下,尺面对向望远镜。2、水准尺读数应读至毫米,注意消除十字丝视差。3、每次读数前要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气

4、泡吻合。实验二水准测量一、目的1、练习水准测量测站与转点选择,水准尺立尺方法,测站上仪器操作。2、掌握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记录、计算。二、要求1、从某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进行一段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2、每一测站采用变动仪器高法,测得两次高差应不大于6mm,在允许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高差的结果。3、高差闭合差允许值:fh容12mm当fhfh容时,调整fh,计算测点高程。三、仪器及工具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把,尺垫两个。四、预习内容水准测量的外业,水准测量的内业。五、实验步骤1、后视水准尺立于某水准点上,观测者将仪器安置于适当地点,前视水准尺立于转点TP1(要求仪器与两立尺点距离大

5、致相等),在转点上置尺垫,水准尺立于尺垫上。2、观测者安置水准仪,精略整平后,瞄准后视点上水准尺,转动微倾螺旋精确整平后,根据十字丝中丝读数a1记录。然后瞄准转点TP1上的前视水准尺,精确整平后,根据十字丝中丝读数b1记录。计算第一次仪器高时的高差h=a1-b1。3、观测者变动仪器高(应在10cm以上),重新安置水准仪,粗略整平后同步骤2,观测得前视读数b2,后视读数a2,记录并计算第二次仪器高时的高差h=a2-b2。4、若h与h之差小于6mm,则两点的平均高差h= (h+h)5、第一测站测完后,搬至第二测站,原前视转点TP1上的水准尺和尺垫不动,原后视水准点上水准尺移至另一转点TP2上。按以

6、上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记录及计算,直至终点。6、计算校核:a-b=h=H终-H始式中:H终水准线路终点的已知高程H始水准线路始点的已知高程六、注意事项1、仪器、尺垫要安置牢固,防止下沉。2、每次读数前,要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符合气泡吻合。注意消除十字丝视差,估读至毫米。3、尺要扶直,尺下清洁,转点处应放尺垫,并注意尺垫不得碰动,如有碰动应及时返工重测。4、选择测站应使前、后距离尽量相等,最大视距应小于75cm。在一个测站瞄准水准尺读数的次序是:“后前前后”。5、记录保持整洁、原始,不得随便涂改。计算要及时,在同一测站两次仪器高测出的两次高差之差应小于6mm,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将仪器迁至下一测站

7、。七、记录示例(如表2-1)表2-1实验三经纬仪的使用一 、目的1、了解光学经纬仪主要部件名称及作用2、掌握经纬仪基本操作方法:对中、整平和读数二、要求 (实验时数安排2学时)1、认识经纬仪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三部分的结构;掌握制动、微动螺旋的使用。2、练习对中、整平方法。3、练习用望远镜精确照准目标。4、练习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三、仪器及工具每组:光学经纬仪一台(J6或J2)。四、预习内容J6、J2级光学经纬仪。五、实验步骤1、安置经纬仪后,逐件认识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对中、整平(1)观测者站于图3-1中M点,眼与光学对点器、地面点位O及三脚架B1的位置在一直线上。光学对点器进

8、行目镜、物镜对光。右手握架腿B1,左手握架腿B3,将仪器轻轻提起,并前、后、左、右移动直到光学对中器中的“”字与O点基本对中。(2) 眼看圆水准器并同时伸缩架腿,使圆气泡居中(伸缩架腿时不影响原先的对中)(3)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具体操作为:转动照准部,使长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相平行,利用左手拇指定则,使气泡居中,将照准部旋转90,仍按左手拇指定则,使气泡居中,以上步骤重复12次。3、练习换象手轮及水平度盘变换手轮的使用。(1)练习J2级光学经纬仪换象手轮的使用。先打开水平度盘反光镜,转动换象手轮使标志线水平,此时观察读数显微镜,并转动水平度盘可见窗内读数在变。再打开竖盘照明反光镜,转动

9、换象手轮使标志线竖直;此时观察读数显微镜,并转动望远镜可见窗内读数在变。(2)练习J6、J2级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变换手轮的使用。拧紧水平制动螺旋,转动水平度盘变换轮,观察水平度盘读数的变化,从而了解度盘变换手轮的作用。4、练习望远镜瞄准目标。对光寻找目标等方法步骤同水准仪(见实验一)。5、练习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1)J6级经纬仪的读数方法图3-2转动读数窗对光螺旋看清数字及分划线,度数由落在分微尺上的度盘分划注记读出。小于1的数值,由分微尺上读出,并估读至0.1。如图3-2中,落在分微尺上的水平度盘刻划线的注记为214,该刻划线在分微尺的读数为56.5,所以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214563

10、0。同理,竖盘读数为790800(3)J2级经纬仪的读数方法图3-3i )旋转测微轮使度数窗下方框内竖线相重合,如图3-3。ii) 读度数窗中的度数及中间小窗中的整10分数,如图3-3中为14240。Iii)读出测微尺上读数,如图3-3中为713.8,然后相加为1424713.8。(4)其它练习:盘左盘右练习: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纵转望远镜从盘左到盘右。改变水平度盘位置练习:旋紧水平制动 螺旋,打开水平度盘位置变换手轮,转动变换轮,观察读数变化,最后盖好护盖。六、注意事项1、经纬仪开箱后,应必须仔细观察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便在仪器使用完毕时,能准确 装入箱内。2、经纬仪由箱中取出后,必须立即用

11、脚架上的中心螺旋将经纬仪上牢。上连螺旋时另一手必须抓紧仪器的支架,以确保安全。3、制动螺旋未松开之前不可强行转动仪器,若欲使仪器作水平方向旋转时必须双手握着仪器支架转动仪器,不允许手拿望远镜转动。4、仪器各螺旋均不宜旋得过紧,螺旋拧到头时不应再拧,而应反向倒回,以免螺旋损坏。5、注意爱护仪器,仪器取出箱子后,箱子盖要立即关上,并将仪器箱安置在干燥地点,仪器箱严禁坐人。实验四水平角测量一、目的掌握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步骤、记录和计算方法二、要求 (实验时数为2学时)1、垂球对中误差应小于3毫米,光学对中应小于1毫米。2、能正确地进行瞄准、读数。3、盘左、右所测水平角值之差J6级经纬仪应小于40,J2

12、级经纬仪应小于18。4、多边形内角和与理论值之差应小于60(n为多边形的边数)。三、仪器及工具每组经纬仪一台、测钎两副。四、预习内容水平角观测。五、实验步骤(一)水平角观测图4-1图4-21、对中、整平。安置经纬仪于测站2点(如图4-1)。2、盘左位置(竖盘在观测者的左测),左手握水平度盘制动螺旋,右手握望远镜对光螺旋处,转动仪器利用瞄准器瞄准左方目标点1,拧紧水平制动及望远镜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准确瞄准目标点1,如图4-2所示,要以竖丝中单丝对准测点,或双丝被测点平分。为计算方便,此时可调水平度盘变换轮,使读数略大于0如b1=01218,记入手薄中。(见表4-1)3、顺时针转动仪器瞄准右方

13、目标点3,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为a2=714524。则盘左半测回角值为L=a1b1=713306。4、为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再以盘右观测,即纵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竖盘在观测者右测),瞄准右方目标点3,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为a2=2514518;再逆时针转动仪器瞄准左方目标点1,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为a2=1801200,记入手薄。则后半测回角值为R=a2b2=713318。两半测回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可取平均值,现L、R之差为12,在允许范围内,故取两半测回平均值=713312。此角测毕,若需测几个测回,可按以上方法观测,但要按规定变动度盘的起始读数。表4-1六、注意事项1、观测程序及记录要严守规程。2、

14、每半测回的角值观测完毕后立即算出,当场校核,完成记录,并附所测角草图。3、观测中注意勿拧轴座连接螺旋,以防轴座转动,导致错误。实验五竖直角测量一、目的掌握竖盘构造,了解竖直角测角步骤。二、要求 (实验时数为2学时)1、垂球对中误差应小于3毫米,光学对中应小于1毫米。2、竖直角测角中仪器指标差互差20。三、仪器及工具每组经纬仪一台、测钎两副。四、预习内容竖直角观测。五、实验步骤 1、 对中、整平。安置经纬仪于测站2点(如图4-1)。 图4-12、判断竖盘注记形式,确定竖直角计算公式。图4-2(1)盘左,望远镜大致水平,读取竖盘读数(只需读度数)。(2)仰起望远镜,读取竖盘读数(只需读度数),若此时度数大于视线水平时度盘读数,则其竖盘注记形式如图4-3(a),竖直角计算公式: L=L 90R=270 R反之,若盘左时望远镜仰起时,竖盘读数减少,则其竖盘注记形式如图4-3(b),竖直角计算公式:L= 90 LR=R 2702、竖直角观测步骤 (1)盘左,望远镜瞄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